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收回的面积最大国土: 见证中巴钢铁友谊, 印度却来说三道四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2024-07-24 23:21:03  123

有网友统计过,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谈判的和平方式一共收回了十块领土,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1997年收回的香港和1999年收回的澳门。

除此之外,还包括1955年从苏联收回的旅顺口和大连地区,1961年从缅甸收回的156平方公里的片马地区,1998年从俄罗斯收回的面积220平方公里的夏尔西里地区,1999年从吉尔吉斯斯坦收回的860平方公里的乌宗图什河源地区。

以及2011年从哈萨克斯坦收回的1158平方公里的帕米尔高原部分地区,2005年从俄罗斯收回的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大部,2008年从俄罗斯收回的银龙岛和黑瞎子岛西南部,面积约171平方公里。

这些领土的面积有大有小,但就算加在一起也比不上1963年从巴基斯坦收回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这块面积约5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虽从自然环境上来看大半属于不毛之地,但在战略意义上却非同小可。

喀喇昆仑走廊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北侧,主体为一条大峡谷(即沙克思干谷地),一头连着新疆,一头延伸到西藏,西面紧靠着巴控克什米尔,往南则是克什米尔地区的中枢地带锡亚琴冰川。

喀喇昆仑走廊地区

19世纪中期,英国殖民者侵占了包括喀喇昆仑走廊在内的大片中国领土,并将其归属于当时的英属印度管辖。

印度、巴基斯坦相继独立后,喀喇昆仑走廊又归属于两国存在严重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并被巴基斯坦实际控制。

从喀喇昆仑走廊向东南出发,沿着中国与印度的国境线,你会听到一连串让军迷耳熟能详的名字:神仙湾、斗拉特别奥里地、河尾滩、加勒万河谷……

由于印度长期在两国边境地区的经验和密集军事部署,这些地方实际上已成了中印两军对峙的最前线。

而锡亚琴冰川是印巴实际控制线上的制高点,谁能控制这座冰川,就对另外一方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锡亚琴冰川

自1947年印巴分立以来,印巴两国就围绕着锡亚琴冰川爆发过多次战争,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关于锡亚琴冰川的归属问题仍未明确。

对军事上占据主导优势的印度来说,但凡是没有明确主权的地方都是他们可以染指、蚕食和侵略的地方,因此他们十分乐于保持冰川的主权现状。

从1980年代初开始,印度就一直往锡亚琴冰川增派军力,并引起了巴基斯坦的警惕,两国甚至在1984年爆发了大规模冲突,先后导致上万士兵死亡,因此锡亚琴冰川也被称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战场”。

此后两国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到2003年,彼此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不管怎么样,到今天为止印度控制了锡亚琴冰川2/3的地区,而巴基斯坦只控制了1/3。

但是,当印度打算再从锡亚琴冰川往北扩张时,却发现遇到了巨大困难——这是因为往北即属于中国领土,是印度士兵绝对过不去的地方。

在锡亚琴冰川活动的印度士兵

大家都知道,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谈不上多密切,但两国很快就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印度对于边境地区的蚕食。

印度与巴基斯坦围绕着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先后爆发了三次战争,1947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成了战争实际胜利者,这让巴基斯坦举国上下深以为耻。

50年代后半期,自以为稳操胜券的印度军队频频向中国军队开枪挑衅,造成我边防人员伤亡,面对印度肆无忌惮的大举增兵和战争威胁,中国边防部队终于忍无可忍发起自卫反击。

1962年10月-11月短暂的中印边境冲突以印度方面大败亏输,解放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这虽然和巴基斯坦没有直接关系,却让巴基斯坦政府看到了希望。

多年以来,巴基斯坦一直奉行积极向美国靠拢的策略,希望能够美国的力量制衡印度,甚至在1954年加入了美国一手发起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

1961年,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访美

这个“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8个国家,实际上就是美国在东南亚构筑的针对新中国的又一个军事联盟。

尽管如此,新中国的领导人却从未将巴基斯坦作为地区性竞争对手,毛主席在接见巴基斯坦驻华大使时还曾经语重心长地说:

“希望你们慢慢地能了解中国是不会侵略的,并希望消除彼此间的误解,改进彼此间的关系。”

巴基斯坦讨好美国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因为美国从包围和限制中国的角度出发,给予印度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当然印度并没有把这些援助完全用在骚扰中国上,也同样用来对付巴基斯坦。

而当巴基斯坦和印度爆发冲突时,美国却假惺惺地宣布“中立”,实际上是默许印度继续损害巴基斯坦的利益。

1962年战争让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地位大大提升

1962年战争的结果使得巴基斯坦领导层对新中国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并推动他们进一步与新中国改善关系。

对巴基斯坦来说,印度各方面的实力远远强于自己,一旦他们在下一次战争中对喀喇昆仑走廊发起进攻,这块土地迟早保不住。

与其坐等喀喇昆仑走廊被印度夺去,倒不如将其还给中国,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巴基斯坦军队减轻正面的防御压力,反而还可增加巴控克什米尔的一块屏障。

给予上述考虑,1963年中巴两国签署了《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将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归还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印度并未对此领土安排提出异议,反正这块土地不属于印度,自然也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

第二次印巴战争中的巴基斯坦军人

此举大大提升了中巴两国的关系,2年后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中国当即明确表态支持巴基斯坦,并且警告印度政府“要承担侵略行径的后果”。

随后中国军队开始在边境地区集结,出于对中国军队可能介入的忧虑,印度军队的进攻不得不有所收敛,从而帮助巴基斯坦争取到了停火时间。

喀喇昆仑走廊突然易主,不仅阻碍了印度对巴控克什米尔的进一步侵略,而且中国军队进入这一地区的部署显然有力地加强了其对中印对峙的阿克赛钦地区的控制,这让印度感到非常恼火。

从那以后印度就改变了口径,开始主张喀喇昆仑走廊地区“应属于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一部分”。

巴基斯坦归还喀喇昆仑走廊的另一层考虑,是想要通过中国对此地的建设,密切两国之间的联系,借以巩固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态势。

周总理会见阿尤布·汗

由于巴基斯坦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对喀喇昆仑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1965年9月30日巴基斯坦代表访问北京,并向新中国政府提出想要在此建设一条中巴公路,延续当年丝绸之路的辉煌。

一开始,中巴公路是两国分段施工,但直到1967年我国完成东段部分的施工才发现,巴基斯坦那块的西段工程几乎是毫无进展,他们虽然修了路,但基本上无法通行。

最后只能我们把这段也包了,1968年6月中国筑路大军浩浩荡荡开入巴基斯坦境内,由中国出人、出钱,历时三年半,又帮助巴基斯坦修好了156公里的中巴公路西段一期工程。

但没想到,1971年巴基斯坦国内爆发动乱,导致剩下的工程他们也无力完成,因此1974年4月开始,中国继续援助巴基斯坦完成喀喇昆仑公路的二期工程。

1978年5月,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工程完工,1979年通车,这条公路从中国的喀什出发,横穿喀喇昆仑走廊和喜马拉雅山脉,终点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塔科特大桥,成了连接中巴两国的大动脉。

为了修筑这条1244公里的公路,中巴两国共牺牲了700多人,中方牺牲了135人。这是真正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529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