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功保: 经世为武——李经梧武学思想研究

京京聊太极2024-07-19 17:08:12  115

导读:一代太极宗师李经梧,1912年5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过西村。1927年与孙枫秋在哈尔滨从刘子源学密宗拳。三十年代初来京先后拜赵铁庵、杨禹廷、陈发科三位太极拳大师学习吴式和陈式太极拳,并得到师叔王子贡的教导。1941年任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建国后,积极参与宣传普及开展国家编定的太极拳套路。因此,在各式太极拳术、理论、推手方面尽得其精奥,登堂入室,一时名噪京、津、哈等大城市、于1956年参加北京市武术比赛获太极拳第一名。同年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十二单位武术观摩表演赛,被评为优秀运动员,并获优秀奖。以后,专职从事武术教学工作。1959年曾任第一届全运会北京市武术队太极拳教练,并兼任中央部级机关等单位的太极拳教练。同期,在国家体委主持下拍摄成我国第一部电影教学记录片《简化太极拳》。1958年受国家体委的委托,与唐豪,李建华,陈照奎,顾留馨等人合作编写《陈式太极拳》一书。

经世为武--李经梧武学思想研究

中国武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关于自强的学问。它以自身为坐标原点,以宇宙为参照系,以阴阳互动为变化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对于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增加人与万物的和谐程度。所以,一位成功的武术家,必然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一)对武术规律的透彻了解;

(二)对武术核心技术的真切把握;

(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质的融会贯通;

(四)对自然和社会的积极贡献。

纵观中国武术发展史,在其中某一方面卓尔不群者,英才无数,如此亦能流芳武林。如能均衡发展,全面兼备,乃为一代大家。上世纪是中国武术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必然承传久远的大家。有的人生前不一定尊贵显赫,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来愈闪烁着夺目的光辉。

李经梧就是这样一位武学大家。

一、开放式的武学思维观

眼光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在武学大道上,集四家功夫于一身,融会贯通的李经梧历经了一段漫长的跋涉,从而形成了开放性的武学思维。

为治病而学习密宗拳的李经梧深受其益,不仅顽疾逐渐痊愈,而且练就了一身功夫。李经梧由此便与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往来于塞北江南、白山黑水之间,李经梧视野更加开阔,阅历也日渐丰富。他更加知道学海无涯,艺无止境的道理。怀揣着对太极拳的向往,李经梧终于辗转奔波来到了卧虎藏龙的北京,先后拜师吴式太极拳传人王茂斋,以及吴鉴泉亲传弟子赵铁庵和杨禹廷,学习吴式太极拳,得到以推手见长的王茂斋大师之子王子英师叔的悉心指点,并跟随当时在北京传艺的陈发科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上世纪60年代初,李经梧与友人交流互学,研习孙式太极拳的手法和劲路,并学习了杨式太极拳。

六十余年来,李经梧习武不辍,不管境遇顺逆,他都无间寒暑,不舍晨昏。他的拳风拥有吴式太极拳的巧密柔化之功,凝聚陈式太极拳缠丝刚发之力,融会杨式太极拳圆满舒放之长,揉合孙式太极拳开合活步之妙,集而成之,自成一体。

门户之见,是过去武术界的一大通病。李经梧则认为,各家的武术都有长处,太极拳也一样。既然各门派都能流传至今,就各有所长,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学武的人只有打破门派观念,才能博采众长。他常对人说:“我没有门派思想。凡是好的,我都要学。”他在掌握了吴、陈两家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广泛学习了各式太极拳。他说:“有的习武者认为,学拳以精于一家为善,这也许有一定道理。然而在本人看来,吴式的粘随柔化之功,陈式的缠抖刚发之力,杨式的舒放洒脱之势,孙式的灵活紧凑之巧,余均博而采之。尝有友人观余之行拳和推手,谓余‘身架工整、柔韧、雄浑而潇洒;听劲至灵,应变之速,已臻应物自然之境界。’此或过誉之辞,若谓得其一二,则全赖四家拳技之共同滋养也。”

虚怀若谷,博采各家之长,集大成者的李经梧,除了具备对太极拳艺孜孜不倦的追求外,除了拥有机遇外,更难得的是拥有一种开放的胸怀,敢于比较,善于比较,敢于借鉴,善于借鉴。

要开放,首先要超越自己,只有忘却自己,超越自己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完全的开放,彻底容纳万千世界,如海武道。

