本期话题:用好用足新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激发广州文化活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根脉。近年来,广州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品质不断提升,特别是广州市文化馆、广州美术馆等一批新建公共文化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不仅见证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也让市民群众有了新的期待。
一面是新的场馆,一面是新的需求。近期,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开展考察调研,并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及相关文化场馆负责人深入交流协商,共同探寻用好用足大型新建公共文化设施的新思路新办法。
新馆涌现,广州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我从未如此仔细地观看这些展品、了解它们背后丰厚的历史文化。”市民李女士在观展时说道。记者走访发现,广州新建文化场馆已然成为“网红打卡点”,“泡馆”也日益成为市民群众学习、社交的“新风尚”。
广州市文化馆中,参观者们感叹于传统园林的精美颜值,亦沉浸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缤纷课堂中;而在全国唯一的“双料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新馆内,33000余件(套)藏品同样彰显着这所“国家重点美术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魅力。
如果觉得不够过瘾,大家还可前往南沙图书馆,感受科技创新与公共文化服务碰撞带来的新鲜感。机器人自助分拣系统、阿贝转借通、刷脸办证借书系统……该馆自2020年开馆以来开发推行了七大创新技术应用,助力市民畅游文化艺术世界。
截至目前,广州市区级以上公共文化设施近200处,预计到2035年新增100余处,将构建起300处以上大、中型文化设施矩阵。广州坚持“基本普惠+特色提升”配置,提档升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形成公共文化场馆为主、社会场馆为辅的层次分布、全面覆盖、多元开放、充满活力的设施网络。
从“够不够”到“精不精”,市民对文化服务要求日益提高
从“缺不缺、够不够”到“好不好、精不精”,记者调研发现,伴随广州文化设施空间布局的优化,市民群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
广州市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开设的非遗传承课堂多以单次体验课程为主,且传承中科技元素不多,服务吸引力和体验感尚待加强。“目前该馆非遗课程缺乏具体长期传承的计划。”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六级职员黄洁薇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市民通过课程难以形成持久的传承效果。
与此同时,伴随审美与专业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提出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需求。“希望广州美术馆能引进梵高等大咖的画作,让我们不用出国就能欣赏重磅展览。”艺术专业学生小洪表示,广州文化资源丰富,但想在家门口欣赏世界级展览仍然较为困难,“而且在普通的剧场里也较难看到大场面、大制作、大舞美的文化内容。”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罗奇指出,引进重磅展览存在经费压力与展示手段、交流平台、合作机制等方面的限制,为此中国岭南油画研究馆馆长陈铿建议考虑“多馆联合办展、分摊费用”模式。此外,越秀区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杨卫国还指出,由于缺少销售渠道,公共文化设施文创产品也较难从“展品、礼品”成长为走入千家万户的“精品”。
下期预告
如何用好用足新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更好满足市民日益提高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求?经过一番实地走访调研,广州市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们提出意见和建议,来激发广州文化活力。欲知详情,敬请关注下期“有事好商量(2)委员议”。
总策划|杜传贵林海利黄洁峰刘德挺
统筹|刘云曾健萍李健
文字|记者孙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8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