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煤矿运输、城市渣土运输等传统高能耗重污染的细分市场,“环保”是最头疼的事情,而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车型似乎也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和解决“环保指标”的最佳方案。
多重利好政策
市场需求上涨
过去几年,国家加大政策出台力度,鼓励支持新能源中重卡市场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更是强调了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支持。其中包括探索推广区域货运重卡零排放试点、打造清洁运输限行、打造清洁运输先行引领区等,钢铁、煤电、港口等高耗能企业也在大力响应政策要求,购置新能源中重卡。
因此,新能源车型的市场需求量不断上涨,2020年至今,我国新能源中重卡市场进入上升期,取得“三连涨”的成绩,2023年我国新能源中重卡市场上险量37745辆,同比增长34.4%,市场渗透率达到5.6%。
而在新能源中重卡市场中,纯电技术路线市场份额最大,始终保持优势地位,2023年纯电动车型上险量合计为32102,占比高达85%,但是补能方式分为两种:充电和换电,那么未来到底哪种补能方式会占据主流?
同样,先来看销量数据,2023年纯电动中重卡市场上险量合计32102辆,其中充电中重卡的销量为17410辆,占比54.2%;换电中重卡销量为14692辆,占比45.8%。从数据上来看,两种补能方式,可以算是“平分秋色”。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续航里程受限”依然是纯电中重卡面临最大的问题。因为从运输场景上来看,纯电重卡主要应对的是一些封闭场景和倒短等短途高频运输市场,而充电和换电模式都存在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换电快速补能
但投入成本高
换电模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快速地补能,换一次电仅需要3-5分钟,和传统燃油车加一次油时间相当。换电站还可以实现“车电分离”,用户可以租用电池,降低购车成本,和传统燃油车购车成本相持平。
换电站运营方可以对电池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可延长电池寿命,电池的安全性也更高;可利用低谷期充电,避开用电高峰期,尽可能降低用电成本。
但换电重卡同样存在痛点。
首先,建换电站成本较高,建设用地审批、连接电网等手续比较繁杂。再加上电池的购置成本,对于自建换电站的车队或者企业来说,资金占用比较高,而且限制了路线,对于现金流和资金链存在很大的考验。
其次,换电标准、电池规格不统一,导致大部分换电站只能供单一车型进行换电,对于有多种车型、多种电池规格的车队而言,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很难形成规模化。
最后,电池的更新换代很快,对于换电站的更新要求也比较高,从运营周期来看,存在着一定风险。
另外换电站“快速补能”的优势,也并非完全可以发挥到极致,换下的电池需要在换电站进行充电循环使用,运营方需要做好管理调度,才能尽可能减少停车进站等待换电的时间,毕竟对于短途高频运输场景的用户而言,时间就是金钱。
充电站成本低
补能慢是劣势
相比于换电,中重卡的充电技术研发时间较长,技术也更成熟,同样相关的标准也更加完善。而充电模式在于包容性比较强,不挑车型,同一车队的电池可以在同样的充电桩完成补能。
此外充电站的基础设施基本已经形成规模,而且自建充电桩相比自建换电站成本更低,对场地的要求也比较低,后期设备的维保相比换电站也更低。
除此之外,充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伴随着快充、超快充等技术的应用,充电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
虽然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或者换电重卡,补能时间依然很长。对于很多高频次,追求高效率的细分市场用户而言,这一点依然是影响收益最主要的一点,也是充电重卡最大的劣势。
此外,还有一点在于充电重卡相比换电重卡(电池租赁)购置成本高,同时电池损伤不可逆,长时间使用性能会衰减,也影响整车的动力性能及续航里程,后期换电池的成本比较高。
不管是换电还是充电,目前来看适用的依然是短途运输场景,而无论是对于运输车队还是散户,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运输场景和需求,来寻求最合适,利益最大化的一种。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