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睿智如诸葛,阴险狡诈似仲达。这种盖棺定论式评判并非从一开始就有,至少在两晋时期,说这个人像司马懿,褒义的意味更浓。
一、司马遹
肉糜帝司马衷之子,晋武帝司马炎长孙,最早的“好圣孙”说法就来自于他。
司马遹的出生实际是个意外,其母谢玖,原为晋武帝才人,聪敏、善解人意,司马衷入主东宫时,司马炎就派她去给儿子作性启蒙,教傻小子在床上与女人“那个”。
却没想到,谢才人一朝得幸,竟然有了身孕,而过门后的贾南风又是个大醋坛子,对别的嫔妃稍不如意便随意杀戮,于是谢才人便向司马炎“求还西宫,遂生愍怀太子。”
可能是司马氏的优良基因在小司马遹的身上再次做了主导,反正他幼时便聪明绝顶,有着异于常人的冷静和沉着。史载,他“幼而聪慧,武帝爱之,恒在左右”。“皇宫失火事件”以及“杀彘分众臣”就是他聪慧绝顶的两次集中体现。
司马炎也因此尝对群臣言:“太子(司马遹)似宣帝”,还说:“此儿当兴吾家”,是无人可替的皇储样板。
儿子愚笨,但孙子可是绝顶聪明啊!最终司马炎彻底放弃了易储这件事。
但好景不长,司马炎去世后,丑后开始专政,在她的引诱下司马遹越长越歪,最终被小黄门孙虑所害,时年仅23。
二、桓温
东晋权臣,虽有北伐之功,但也有不臣之心。去世前,向简文帝司马昱求取九锡之礼,若非谢安等人借故拖延,加上又突然病重,篡晋是大概率事件。
其子桓玄后来篡晋称帝,建立桓楚,更是与司马懿一家极为相似。
但东晋名士刘惔把他比作司马懿一类人物时,更多的还是褒义,“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在表现出权臣的潜质之前,桓温可是一位实打实的英雄人物,他性格豪爽,在士人中颇有侠名,曾得名士温峤盛赞,因此以“温”为名;他胆识过人,十八岁时曾孤身闯入丧庐手刃仇家,为父报仇;他仪表堂堂,风度不凡,曾娶南康长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他屡立战功,镇荆州,平蜀地,三次北伐。
刘惔把他比作司马懿,更多的是赞赏而非贬低。
然而,日渐巩固的地位和日渐强大的实力,让他生出一颗日渐膨胀的野心,他逐渐不满足于久居人下,起了不臣之心,最终成了世人眼中的贰臣贼子。
两晋之后,画风突变,不忠不臣成了司马懿主要的标签,“晋宣王之流”也成了贬义。
三、檀道济
刘裕后、韦睿前南朝第一名将,有“长城名将”之称,曾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万里长城”、“走为上”之名言,另外他还是《三十六计》的作者。
刘裕死前曾遗命檀道济与谢晦、徐羡之等四人为托孤大臣,然而仅仅一年后,徐羡之就因少帝刘义符在宫中练兵,联合傅亮、谢晦二人,裹挟檀道济与江州刺史王弘,发动“景平宫变”,废黜了刘义符,并在迎立宋文帝入京前,将刘义符、刘义真兄弟二人杀害。
刘义隆登基不久,谢晦等人又发动叛乱,无人是其敌手,最终靠着檀道济反正才将其平定。之后檀又奉命北伐,在张县和高梁亭等地和魏军大战数十次,鲜有败绩,北魏将领畏之如虎。
因为檀道济的存在,北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有南下之心。后来刘义隆病重,见檀道济手握重兵,又深得部下拥护,深为忧虑,常对近人言:“安知道济不为司马仲达者乎?”
当时执政的彭城王刘义康便娇诏诓檀道济入京,秘密将其处死。
实话实讲,檀道济确实与司马懿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样的是刘宋忠臣,三朝元老,同样的功高震主,手握兵权,更相似的是,他还有八个儿子,个个骁勇善战、英武不凡。
实际上,在他参与景平宫变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悲惨结局,任何一位帝王都不会允许这样一个“有污点”的重臣存在。
“安知不为司马仲达乎?”这其实是为帝王者的普遍心态。
檀道济之后,一个人如果想杀另一个人,只要在皇帝面前说他是当代的司马懿,他便必死无疑,这就是神奇的“司马懿定律”。
四、长孙无忌
凌烟阁二十四臣之首,李世民的妻兄,李治的亲舅舅。
所以,李治继位后,长孙无忌便受遗诏辅政,独揽大权。然而李治虽然懦弱,但也不满舅舅把持朝政,将自己当孩子看,甥舅二人矛盾渐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勣的“明褒实贬”。
李勣是四大顾命辅臣之一,也是李世民专门留给儿子的军事人才,太宗病逝前曾对李治说:“李勣才智过人,且尚在壮年,你于他无恩,恐难使其效死。我将他贬黜地方,如他马上出发,我死后你重新起用他为仆射,若他稍有迟疑拖延,你便把他杀了!”
