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王光美用尽力气,抱拳作揖,这一幕让女儿泪如雨下,直呼:“我承受不起”。
王光美为何做出这样的举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深情与托付?
王光美,1921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槐青曾任北洋政府工商司司长,母亲董洁如则是革命女性先驱,这样的背景让她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对革命的向往。
1939年,王光美考入北京辅仁大学物理系,几年努力学习,成功获得该校物理硕士学位,成为中国首批女性物理硕士之一。
毕业后,王光美在辅仁大学担任物理系助教,同时她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的全额奖学金博士录取资格。
1946年春节,一位共产党员的到访改变她的生活。这位党员带来北平党组织的一项紧急任务——为即将举行的停战协定会议提供英语翻译服务。
鉴于王光美精通英语且政治立场坚定,她成为执行这一任务的不二人选。王光美经过深思熟虑,放弃继续深造,投身革命,成为李克农的翻译。
1947年,由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导致国共双方和谈失败,王光美追随党组织前往延安,在这她邂逅自己的挚爱。
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王光美却满怀热情,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外事组。
在工作中,王光美有机会探望并结识刘少奇。尽管初次见面时两人只是简单地握了握手,但王光美对刘少奇的敬仰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光美和刘少奇有了更多的交集,他们的感情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悄然生长。
1948年3月,刘少奇向王光美表白,两人正式确立恋爱关系,尽管年龄相差较大,但共同的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不久,王光美与刘少奇在西柏坡正式结婚,婚后王光美协助刘少奇处理工作,还照顾他的子女,尤其是对待刘少奇前妻留下的孩子,给予他们无私的母爱。
晚年的王光美,心系公益,步履不停。1995年,王光美毅然出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该工程旨在援助贫困母亲。
尽管年逾古稀,且已与癌症抗争6年之久,王光美依然保持着惊人的毅力,每日工作时长可达8至10小时。
王光美不顾个人安危与健康,亲自前往贫困地区,面对面了解并关怀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1996年,王光美忍痛割爱,将母亲遗留下的六件珍贵宋代与清代文物悉数拍卖,所得五十万元巨款全部捐赠给“幸福工程”。
王光美的晚年岁月里,捐赠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将个人养老金及家人的孝心款注入“幸福工程”及需要帮助的人群之中。
她自己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甚至达到近乎苛刻的程度,连孩子们都笑言不敢让她掌管生活费,生怕每一分钱都被她捐出去。
在王光美的努力下,“幸福工程”逐渐发展壮大,覆盖全国29个省、市、区的389个县,累计投入资金高达3.1亿元,惠及数以百万计的贫困母亲与家庭,为她们带来健康与希望。
2006年10月13日,王光美在病床上度过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弥留之际向女儿刘亭亭提出最后的请求——希望她能继续“幸福工程”的事业。
刘亭亭泪光闪烁,应承这份重托,誓言将其母未竟之业发扬光大。王光美见状,她用尽全身力气,以拳作揖,向女儿致以最深的感激。
这一幕,触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刘亭亭更是泪如泉涌,哽咽道:“妈妈,您别这样,我承受不起啊!”
王光美的一生,是对奋斗与奉献的深刻诠释,虽然她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将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5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