李经梧在数十年的习武进程中,不断超越自己,以开放的胸怀看待武学。如此,才能跳出樊篱,别开洞天。

二、内外兼修的武学炼养观

太极拳讲究“守中”,不弃不离,不偏不倚。

虽是满眼繁华,若败絮其中,一历风雨,总难掩盖颓虚之象。

所以,中国武术极为强调内养功夫,在世界武坛独树一帜。李经梧深谙其道,毫不犹豫地高举内养大旗。

上世纪40年代,李经梧回家探亲,帮助母亲推碾子,牛犯懒不走,他便拿起扫米的笤帚打牛,牛拉着碾子“噌”地往前一跑,李经梧差点摔倒。他琢磨,碾子中间有个轴,这个中心轴好比太极拳“守中”的“中”,牛一转,就给了自己一个圆转的力,把自己的劲儿给卸了。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李经梧顿悟了太极拳的劲儿。

李经梧认为,每个人领悟太极拳劲的因缘不同,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气质和灵气来领悟。要想拥有真正的太极功夫,要得真传,自己还要用真功,还真要有悟性才能得到。不仅要从理法上参透,而且身体还要练到。所以,他说太极拳是练出来的,是悟出来的。练太极拳一定要有悟性。而悟性则是需要拥有“练”的累积才能达到的。如果没有悟性,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上乘的功夫。李经梧非常重视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即便在他八十岁高龄时,还在打一些套路,仍然坚持走架子。

太极拳是一种内功拳术。

李经梧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太极内功的。

经过自己几十年的修炼感悟,1960年,李经梧述著成文,1986年出版了《太极内功》一书。这本从上世纪60年代起已经开始内部流传的书,可以说是武术界和气功界的一个共享。因为,在传统武术界,内功部分往往是秘不外传的。《太极内功》一书,1986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发行后,深受到广大练功者的青睐。1988年再版,仍供不应求。

李经梧是根据《太极阴阳颠倒解》秘诀编著太极内功的。他说,这一秘诀的核心内容是用一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颠倒,达到水火既济而产生内气。这种内气旺盛、充盈,可以健身,也可以增强太极技击力量。

关于内功的技击作用,李经梧拥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太极拳讲究内外合一,而如果没有内功,当然无法达到内外合一。若只是手脚比划的动作,四肢的前进后退,没有内功配合,是不可能达到较高技击水平的。

李经梧积数十年习武实践和传艺经验,经常强调太极拳的意形并重,内外兼修。他深刻地提出“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运身”的太极拳说,论证了心意体气的主次关系,使后学者茅塞顿开,有章可循。

内为体,外为用。

内外兼修才能体用兼备。有了标准的形,可为拳师,有了精湛的内功才能成家。

三、性命双修的武学原道观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巨系统。

武学之道,在与自身的强壮,在于生命存在价值的不断发挥。

中国武术是性命之学。性命的内涵也有多种层次的诠释。

个体的生命为“命”,生命之于社会的作用为“性”。“命”为自身的素质,“性”为人与社会的对接方式。命若强大而性却衰败,则武术沦为滥用工具,虽粗壮,却命若悬弦。

武术的功力为“命”,武德为“性”。练武先修德,是中国武术的法则。武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点滴汇聚而成。

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它以太极阴阳为哲学基础,外示安逸,内顾精神,以宁静致远为原则。它主张刚柔结合,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文化。中华民族强调的是一种温良谦恭的处世态度。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人文文化。

李经梧在太极推手与技击功夫上,是有口皆碑的。虽然艺高技精,但他绝不以武欺人,更不擅自我张扬。不得已与人交手时,也是以艺赢人,从不争勇斗狠,总是点到即止,以德服人。

在1956年全国武术表演会上,他与另一位老武术家推手较技,对方欲使大捋之法牵制李经梧双手,使其拔根再顺势前挤,令其向后仆倒。在对手施展捋式瞬间,李经梧则顺势随进,只见对手双脚拔根浮起。此时,如果李经梧稍一用力,对方将就此跌出。但他却就此收手。在座的各方名家无不赞誉李师之武德武技。

在与人推手较技中,李经梧要求自己和徒弟重口德,重手德,不出口伤人,不出手伤人。他告诫弟子,像“挤劲”这类劲,能打散别人的内气,很可能会伤及对方五脏,非万不得已,不准使用。特别是在友好推手切磋时,更不准发。有一次,一位有一定推手功夫的太极拳爱好者,非要和李经梧搭搭手,见识一下名家风范。两人一搭手,李经梧就用粘劲盖住对方,使其不能动弹。然后,李经梧稍微一送,在对方即将跌出时收了手。李经梧后来对学生说:“对方明白就行了,不要让人难堪,别人学到这个程度也不容易。”

