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打下武昌后, 为何不全师北伐, 灭了大清, 而要东下南京呢?

喝下历史的鸡汤2024-03-12 11:32:52  66

武汉,九省通衢之地。

因此,占据了武汉三镇的太平军,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都有路可走;而太平军此时规模达50多万,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也都看起来有力可行。

在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太平军内部对进军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而清军也在观察、揣摩着太平军的动向。

最终,太平军选择了顺流而下,进军南京。

太平军,以“灭清妖”为使命,此时规模达到50多万,为何不全师北上,直捣黄龙,直接攻占北京,灭了“清妖”呢?

四面皆有路可走,太平军又为何非要东下南京呢?

夺取武昌前,太平军即有据金陵为业的想法

其实,早在太平军进入湖南时,他们对发展方向就进行过讨论。

当时,太平军刚刚离开广西,将士思乡情结很重,许多人都主张打回广西去。

杨秀清提出:已经骑在老虎背上了,岂容再有顾恋之情呢?如今的上策,就是不要再考虑两广,而是奋勇向前,“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然后遣将四出,分扰南北,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我可有也”!

杨秀清的话,在当时得到了洪秀全等人的赞同,由此初步确立了“专意金陵”的设想。

当然,当时的“专意金陵”,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罢了。

当时,太平军刚刚经过蓑衣渡之败,兵不满万,实力薄弱,还是在求生存的阶段,谈论取金陵为业还是直上北京这样的问题是奢侈的,太平军也不可能把太多实际精力花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讨论。

因此,当时所谓“专意金陵”,主要是针对打回广西去的思乡情结,放弃在广西地区打圈圈的想法,转而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

自然,而当太平军发展壮大,“取河南”还是“专意金陵”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实实在在的机会抉择时,太平军内部要对这个问题重新考虑。

太平军内部对进军方向的讨论

太平军在岳州时发展迅猛,遂再次对攻占武昌以后的战略方向进行过讨论。

当时,太平军内部主要意见分为:北进河南,或东下江南。

只是,当时的核心任务是攻打武昌,因此,太平军对此没有形成最后决策。

不过,这也反映出: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早已知武昌非久据之地!

而从当时清军分析的资料看:“武昌、汉阳、汉口各地,贼等以为非可守之地”,同样认为太平军夺取武昌后,必不可能久据,必有新的进军方向。

在打下武昌后,太平军内部,对进军方向,主要有三种意见。

1、分兵。

《发逆初记》记载:到了武昌,“石达开劝令先行入川,再图四扰,杨逆不从”。

也就是说,当时石达开主张是:自领一军,先行入川。显然,这是分兵的建议。但杨秀清直接否决了石达开的建议。

而清军在武昌的密探也汇报:太平军将要分兵,一下九江取安徽,一下江西,一犯河南,兵分三路。

结合起来看,当时,太平军似乎确实有过分兵发展的想法。

2、进河南,进据中原腹心。

这是:“女贼卞三娘”给洪秀全提出的主张,建议进军襄樊,然后一路直取河南,进据中原腹心。

3、东下金陵。

“专意金陵”是杨秀清的一贯主张,他此时仍然坚持这个主张。

当时,清军情报汇报:侦卒之报,亦言东下者多。

也就是说,东下金陵,在当时仍然是主流意见。

不过,实际上,对于北上还是东进的问题,太平军内部“争论不绝”,最后,“秀清遂托天父降凡,令其他直犯江南”,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结束了争论。(《盾鼻随闻录》)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在道州、岳州,还是武昌,数次讨论中,没有任何一个主张是指向直扑北京的。即便是主张“北进”的,也是主张进军河南,入据中原腹心,或者“取河南为业”,至于下一步,则尚没有定论,没有如“东下”一般,直接点出“金陵”这个具体城市来。

我们知道,“清妖巢穴”所在的京师,毫无疑问是最鼓舞人心的目标城市,太平军主张北进者连这个名字都不提出来,说明了即便是主张北进者,当时也确实没有将直取京师作为直接目标。

而这个情况,与对面清军的分析是贴合的。

当时,清军的情报分析中,也没有人认为太平军可能一路北上,直取北京。

各类官员的奏折中,多认为“荆襄、岳州、九江”,也就是西、南、东三个方向是重点方向,并多认为,即便太平军北上,在取襄阳,“北犯河洛”后,也会“西折则直指潼关”,向关中发展,而不会“北犯河北”。

那么,为什么“直扑北京”的想法,连提都没有人提呢?

