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如何和谐共生绵延千年? 这场全国现场观摩会中大家都在找秘诀

封面新闻2024-07-26 18:16:17  117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君刘彦谷摄影报道

若以无人机视角俯瞰翠云廊,7778株古柏历经千年,绵延挺拔于金牛古道两旁,在崇山峻岭间如蜿蜒苍龙,交错盘旋。

“太震撼了,一定好好借鉴!”7月25日,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四川广元举行。

现场观摩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专家参观完剑阁县翠云廊大柏树湾段和剑门关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后,连连惊叹。

是什么让嘉宾如此赞叹?翠云廊又为何能和谐共生,绵延千年?从这次现场观摩中,大家找到不少秘诀。

秘诀一:“交树交印”自发守护延续数百年

翠云廊“交树交印”广场,千年古柏树下,一群身着明代官服的人,正以古柏保护与传承为故事线,实景演绎着离任知州、接任知州走马点树、交树交印的场景。现场不时有惊叹和掌声。

“交树交印”情景演绎

令与会嘉宾赞不绝口、频频称奇的“交树交印”,实则是揭秘这片浩瀚无垠、全球之最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跨越世纪沧桑,依旧葱郁繁茂、备受呵护的奥秘所在。

“路是官道、树是皇柏”。自明朝正德年间起,一段传奇便悄然铺展,驿道古柏的离任交接制度应运而生,植树护路之举,不仅成为官员政绩的试金石,更深深根植于剑门山区百姓心中,视为积德行善的崇高使命。

明时剑州知州李璧,更是颁布“官民相禁剪伐”的严令,古柏得以免受刀斧之灾;到了清代,对每棵古柏都悬挂了带有“官”字木牌,并编号计数。

及至民国,古柏保护之潮更盛,官方设立“古柏保护管理委员会”,政令频出,民间亦不甘落后,树乡约、叶叶会等保护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筑绿色长城。

新中国成立后,剑阁县更是秉承古训,接力传承,延续“官员离任交接”,古柏的数量与生长状况,成为衡量县乡领导政绩的重要标尺,亦被纳入自然资源审计的广阔视野。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地完成县长离任交接2次,乡(镇)长离任交接20余次。

“‘交树交印’是文化高度,社会治理的高度,是中华民族对历史、生命的态度。”在北京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丛日晨教授看来,这也是世界林业保护制度的创举,意义深远。

值得现代中国学习和借鉴,值得世界学习和借鉴,更值得古树保护行业去借鉴和思考。

秘诀二:科技赋能“六防”工作措施

翠云廊三百里,金牛古道旁苍龙蜿蜒,翠色掩映,气势磅礴。行进其间,参天古柏宛如历史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开。

翠云廊 雷远东摄

一棵27米高、六七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屹立其间。远看似松、近看是柏,虬枝凌空,粗壮挺拔。

“这便是翠云廊中年龄最大的‘剑阁柏’。”广元市剑阁县委书记杨祖斌在现场介绍,剑阁县“一树一策”,为它焕新“装备四件套”,通过“做体检”、“套马甲”“做微创”“穿靴子”来守护这株来自两千年前的绿意。

在这片绵延三百里的翠云廊,古木参天,历经千年风霜而屹立不倒,然其生长之路,却布满荆棘与挑战。树干高大、树干脆性大、油性含量高,极易被虫害、火烧、雷击、风折。

反复实践结合实际之后,剑阁县探索推出古树名木保护“六防”工作法。何为“六防”?杨祖斌娓娓道来,即“防火灾、防雷击、防风雪、防病虫害、防水土流失、防人为破坏”。

具体而言,便是打造“智慧树”综合管理平台,集森林火灾预警、病虫害监控、生态环境监测及古柏健康监测于一身,如同守护者,时刻关注着每一株古柏的细微变化,确保它们能够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更是借助激光雷达、无人机等尖端科技,构建全真“模拟库”,通过3D扫描技术,对古柏的树势、长势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健康与安全性“体检”,将全县确认的7778株古柏逐一建模并纳入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的管理。

“太震撼了,今天来到这里,深刻感受到了翠云廊的魅力,心中是满满的震撼与深深的感动。”一边聆听翠云廊讲解一边用手机记录的江苏省林业局总工程师吴小巧这样说。

吴小巧说,回去后,江苏将更好地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学习剑阁经验,为守护好珍贵的自然遗产,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秘诀三:人与树在自然中和谐共生

剑门关古柏保护示范小区内,沿街街户推门即是古柏,门外坝子里,居民们在千年古柏下摆起小桌乘凉喝茶。

一只小猫行走在古蜀道上 李兴罡摄

“翠云廊在剑阁境内里程长、生长环境复杂多样。”为改善古柏生长环境,留出更多生长空间,剑阁县采取了公路改道、居民搬迁、退耕还林等多项措施。

然而困于历史原因,仍然有多处古柏群落与城镇、村落、居民点等相互交错,“人与树、树与树、路与树、房与树、车与树、镇与树、线与树”矛盾突出。

为了有效化解这“七大”矛盾,进一步优化古柏生存环境,“我们探索建立集保护技术攻关、保护措施展示、专业人才培育、历史文化传承、城乡基层治理于一体的示范小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杨祖斌向众人介绍。

古柏旁,立着一个立杆监测设施,“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看到树木的树高、树围等信息,还可以实时传输采集到的古柏病虫害数据、土壤酸碱度等,极大地提升古柏保护管理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立杆监测设施 雷远东摄

当嘉宾们细细观察,发现古柏整体环境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注重细节处理:比如架空地面,以扩大根系的生长空间;同时敞开石质围栏的一侧,确保水分与空气流通顺畅,从而避免根颈腐烂。

“这些细节至关重要。”北京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丛日晨教授现场点评,古树保护正如细心照料家中老人一般,往往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动,而是细微之处的呵护尤为关键。该小区在细节上的把控,实属值得学习的典范。

“非常美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周边的古镇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古韵、富有历史气息的场景。”丛日晨说,此举既保护了珍贵的古树,又让当地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双赢局面,这一点值得深思与借鉴。

三百里翠云廊,青苍簇拥越千年。代代相传接力与创新之下,使得苍翠古柏绵延千年,生生不息。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302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