老子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在性命双修的过程中,就要敢于舍弃。李经梧舍弃了许多,也得到了很多。当年从北京到河北,他舍弃了繁华,也舍弃了很多可能属于他的荣耀。而换来的是大量太极拳与武术气功养生宝贵的研究探索成果。无数慢性病患者在跟随他习练太极拳后,得以重返工作岗位。除教授住院疗养人员学拳外,李经梧还开办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普及太极拳的师资和骨干,从学者逾万人。

拳人合一,或许是对李经梧最恰当的评价,他的为人和他的太极拳一样自然淡薄,恬淡虚无。这是真正太极拳的境界,也是中国道家文化哲学的境界。

四、 忠实继承的武学教育观

武术是一棵大树。

寒来暑往,树上的果实一轮又一轮。果实是属于时代的。而温度不同,环境不同,果实也有差异,有区别。

但大树的根是属于大地的,是传统。

江流宛转照芳甸,汀上白沙看不见。不废江河万古流,流的就是传统的神,传统的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逝的是繁华。子在山上又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神如在,人虽去,意不绝,生生不已,就成了传统。

继承是发展的基础。作为对传统武术有着深厚积淀的武术家,李经梧始终把继承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李经梧曾经评价自己“传统、保守”,把自己归纳为“保守派、传统派”。他说自己不是创新派。

“我从不敢说创新,更不敢说创造。融会贯通,开宗立派,谈何容易。”他经常对他的学生说:“我只是把我跟前辈学到的功夫传给你们,不让它在我的手上失传。我怎么教给学生的,也就是老师怎么教给我的。当然,其中有我的一些体会、理解和取舍,太极也不是僵死的,要有个人的气质。”

李经梧还非常注重武术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工作。1958年,受国家体委委托,他与唐豪、顾留馨、李剑华、李天骥、陈照奎等共同编写《陈式太极拳》一书,并与李剑华先生主笔完成了陈式太极拳一路手稿,和陈式二路拳谱的修补工作。1960年,他将秘不外传之功法“太极内功”著述成文,公诸于世。1964年,在《体育报》发表了《谈太极拳的抽丝劲、螺旋劲、缠丝劲体会》,澄清了当时太极拳一些混乱的观点。1993年,亲自审定主编了《李经梧传陈式太极拳集》一书,并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著述影响卓著,受到从学者的欢迎,泽被后人,对传统太极拳的继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不是口号,是一种实践,必须身体力行。在现代化的环境中彰显传统的规范,需要勇气和甘于寂寞的超然。

五、勇于创新的武学发展观

一个固步自封的人,可能是一位行家,但成不了大家,只能是“匠人”,或者巧匠。

当年,杨露禅创编杨式太极拳,孙禄堂创编孙式太极拳,说明创新和继承并不矛盾,反倒是互为其根。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核动力。

植根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如老树开新花,根不老,花不浮,随风一舞,锦繁漫天。

李经梧对推手的认识和实践已入化境。这些认识和实践,为古老的太极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过去,推手讲“引劲落空”,通常是接来劲时坐腿转腰,把人带过来再打出去。李经梧在青壮年时,也是这样做的。后来,在反复实践中,他发现这样做易出破绽,容易让人顺势借力打过来。他认为,在沾着点作很小的旋转,即可引劲落空,不用坐腿退回,亦能达到“合即出”制人的目的。李经梧充分发挥了前辈太极拳家所说的“动之至微、引之至长、发之至骤”的艺术,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古老的太极拳艺。

李经梧把毕生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武术和社会的健康事业上,至老不辍。在研究和发展中,他不拘泥,能够提倡和接受新的思路和观点,并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解放后,他参与国家简化太极拳24式、48式和88式的编定工作,研习国家简化太极拳新编套路,关注太极拳运动的新发展。1959年,在国家体委的主持下,由李经梧演练,八一电影制片厂成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简化太极拳》教学片,极大地促进了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

以上五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李经梧武学体系,是其武学思想的精髓。

这五个方面在李经梧身上相互融合,互动互助。只有具备了开放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地汲取各种传统武术的精髓,从不同的前辈名家身上客观地汲取最宝贵的武术资源,以忠实的心态与操守对待传统,也就自然在遵循传统核心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式。

李经梧武学思想最典型,最生动的写照,是他的拳功拳架,以形传神,以表达意。其沉雄顺达,谨守法度且灵动洒脱的行拳风范,堪为习武楷模。

李经梧的弟子梅墨生曾向我展示了李老生前的演武录像及拳照,观之气势恢弘,完整一气。

李经梧的一生,是不断探索武学奥秘的一个完整过程,从自觉地运用方法,用功,用心,到自如之境。他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教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学体系架构。在这个框架中,充分体现了武学与人生的高度和谐统一。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780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