结果“李勣受诏,不至家而去”,成功的经受住了李世民的考验,也赢得了李治的信任。
所以,李治登基仅三天,就把李勣提升为洛州刺史兼洛阳留守;半个月后,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并“同中书门下,参掌机密”;同年九月,再拜为尚书左仆射,李勣也就此成为了高宗的铁杆死党。
然而因为长孙无忌的打压,李勣先是被迫辞职,换成了比较虚的仪同三司,后又变成了没有多少实权的司空。李治虽然竭力争取,但舅舅的权势太大,他也只能妥协。
所以,在“废王立武”事件中,李勣就成为了武则天的坚定盟友,在他的声援下,李治成功废后。
显庆四年,武则天指使许敬宗上奏,称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图谋造反。李治哭着说:“我怎忍心给舅舅判罪?”
许敬宗便举汉文帝杀舅父薄昭,天下以为明主之例,宽慰高宗,又说长孙无忌就是当代司马懿,“无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催促其下决心。
于是李治也不与长孙对质,便下诏削去舅父官职封邑,流徙黔州。七月,又让李勣、许敬宗复审谋反案,许敬宗便命中书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审讯长孙无忌。结果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后者自缢。
之后,武则天当皇帝时,一个叫丘愔的人想搞死宰相李昭德,也说皇帝用李昭德,就像魏明帝用司马懿一样。
于是,不久之后李昭德就因被诬谋反,砍了头。
“司马懿定律”在唐朝还在延续,这一次“受害者”变成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五、武三思
李显复位之后,武三思不仅专权,还与韦后打得火热。
因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颇受猜忌,屡遭武三思、安乐公主、武崇训凌辱。
所以李重俊非常嫉恨武三思一家,他命人四处宣扬,说武三思就是司马懿第二,于是“时人皆言三思阴怀篡逆,以比曹孟德、司马仲达”。
虽然此言在李显耳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后来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还是将武三思给砍了,从这一方面来说,“司马懿定律”依然有用。
六、严嵩
严嵩的前任是“实诚人”夏言。
严嵩虽比夏言入阁晚六年,却比夏言早十二年中进士,资历不浅,时时都在觊觎首辅的位子。而夏言却浑然不觉,始终以首辅的身份,把同在内阁的严嵩看做下属,颐指气使。
但严嵩对待夏言,却“如子之奉严君”(出自《万历野获编》),恭敬不说,还处处逢迎,唯唯诺诺。
夏言因此从内心深处瞧不起严嵩,常在公开场合嘲讽他,而严嵩非但不生气,反而更加恭敬。为了讨好夏言,甚至向其下跪,递上请柬,请他赏光。
夏言也丝毫没有察觉严嵩的阴谋,安之若素。结果被一击致命,罢官而去。
严嵩当上首辅后,大权独揽,嘉靖感觉他过于专横,于是写了亲笔信召回夏言,加以制衡。但夏言复职后,依然故我,正如史家所说:“(言)凡所批答,略不顾嵩,嵩噤不敢吐一语,而衔之刺骨。”
最终,严嵩在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的帮助下,再次扳倒了夏首辅。
这一次他再难起复,因为皇帝将他打入了镇抚司诏狱,大骇之下,他在狱中向嘉靖上万言书,称:“(嵩)父子弄权似司马懿,在内诸臣受其牢笼,在外诸臣受其钳制,皆知有嵩不知有陛下。臣生死系嵩掌握,惟归命圣慈,曲赐保全。”
然而嘉靖是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主,根本不理夏言这一套,他本就对夏言不戴香叶冠之事耿耿于怀,又经严嵩火上浇油:“言怨望讪上”,便大笔一挥,将夏首辅弃市。
夏言虽然没直接搞死严嵩,但之后到了嘉靖四十三年,严世蕃被杀,严嵩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司马懿定律依然奏效。
七、李善长
其实,老朱对李善长算得上厚礼相待,不仅给予他1500家佃户,还赐予各种礼仪、府邸和器具,甚至还迁了14万江南富户到濠州,以防他在故乡孤寂。
李善长的儿子娶了公主,他的弟弟、侄子也俱在朝堂上担任要职。
即使洪武十三年发生了胡惟庸案,牵连了许多人,但作为胡惟庸的提携者,儿女亲家,李善长并未受太大影响,依然安然无恙。
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善长比朱元璋年长14岁。
然而,转折发生在洪武二十三年。当时,李善长已经年逾77,却身强体壮,精神矍铄,甚至还从汤和那里借卫士三百人,计划扩建自己的府邸。
而就在这一年年初,朱元璋却突然患了重病,于是他开始仔细端详着这位曾经的战友——怎么越看越像司马懿,老而弥坚,老而不死……
自己可不想做魏明帝,于是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态,将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