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受:
最近,嘴上喊着“反卷”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很多人哪怕身在工位动弹不得,也会用工牌来默默反抗。
有的网红店更是抓住了这股机遇,推出各种“离职套装”,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
打开小红书,到处都是“阿勒泰”平替、“早日退休”,连雷军都称想去阿勒泰散班味。
毕竟,很多人已经受够了班味和毫无尽头的卷,有媒体报道,单休成为很多公司招工的新标准,被一众网友痛骂。
在“反卷”大势下,年轻人又一个整活新赛道——青年养老院,在2024年彻底火了。
刀哥之前写过年轻人爱去养老院,已经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如今没想到年轻人进一步火上浇油,搞出青年养老院。
它在网上也火成了流量密码。小红书上相关的帖子点赞动辄过百上千,很多热门评论不是咨询怎么自己开一家,就是如何报名参加。
突然爆火的青年养老院,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最奇葩的养老院:
45岁以上,没打过工的都不要
养老院,如今随机就能硬控一个年轻人。
不是希望自己变老,而是希望自己赶紧过上变老后的生活。
过去,很多年轻人去养老院总会有些尴尬,毕竟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好好的年轻人,为何要混在一堆老年人之间像个异类?
而如今,这种尴尬大概率能破解了,青年养老院这个相当新潮的概念,让年轻人有了更为正当且坦荡走进养老院的理由。
不仅年轻人可以光明正大进入,这种养老院还有个同样光明正大的“潜规则”:只允许45岁以下的人加入。
虽然就这一点足以把很多想来的中年人逼疯,但确实也把整个调性牢牢定下,那就是年轻。
而且青年养老院的玩法,也太懂年轻人。
一上来性价比直接拉满,每个月只要1500元,也可以选择按周入住或包年入住,周价格800元左右,年价格约1.5万,比很多青旅还便宜。
有人会被便宜的价格劝退,甚至引起曾经住低端青旅的PTSD,然而青年养老院直接撕掉了很多便宜旅游产品的刻板印象。
先说住,这些养老院通常设在风景宜人的地区,比如度假村、郊外森林等,主打一个哪里景美往哪里钻。
因为这些青年养老院多是30岁左右的人创立,也更懂年轻人喜欢什么,改造咖啡厅、酒吧、民宿或农家乐,再挂上“青年养老院”的名号,吸引来的就是一批追求慢生活、寻求心灵放松或想要重新思考人生方向的年轻人。
再说吃,在青年养老院很自由,配备公共厨房,用户想体验动手乐趣可以自己买菜做饭,不愿干活也可以请人做饭,只要按照餐标支付餐费。
如果你没钱?问题也不大,这种青年养老院还提供“义工换宿”服务,只要展示唱歌、画画、打扫、做饭等才艺,就能抵扣一定的住宿费用。
更关键的是,在这里没有996,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人要求你的生活作息,更没人催婚催育。
听起来是不是太乌托邦了?但现实证明,这种乌托邦就能让年轻人上头。
有的青年养老院还没正式营业,订单都已排到8月份,老板透露,“每天加100多个好友,电话都打爆了”。
第一家店模式跑通以后很快席卷全国,北京、郑州、云南等地都出现了青年养老院,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准备入局。
因为太过火爆,连明星都来打卡。青年+养老院,彻底在这个暑假火成了“上瘾性”生意。
“最低生活标准,最高精神状态”
过去,养老院里老人才是C位,而年轻人想住养老院是有条件的,需要抽出时间陪陪老人,比如一个月服务30个小时就能免费住,听起来还不错,其实等于变相干义工。
但现在,年轻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反而成为被服务的主角。
很多人一来住就是好几个月,有人去森林禅坐,有人去钓鱼,主打一个返璞归真,有参加过的人直呼体验奇妙,在这里没人在乎你的收入、社会地位,第一次产生家的感觉。
因为太过奇葩,还被很多外国媒体当成噱头报道,连很多日本人都相当眼馋,希望自己国家能引进。
除了把年轻人当成C位,青年养老院更重要的两个反套路,才是爆火的关键。
第一,是反人性。
青年养老院听起来像是躺平摆烂,但实际体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甚至还有点“反人性”。
