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火爆, 能否带动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对日德的全面反超?

刘长江长爱车2024-04-01 18:40:39  143

小米汽车刚发布,就以24小时订单接近9万辆的成绩火爆新能源汽车圈,小米是一家年轻的科技企业,整合供应链及成本控制的能力极强。

看到这样的成绩,那么小米有没有整合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以当前的格局来看,在未来十年这种可能性极小。

首先,小米SU7虽然卖的很火爆,订单量24小时就接近九万,但目前小米工厂的年产能也就15万,并且已在是在四月初,

也就是说,小米一天的订单量就把24年大半年的产能给占据了,接下来能不能整合供应链快速交车,对小米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大规模交付市场以后的售后管理体系都是巨大的考验。

在燃油车领域,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没有机会的,所以我们只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快速奔跑,到目前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取得了暂时的领先,但这种领先非常的脆弱。

首先,在全球汽车市场,燃油车仍然是主流,全球销量前三的依然是丰田大众和现代,销量第十名的比亚迪2023年的年销量都超过了300万。

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工业的份额依然弱小,小米作为造车新手,现在要聊对这个产业的控制力,为时过早。

传统车企巨头依然能够在的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这些企业就有转型新能源的巨大潜力,毕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造车门槛降低了,小米这样一个新手,拿着几麻袋钱就能把车搞出来,我传统车企有着几百麻袋钱,照样造得出。

我始终认为,传统车企因为有燃油的红利,对转型电动化这样一个冒险的赛道是不大愿意的,这也导致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不一样,比如国内四大民营车企中,长城、吉利、奇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都不如果断放弃了燃油车的比亚迪。

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壮大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足够廉价的电能。

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中,火电的比例在减少,风电太阳能水电的规模在稳步增长,因为宏观调控导致电价极其低廉,这就让电动车的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车,这对普通消费者的吸引力足够强,所以只要电动车足够便宜,一定会吸引很多消费者。

而在西方汽车市场中,环保的口号是很难敌过现实的,他们那里用电跟用油的成本是差不多的,并且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谁来投资建设?

欧洲的统一市场很大,但各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并不统一,德国日本是汽车大国,当然希望保住其传统的汽车工业优势,从心里对新能源是抵触的,丰田章男就多次炮轰电动车。

所以,西方车企在燃油车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会有all in电动车的魄力。并且还一定会有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进入这些市场非常困难。

2023年,全球汽车消费市场大概8000万辆的份额,汽车消费市场占据了3000万,也就1/3,我们的新能源车企可以在这1/3的市场渗透很快,但另外的市场是人家的基本盘,不会那么轻易被中国车企拿下。

说回到小米汽车,小米原来的主业是手机,小米对手机供应链的整合是十分成功的,这也是小米手机能够做到极致性价比的关键原因。

汽车的产业链比手机产业链要复杂的多,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企业巨头也强势的多,但这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没有被整合的余地。

如果小米汽车要成长为中国汽车工业的话事人,那么,必须要凸显小米汽车团队整合汽车供应链的能力。

在燃油车时代,大陆博世电装等这些零部件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并且通过专利的交叉锁定,其他企业没有进入的机会,导致竞争不足。

竞争不足就一定会产生变相垄断,垄断就必然导致超额利润,这就使得绝大多数主机厂没有整合供应链的能力,顶多是主机厂投资供应链厂商(比如丰田),大家一荣俱荣。

并且,传统大厂也没有整合供应链的意愿,因为供应链企业的相对独立,能够分担研发成本风险。

长期以来的固化,使得汽车产业现有的格局很难被打破,但特斯拉干电动车的时候就十分强调垂直整合供应链,所以特斯拉的产品能够不断的降价,因为成本可控。

比亚迪也基本上走了全栈自研的道路,所以比亚迪秦能够从9.98万直接降到7.98万起,一次性20%的降价,在其他汽车企业上极少见(不要杠雪铁龙c6)。

特斯拉和比亚迪,都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头部企业,小米汽车如果要成长,发展路径也离不开特斯拉与比亚迪的思路,就是把自己原来在手机领域整合供应链控制成本的能力,复制到小米汽车产业链。

如果能成,则小米汽车成;如果不成,则小米汽车危。

在这之前,谈小米汽车带领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并反超德日,那是扯的太远了。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769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