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固然是一位猛将,但在济南战役上,他太猛了,8天打下济南,致使粟裕没有最大化地实现战略成果。有网友会质疑,毛主席已经说了,济南战役的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因此,许世友攻下济南是大功一件。这种说法也没错,但打仗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为什么小淮海的设想会变成大淮海战役,就是在实践作战的过程中,将战役成果逐渐最大化。
当时,华野和中央军委已经定好了“围城打援”的方案了,即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分敌援军,注意,这是打援,而不是阻援,不仅要把济南拿下,还要把敌援兵吃掉。最后方案定了14万人打城,18万人打援,而且为了适当减慢攻城速度,把14万攻城部队还分为东集团和西集团,王耀武在济南城东配置的都是嫡系部队,这个方向是东集团负责,反而属于助攻,兵力相对少一些。
对以上情况,许世友不太满意,直接越级发电给毛主席,说兵力没集中使用,使用兵力是太差了,原文还特意提了一句:“打下济南我们有最大的把握和决心,只要能挡住支援集团”
许世友上面这份电报,说明最起码在济南战役,他是一个战术型上将,没有理解中央以及粟裕的意图。后面主席循循善诱,给他发电:
“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
电文虽然明确指出,主要是夺取指南,但还有一个次要目的:歼灭一部分援敌,且也说了“东面不要使用主力”。
但可惜的是许世友实在是太猛了,最后还是没领悟战略意图,只明白主要是夺取济南,和李云龙一样,打仗没有什么主攻,直接把东面的助攻,当成主攻硬攻,8天时间就打下了济南,援军完全没有来到。
有网友会说,历史不能用假设法,即使攻城时间再慢点,或许也没有援军来。我们可以看下,1948年豫东战役期间,粟裕围攻开封龙亭的例子:
前线迟迟拿不下龙亭,粟裕反而很高兴,而是表示:“龙亭是要打下来的,迟一点不要紧,有点残敌是好事,正好可以作为钓邱清泉兵团这条“鱼”的大钩子。如果我军马上打下龙亭,邱清泉兵团前来增援就不会很积极了。”后面的结果如同粟裕所料,取得了歼敌9万人的胜利。
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对于为将者,知道顺势而为,借势而行,许世友上将攻打济南,展现了一代猛将的风采;但对于为帅者,不仅仅是顺势、借势那么简单,他还需要造势为己所用。而最难的是,在为帅者造势的过程中,为将者通常是难以理解的,济南战役的例子就是如此。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6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