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本年度的北约华盛顿峰会中,一个显著特征是成员国间对中国议题的聚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明显超越了以往历届峰会的讨论范畴。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其任期尾声,未基于确凿证据便对中国发起无端指责,声称中国“以工业形式援助俄罗斯”,并领衔发布了涵盖32国的联合声明,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
该联合声明于7月10日正式发布,其中14次提及中国,断言中国已成为俄乌冲突中俄罗斯一方的关键支持者,同时指责中国的扩张意图及所谓胁迫政策正严重威胁到北约成员国的利益、安全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念。
这是北约历史上首次以如此严厉的语言直接针对中国发表声明,然而,这些指控均缺乏事实依据,显得空穴来风。斯托尔滕贝格进一步升级指责,诬称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国防工业上的援助,并强硬要求中国停止对俄罗斯的所有物质与政治援助,否则将面临相应后果。
紧接着,在次日(7月1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披露,北约内部正就一项假设性议题进行探讨:一旦俄乌冲突局势恶化至不可控,北约或将采取强硬手段,收回中国在欧洲的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此处的“收回”策略,据称借鉴了北约对俄罗斯资产的处置方式,即通过强制出售或没收其在欧洲的投资来施加压力。更有甚者,有北约官员扬言,若中国对此反应强烈,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言语间透露出一种挑衅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关于“可能没收中国基础设施”的讨论,被指由美方幕后推动。报道还透露,尽管该议题仍处于初步构想阶段,且北约各国对此的参与态度和积极性各异,但已有北约外交官提出,应由主导此议的美国率先在双边层面展开协商,以争取更多成员国的支持。这一动态再次凸显了国际政治舞台上复杂多变的利益博弈与外交角力。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美国媒体率先释放风声,其深层意图在于借北约峰会之际,刻意营造“中俄同盟”的紧张氛围,同时向欧洲施加舆论重压,旨在推动欧洲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长久以来,美国致力于将欧洲的冲突与其“印太战略”紧密相连,企图通过巩固其盟友网络来持续遏制中国的发展,而“中俄联合论”正是这一战略逻辑下的重要棋子。
美国利用北约框架,双管齐下地对华施压:一方面,强化北约与其“印太”地区盟友的合作,意在中国周边构筑安全屏障,扰乱地区稳定;另一方面,则利用北约在欧洲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干扰中欧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与互信建设,没收中国在欧洲的基础设施项目便是这一策略的具体体现。
中欧之间,作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多个领域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中国在地中海、波罗的海及大西洋沿岸的广泛投资,包括持有的14个港口股权,总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然而,CNN的报道却试图将这些合作成果描绘为欧洲潜在的“意外之财”,若被没收,将引发巨大争议。
美国已多次干预中国在欧洲的高铁项目,其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在欧洲影响力的增长,频繁挑起中欧之间的摩擦与误解。近期,因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而引发的贸易摩擦,亦被外界视为美国幕后操纵的结果。
他进一步指出,中欧之间的正道在于深化对话、增进理解、构建基本信任,防止因误解而引发的战略误判。中国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北约保持接触,促进交流。
费尔德坎普大臣则表达了对中国作为重要全球力量的认可,并强调荷兰视中国为其在亚洲的关键经贸伙伴,双方应在多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面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荷兰明确表示反对与中国“脱钩”,愿持续与中国保持沟通,深化务实合作。费尔德坎普还重申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分歧不应成为合作的障碍,支持建设性的欧中关系。
显然,这一立场得到了包括匈牙利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的共鸣。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多次公开表达与北约内部“鹰派”不同的声音,拒绝加入遏制中国的行列,这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面对北约的围堵,中国迅速而有力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国防部近日宣布,根据年度军事安排及中俄双方共同决定,中俄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太平洋西部及北部海域成功实施了第四次海上联合巡航。此次行动旨在加强两国军事合作,提升联合应对能力,而非针对任何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地区局势无直接关联。
在联合巡航期间,中俄海军不仅完成了对日本海、东海、南海等关键海域的全面巡航任务,还深入开展了联合防空、反导等实战化演练,展示了双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对北约等外部势力的一种明确警告:中俄两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地区稳定方面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任何试图干涉或挑衅的行为都将面临坚决的反制。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