直取北京是“自杀”

如果选择直扑北京,毫无疑问是自杀行为。

1、实力不允许。

当时的太平军,确实规模发展到了50万。

因此,有许多朋友,甚至专家被这个数字所鼓舞,认为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其实不然。

太平军这50万,主要是在入武昌后发展起来的。

用太平军自己的介绍,是通过号召居民拜上帝“入馆”,入馆后,“无论士农工商皆作圣兵”,也就是只要“入馆”,就无需甄选,全部加入太平军。

用清军的说法,是太平军“掳民”,也就是强制居民加入太平军。

两者的区别,仅仅是太平军是否“强迫”,但无论哪种说法,太平军当时都是吸纳了包括男女老幼在内的各类人群。

所以,尽管有兵50万,真正青壮年能战之兵不过10万人,而真正经过战火锤炼的老战士仍不过2、3万人。

所以,去掉“水分”后,太平军此时的实力,比后来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其实强不了多少。

以这个实力基础,北进襄阳,入河南,击败驻河南的琦善是很可能的,但是,要说直捣黄龙,直入北京,那就痴人说梦了。

2、走得慢,吃得多。

那么,太平军有没有可能以快速进军,粉碎敌人的部署,长驱直入呢?

想得美,如果全师北上,“风驰电掣”的不是太平军,而是敌人。

太平军大量的“非战斗人员”,虽然在作战中难以发挥作用,但也是需要随军行动,并需要粮食的。

妇女老幼一起走,毫无疑问会影响行军速度!

当初,太平军出广西时,也是拖家带口,但是,当时广西多数女子是不裹小脚的,常年奔走山路,并不影响速度。

而武昌城内当时妇女是普遍裹小脚的,其行动能力是比不上广西女子的。

所以,太平军的行军毫无疑问要受到拖累,进退战止都背着沉重的包袱。

同时,大量人员的口粮,又如何解决呢?

后来,太平军北伐军在河南境内,也两次扩军到近10万人,但皆因缺粮而迅速散去。

如今,背负着50万的沉重包袱,太平军又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呢?

3、舍长就短。

此前,太平军攻桂林、长沙不克,一路磕磕绊绊,到了岳州、益阳后迅速“起飞”,关键是得到了大量水手的加入。

此时,水营是太平军最主要的优势,利用水营,太平军可以往来自如,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

如果向北发展,在攻襄樊时尚可用水营,如果进入河南,那就发挥不了了!

而且,如果向河南、河北发展,太平军不但水营发挥不了,陆军同样发挥不了。

太平军起自广西大山,擅长在山地运动、斗争。

当初,太平军能够在面对优势敌军时从容自若,也在于大山:太平军将士走山路效率远高于敌手,太平军将士同样擅长改造山地地形进行战守。

但是,河南、河北,皆是一马平川之地,太平军的这些长处皆无法发挥,常年累积的作战经验、教训也无处可施。

相反,这里倒是适合清军的发挥。

正如当时大清御史所言:贼匪起自万山,登高履险,是其长技,一入河南,平原更狂野,死战用武之处。贼初至必无骑兵,我师但以步兵守险,以所调弓兵及索伦劲旅,排整马队,直冲横截,电掣风行,贼匪万不能当此冲突。

对太平军来说,这是自杀之道!

东下南京,是最佳选择

1、扬长避短,实力允许。

此时,自武昌到南京,1800余里江防形同虚设!

尽管太平军能战之兵不多,但太平军的水营,此时胜过大清,足以一路而下,无人能挡。

而且,所过城市,多沿江依山而建,不但利于太平军以水师迅速封锁,也利于陆师争山制高,充分发挥优势!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从武昌到南京,沿江各城,皆被太平军的先锋或前卫所袭破!

所以,顺流而下,直取金陵,此时是实力所允许的,甚至是难度不大的。

2、“非战斗人员不足”问题得以解决。

东下南京,一路沿长江而行。

因此,大量“非战斗人员”,登船而行,不会拖累进军,机动力的限制得以解决。

同时,与连遇大旱的河南相比,江南各地,皆鱼米之乡,筹粮更为便利,粮食问题也更容易得到解决。

3、南京最适合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业之地。

南京是“六朝古都”,其政治意义是非凡的。

此前,太平军有讨论过“入关中”,也有讨论过“取中州(洛阳)”,无不是认为应当夺取有政治意义的大城市,以壮大声势。

确实,长安、洛阳,确实在历史上有许多年的建都历史,其建都史比金陵要长,而且多为统一王朝的都城。

但是···那已经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

自明代以后,南京的政治影响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长安、洛阳两座古都。

何况,就经济角度来说,此时的东南,已经远远甩开了关中、河南。

当时,“扬一益二”,东南地区是国家财税最大来源,是富庶之地。

夺取南京,则太平军可以取得与大清朝廷抗衡的财力!

