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南亚次大陆上雄心勃勃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怀揣着成为“大巴拉特”的梦想。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不仅在军事上积极扩张,更是在经济上试图与中国一较高下。
长期以来,印度对华政策摇摆不定,试图在中美之间“骑墙头”,攫取最大利益。一边,积极向美国靠拢,试图获取先进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边,又无法摆脱对产自中国一些商品的依赖,在经济发展上对中国“暗送秋波”。
近期,莫迪政府释放出一系列“和解”信号,似乎预示着中印关系即将迎来转机。先是印媒传出消息,称印度正在考虑加快对中国工程师的签证审批,一改过去四年来故意滞留中国技术人员的僵硬态度。
紧接着,印财政部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报告,更是罕见地将中国列为印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认为印度可以通过融入中国供应链,或吸引中国投资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这一系列举动引发了外界对印度对华政策转向的猜测。难道莫迪政府终于意识到,与中国对抗并非明智之举,合作才是实现“印度梦”的唯一途径?而仔细分析他们的言行,我们就会发现,印度所谓的“和解”信号,更像是迫于现实压力下的权宜之计,其骨子里对华合作的抗拒,心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长期以来,印度将我国视为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在经济上试图与我们“脱钩”,减少对产自中国的产品依赖。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许多关键领域仍然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以手机产业为例,印度虽然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但其手机制造业却严重依赖中企。印度手机品牌Micromax、Lava等,都曾在中企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更令印度方面头疼的是,美国画的“大饼”也未必好吃。拜登虽然承诺,向印度转移半导体等先进技术,但美国自身也面临着芯片短缺的困境,能不能兑现承诺都说不准。更何况,美国对印度的技术转让,必然附带各种条件,印度能否接受也是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方面开始意识到,一味地追随美国,与中国树敌,不仅无法实现“印度制造”的梦想,反而会损害自身利益。与其将鸡蛋全放在美国这个不靠谱的篮子里,不如尝试与中国加强合作,利用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产业链,发展自身经济,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印度方面的“和解”信号,更像是对美国的一种“敲打”。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内政坛极化加剧,两党在对印政策上也出现分歧。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将印度视为对我国施压的工具,不惜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向印度提供各种经济和军事援助。而随着拜登上台,美国对印政策开始转向务实,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对印度的承诺也大打折扣。
印度方面显然已经意识到,美国并非可靠的合作伙伴,指望美国帮助印度,实现“赶超中国”的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印度开始调整策略,试图通过释放“和解”信号,换取中国在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是在向美国施压,希望美国能够加大对印的投资力度。
而印度方面的这种“两面派”做法,注定难以得逞。我们不是“冤大头”,不会任由印度予取予求。印度想要获得与我们的合作机会,就必须拿出真诚态度,放弃对华打压的思维定式,切实改善双边关系。三个方面的诚意,就看印度拿不拿得出来。
其一,印度必须停止在边界问题上的不断挑衅。近年来,印度不断在中印边境地区增兵,甚至非法越线,导致中印关系持续紧张。想要合作,就必须停止这种损害双方互信的行为,回到谈判桌上,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界争端。
其二,印度必须停止打压中企。近年来,印度方面以“安全”为由,对在印的中企进行各种打压,甚至无故封禁中国的手机应用程序。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中企在印投资的信心,也毒化了中印经贸合作氛围。印度如果真想吸引中方投资,就必须停止这种歧视性做法,为中企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最后一点,印度必须放弃“挟美制华”的幻想。印度试图利用中美之间的竞争,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攫取最大利益。这种做法十分不切实际,而且会损害印方自身利益。中美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与中美任何一方交恶,随之而来的经济损失,都是印度无法承受的。
印度释放“和解”信号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印度方面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改变其对华政策的错误认知,才能真正改善双边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否则,其所谓的“和解”信号,只会沦为一场空洞的表演,最终损害的还是印度自身的利益。
说白了,印度这波“和解”信号,更像是唱的一出“空城计”。手里没粮,心里发慌,又拉不下脸来好好说话,只能虚张声势。可惜啊,这种小伎俩恐怕低级了一些,一眼就能让人看穿其意图。
想合作,就拿出点诚意来!别一边想着占便宜,一边又拿着美国的大棒挥舞。谁也不是吓大的,抱有浑水摸鱼的心态十分危险。
所以奉劝印度,醒醒吧!与其费尽心思玩权谋,不如脚踏实地搞发展。放下偏见,真心实意地搞好中印合作,才能实现“印度梦”,否则,“大巴拉特”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