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9岁的谢觉哉从北京出发,南下三千余里,历时46天到各地市视察。每到一处,谢觉哉都要亲自听取各地人民法院院长的汇报,视察结束后,谢觉哉不顾旅途劳累,又继续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
连续几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对于一个79岁的老人来说,体力自然是难以应付。然而,每当医生和家人劝谢觉哉住院休息时,谢觉哉总是笑着说:
“现在正是需要我工作的时候。”
纵然谢觉哉有心继续工作,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次吃午饭的时候,谢觉哉突然感到身体右半部分完全麻痹,不但拿不稳筷子,就连脚都站不住了。
一夜之间,谢觉哉彻底失去了他的右手和笔,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看书做文章。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疾病,谢觉哉仍能够泰然处之,还拉着妻子王定国的手说:
“我这个人平时不大有病,一旦病了可能很重,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谢觉哉的妻子王定国出身贫寒,父亲早早就因病离开了人世,为了安葬王定国的父亲,王定国的母亲用自己三岁半的儿子,换回了4块做棺材的木板和两升麻豌豆。
艰难的生活让年幼的王定国不得不早早挑起生活的重担,当她还在六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将她送到面食馆推磨赚钱,往往一推就是一晚上。等到王定国15岁的时候,母亲将她送到当地一家姓李的人家当童养媳。幸运的是,王定国和绝大多数童养媳的命运不同,她幸运地认识了一批地下党人。
当时川东地下党到王定国的家乡宣传革命,王定国的两个舅舅毅然投身其中,还将王定国的家变成了秘密联络点。王定国和母亲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但也知道他们是挽救穷苦人的好人。
在那一批地下党人中,有一位名叫杨克明的共产党员,经常会给王定国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在杨克明的鼓励下,王定国剪去了长发,放开了小脚,迈出了妇女解放的第一步。后来舅舅和地下党人凑了40多块银元,让王定国重新获得了自由,脱离了童养媳的身份。
受到地下党的影响,王定国也开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红军打到王定国家乡后,王定国毅然参加红军,还被委任为内务委员。妇女独立营成立后,王定国又被委任为妇女独立营营长。
1934年初,王定国被送进苏维埃学校学习,虽然不识字,但王定国凭着一副好记性,不但能够登台演讲,而且还获得了战友们的好评。长征开始后,部队为了扩大宣传,将爱唱爱跳的王定国调到了剧团,负责服装和化妆等工作。
当时剧团的演出是鼓舞军心的有力武器,王定国和战友们为了演出,奔波于部队首尾到处表演,算下来要比别人多走一倍的长征路。
红军在懋功会师之后,大家都在为过雪山做准备。一次王定国正在休息,一位老同志忽然拿着一包衣服向王定国走来,请他帮忙将两件单衣合起来,装上羊毛变成一件羊毛衣。
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王定国在睡着之后,不慎将脚伸出了被子外面,等她发现的时候用手一摸,脚趾居然被摸断了。但王定国没有丝毫的难过和害怕,咬着牙将伤骨磨平包扎起来,继续跟随在长长的行军队伍中。
1936年会宁会师之后,王定国所在的剧社随部队西征,途中遭遇了马步芳部队。苦战一天后,剧社30多人被俘,而疯狂屠杀红军战俘的马步芳,却认为剧社有用,还提出了扩大剧社的要求。
就这样,王定国侥幸保住一命,还和当地的地下党取得了联系。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央在兰州建立办事处,谢觉哉出任党代表,上任第一件事,谢觉哉就开始着手营救西征失散人员。通过地下党的掩护,7名红军剧社人员被解救出来,其中就有王定国。来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王定国一眼就认出了谢觉哉,就是那个当年在雪山下让他缝衣服的老同志,而谢觉哉也认出了王定国。
当时王定国想要返回延安,但办事处出于统战需要,坚持挽留王定国留下来工作,经过领导多次谈话,王定国服从了组织安排。在与谢觉哉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两人增进了相互了解,在同志们的关心下,王定国和谢觉哉结成了革命伴侣,携手一起走过了近半个世纪……
就在谢觉哉住院养病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开始席卷全国。王定国除了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谢觉哉以外,还要接受无休止的所谓的审查。由于之前有过被马步芳俘虏的经历,王定国被宣布为“叛徒”,关进了囚牢。
自从王定国被抓走之后,谢觉哉的身体日渐衰弱,甚至连站起来都很困难。谢觉哉就干脆躺在了王定国房间的破旧沙发上,当警卫秘书劝他搬到另一个房间时,谢觉哉坚决表示了拒绝:
“正因为她不在,我才要在这里。”
为了让王定国早日回家,谢觉哉艰难的用左手为周总理写了一封信,周总理看过之后,立即指示有关部门释放王定国。当王定国踏着夜色走进家门时,屋里是死一般的寂静,当王定国向躺在沙发上的谢觉哉摸去时,谢觉哉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嘴唇颤抖着喃喃的说:
“在……在……”
自此,王定国和谢觉哉又一起生活了两年零三个月。1971年,谢觉哉病逝,按照有关规定,遗属可以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然而王定国却主动找到中央:“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
随后,王定国请组织给谢觉哉身边的工作人员重新分配工作,退掉了组织上给谢觉哉配备的车子和司机,搬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
十年政治风暴结束后,王定国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机会,再一次见到胡耀邦的时候,王定国提出好好干一番事业的要求。胡耀邦嘱咐她不要做其他的工作,将谢觉哉生前留下的日记文章等资料整理出来,就是对党的重大贡献。
1978年,王定国特邀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文史资料委员会,专门整理谢觉哉的资料。经过六年时间的收集和整理,多部有关谢觉哉的著作相继出版。
2004年,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91岁高龄的王定国决定重走长征路。由于年事已高,不可能沿着原线路再走一遍,王定国便和儿子一起挑选一些关键点。当来到飞夺泸定桥的发生地时,王定国坚持不用人搀扶,在铁索桥上走了一个来回,并且叮嘱孩子们说:
“当年你们父亲就是从这条铁索桥上走过去的,那个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我这次带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要让你们感受父亲他们当年的不容易……”
参考文献:
[1]王建柱.王定国:亲历长征的红军女战士[J].先锋队,2006,(19):32-35.
[2]吴志菲.老红军王定国的战争生涯[J].中国老区建设,2010,(04):59.
[3]许然.老红军王定国的使命:“多为国家、为人民做事”[J].廉政瞭望,2020,(12):46-48.
[4]余玮.王定国:老红军的红色记忆[J].党史纵览,2016,(05):30-33.
[5]红军.谢觉哉夫人王定国的多彩人生[J].钟山风雨,2009,(01):49-53.
[6]《谢觉哉传》编写组编. 谢觉哉传.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04.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4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