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独立媒体Mediazona根据俄国内遗嘱登记处数据,推测包括志愿兵、雇佣兵和囚犯兵在内的俄方武装人员迄今已阵亡12万人,其中俄罗斯正规军阵亡人数约为6万人。
(泽连斯基和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
而乌军阵亡人数是多少呢?不久前,美国前国防部长顾问麦葛瑞格在接受荷兰媒体专访时披露,乌克兰军队阵亡人数已达到60万人,总伤亡人数早已破百万。麦葛瑞格在专访时强调乌克兰军队无法提供有效的战场急救医疗和后方治疗,大多数受伤的乌军士兵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及时撤离,因此“伤亡比高得吓人”。
(乌克兰士兵)
值得注意的是,麦葛瑞格去年3月对外宣称,根据他从美国国防部的友人那里得到的数据,乌军当时的阵亡人数已经达到25万人,负伤、失踪和被俘的总人数更高达百万之众。随后不久,“五角大楼泄密事件”中流出的文件则证实了这一数字的“准确性”。如今,俄乌两军在顿涅茨克地区中部战场的关键对决则印证了双方均伤亡惨重的事实。
(俄军从两翼包抄乌军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
7月22日以来,在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地道战”之后,俄乌双方在基洛韦正面战场的较量逐渐陷入拉锯战状态。近期,俄军“中部军区”第27近卫摩托化步兵师的部队,一直在基洛韦和德鲁日巴的防区结合部对乌军阵地发动猛烈攻势,不过,由于乌军决策层紧急从哈尔科夫方向调集数个机步营增援第32机步旅和第95空突旅的阵地,俄罗斯军队的攻势被迫进入僵持状态。
然而,在基洛韦以南的阿尔乔莫沃(乌改名为扎利兹内 Зал?зне)和列宁西克(乌改名为皮夫德内 П?вденне)地区,以原顿涅茨克人民军老兵为班底的第132近卫摩步旅却越打越勇,在经过一系列激烈交锋后,俄罗斯军队的渗透小组不仅控制了阿尔乔莫沃和列宁西克之间的大型煤矿,同时还清理了附近的矿渣山阵地。
(俄军在阿尔乔莫沃和列宁西克方向扩大了占领区)
这意味着俄罗斯军队不仅轻松占领了列宁西克要塞群,同时将该方向的制高点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俄军控制矿渣山后,乌军在阿尔乔莫沃一半以上的阵地,都已在俄军炮兵直射火力覆盖范围内,俄军甚至不需要动用自行火炮和火箭炮,就可以完成对乌军的火力控制和封锁。与此同时,俄军突击小组正在日夜不停的向阿尔乔莫沃村西南方向发动猛烈攻势,其作战目标有两个:
第一个进攻目标是距离当前接触线大约1.5公里的另一座巨型矿渣山高地,第二个目标是控制贯穿阿尔乔莫沃全城的列宁大道。其中列宁大道直通纽约镇的北大门涅利皮夫卡(Нел?п?вка),是乌军后方向阿尔乔莫沃和基洛韦守军输送补给的关键通道,俄军占领这里意味着基洛韦、德鲁日巴和阿尔乔莫沃乌军的“生命线”直接被掐断。而列宁大道以西的巨型矿渣山高地则是从侧翼包围捷尔任斯克主城的“关键钥匙”,俄军一旦攻克该地则可以随时俯视城内动向,乌克兰军队将陷入巨大被动当中。
(俄军在纽约镇方向攻势凌厉,橙色箭头为俄军进攻方向)
总体上来说,在乌克兰军队投入重兵防御捷尔任斯克和基洛韦方向后,俄罗斯军队已经放弃了继续在基洛韦正面与乌军“硬碰硬”的较量,俄军将进攻重点放在了阿尔乔莫沃方向,意图不断向纽约镇北部快速运动。而在纽约镇南部战场,以俄军第9摩步旅、第30摩步旅一个团和第16特种作战旅组成的联合突击集群,最近几天可谓收获颇丰。
首先,俄军在纽约镇方向的突出部开始向两个侧翼迅速扩大,截至7月24日凌晨,俄军已经在纽约镇东南方向形成了一个长4公里、宽2公里的长方形包围圈,至少有2个乌军营级部队已经放弃其阵地,准备从包围圈内向外突围,而大部分守军准备坚守到底,因为留守到向俄军投降可能比跟随部队突围更有利。
(泽连斯基)
与此同时,俄军第9旅还派遣一个摩步营沿着突出部西侧的树林线,向奥列克桑德罗皮尔以及潘捷列伊莫尼夫卡方向快速突进,其主要目的是继续扩大俄军突出部的侧翼安全。而在纽约镇的中部战线,根据乌克兰Deep State Map的每日战场更新,俄军第9旅继续向北推进,已经攻入纽约镇镇中心的克里维托列齐河河岸。
在该方向,俄罗斯军队一边在河谷两侧清理雷场,一边逐步从河谷突入纽约镇核心防区,而镇内乌军第24机步旅不得不逐步后者至克里维托列齐河北岸设防。
不过,俄罗斯军队在纽约镇以北正在向南发起新攻势,这明显是要通过南北两翼夹击的方式,推进对纽约镇和阿尔乔莫沃之间乌军的快速包围。
(乌军无人机小组)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军队攻入纽约镇中心,意味着该方向的进攻即将进入惨烈异常的巷战阶段,尽管俄罗斯军队已经不再使用巴赫穆特战役时期,与乌军进行“逐街、逐楼”的激烈争夺,但进攻捷尔任斯克和纽约镇方向的进攻方毕竟是俄军二线部队,甚至还包括前顿涅茨克人民军的动员兵部队,而中部军区的主力部队还在红军城方向发动猛烈攻势当中,因此在实力如此悬殊的状态下,俄军依靠巨大伤亡,依旧不断取得进展已经实属不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7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