后来,太平军拿下南京时,所累积的白银就达1800万两,而大清国库存银才800万两!

何况,从当时的角度看,太平军只要保证水师之利,那么,南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可以作为一个相对安全的根据地!

事实也证明,尽管南京长期受到清军的威胁,但太平军可以抽出手置城下之敌于不顾,进行北伐、西征(当然,这一决策也很受争议)。

其他看法

一直以来,有许多专家、朋友,都认为太平军东下南京,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他们的观点,大致有三。

1、应当趁大清准备不及,全师北上,彻底推翻清王朝。

这种观点认为,大清当时在河南、河北等地的部署是薄弱的,太平军应当趁大清调度不及,风驰电掣,直扑北京,捣毁清廷巢穴!

2、太平军当时的重点不应当是去哪里,而是应该利用局部优势,歼灭向荣等敌人的有生力量,然后再考虑去哪里。

3、让出身贫寒的太平军将士进入东南富庶之地,必然滋生堕落,这是太平军后来走向腐化、内讧、覆灭的重要原因。

个人对以上观点都不赞同。

1、关于全师北伐的问题,咱们前面说过了。

姑且不说在平原旷野打不打得过清军,姑且不说水师之利无法发挥。

带着大量非战斗人员的太平军,才是中原战场上跑得更慢的一个,你拿什么去风驰电掣,拿什么去赶在敌人集结之前打一个“时间差”?

可以说,当时全师北伐,机会比后来“偏师北伐”更小,而风险则是···全军覆灭!

2、转入对向荣等部有生力量的歼灭,当时也是不成熟的。

不应过高估计当时太平军的实力。

如前所说,太平军的规模虽然庞大,但真正能战之兵不过10万。

而这10万能战之兵,多是新入伍的武昌居民。

大家都知道,“城市兵”要练起来,基础是不如农村兵的。

当时,他们的战斗力不但与老兵不能相提并论,与广西起义之初的太平军新兵也不如。

而当时附近的清军,尤其向荣部,从广西开始双方就相爱相杀了一路,人家也是一个坚韧善战之主,何况太平军那点套路人家已经很熟悉了。

而且,从兵力规模的角度来说,向荣等部的兵力,只占整个大清很小的一部分。

太平军如果全力转入对向荣所部的进攻,不可能迅速歼灭,势必是一场比较漫长的搏杀。

全师被敌人一小股力量吸引在此,白白耽误了进一步发展的时间,似乎是敌人最喜欢的事情。

之所以很多朋友、专家认为此时太平军应当立足于歼灭清军有生力量,是盲目地拿后来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来套太平军。

解放战争时期,老蒋的部队虽大,但基干力量是有限的。人数多,但装备不足,有经验的指挥官不足。

所以,我军打掉敌人一个基干力量,缴获敌人的装备,老蒋就很难补充起来!你人可以再去抓,但是,装备的损失和骨干人员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而此时的“清妖”则与后来的老蒋不一样。

无论是装备上、人员上、指挥官上,大清仍然有能力比较轻松地弥补有生力量的损失。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让曾国藩这样的“文人”组织起来的湘军和各类团练,才是太平军最大的威胁。

3、太平军的腐化、内讧,不是由去了南京所决定的。

去了南京这样的富庶之地就一定会腐化呢?

当年早早进入南京的朱元璋和他的兄弟们怎么没有腐化呢?

当年进了北京的李自成,不也一样腐化了吗?

太平军后来的腐化、内讧,是人的问题,不是地方的问题!

认为太平军因为去了南京才腐化,是事后反推,不足为信!

咱们有一个“习惯”:只要是最后的胜利者,那每一个决策都是香的;反之,失败者的决策,或是错误的,或是缺乏远见的,或是“为失败埋下伏笔”的。

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偏见罢了。

就太平军而言,当时选择东下南京,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是正确的。

至于后来太平军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这一次决策“错失良机”,更不是因为这次决策“导致腐化堕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72.html
0
最新回复(1)
  • 小郑?2024-03-13 12:48
    引用1
    因为洪天王说自己享福的时候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