它们一般会开在较为偏僻的地方,交通并不便利,很多年轻人最爱的外卖不能点,有的网络也不好,连短视频都很难刷。
甚至连年轻人看重的私密性都不会保证,因为房间类型多为多人间床位,共享浴室和公共空间,为的就是让年轻人彼此交流,提高认知和眼界。
活动设施也并非完全可以摆烂的网吧、酒吧等,而是更注重个人提升的活动,如冥想空间、农场体验区、工作坊区域、读书区等,甚至还要求关掉手机,目的就是让人在完全轻松的环境中充实自己。
有老板曾分享自己为何非要跟人性“逆着来”的原因,30多岁迷茫的人太多,被房贷车贷压垮,他曾经也是其中之一,就想暂时寻找一个可以放慢节奏、放松心情的庇护所。
这也是为何青年养老院相当反骨,只招上过班的,因为只有打工人才更懂休息的重要性。
第二,是反行业传统。
过去的养老院更像是医院+宿舍的结合体,而新一代的青年养老院直接重新定义:
一个养老院=咖啡厅+书店+健身房+民宿+农家乐。
听起来是养老院,其实跟养老没有一点关系。
在青年养老院,甚至没有医疗基础设施,也不配备医生、护工等各种专业人员,没有任何现实的养老服务。
而青年养老院鼓励的活动,也彻底颠覆行业常规,如喝咖啡、聊天、种地、晒太阳、学习新技能像打八段锦、禅坐,以及参与农活等,几天行程满满当当,乍一看还以为是报了什么旅行团。
如此一来,来的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从事自由职业的摄影师、艺术家、作家、导游等,他们平时有工作,来养老院是忙里偷闲,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还有一类是有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年轻人,在工作、生活、家庭、情感方面遇到瓶颈,要时间调整状态,再回归正轨。
与其说是养老院,不如更像一个休闲度假、文化交流和社会互动的新型社交平台。
青年养老院虽是风口,
但也不能“误入歧途”
这些年,精神疗愈肉眼可见成为大金矿。
越来越多被生活和职场毒打的年轻人寻求治愈精神状态,也冒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生意。
各大城市里涌现“睡眠馆”,年轻人组团只为睡上一场好觉;有的95后兴起“抱树疗愈”,“比抱男朋友更爽”。
要说最离谱的,还是某电商平台“爱因斯坦的脑子”热销6万份,卖脑子的商家还不止一个。
疗愈经济的确很有吸金能力,全球健康研究所2023年的报告显示,中国的“精神康养”市场规模约为1399亿,包含冥想、正念、睡眠健康等多个领域。
借助各种产品与服务落地,疗愈的商业想象空间正在向更深层次、更细化场景挖掘。
青年养老院显然就是其中一种,西双版纳,郑州、重庆、合肥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多家青年养老院,现实也很成功,很多大型企业都看到前景,希望将乡村振兴项目与青年养老院的思路相结合,打造乡村振兴新的产业。
不过刀哥想说,青年养老院虽是大风口,但也不可“误入歧途”。
首先,开一家青年养老院,未必等于赚大钱。
曾有老板苦口婆心地劝告,如果想赚大钱的谨慎入局。如今青年养老院虽然火爆出圈,但仔细算下来,光是房租及装修成本就要大几百万,想要短期回本几乎不可能,而且限于行业规模,甚至还有很多人没听过,能否长红也是个未知数。
另外,一个新风口火了,也有不少浑水摸鱼的人出现,搞出各种加盟等付费模式赚快钱,难免会让这个行业口碑受影响。
其次,跟其他“青年”解压生意比,青年养老院在赚钱能力上就更不吃香了。
如今盯上年轻人的生意很多,青年茶馆、普拉提甚至“谷子店”,投入产出比更高,一个成本几块钱的谷子、桌游卡牌能动辄卖到几十上百。
尤其是更垂直的疗愈师行业,一个小时收费500,从业者动辄“月入3万、10万”,显然都比重资产还走性价比路线的青年养老院更讨巧,甚至更容易活下去。
而且,青年养老院这一新兴赛道也更缺乏明确行业规范和政策支持,想不成为昙花一现,显然还需要自己人更精细的运营与创新。
不过换个角度想,青年养老院的火就算过去,只要最核心的情绪价值给到位,处处都可以是青年养老院。
比如市面上疗愈产品遍地开花,可以说旅游更有优势也更主流。曾有专家表示,“疗愈+旅游”具有疗愈安抚、创伤干预、关系修复三大核心作用。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比如欣赏美丽的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都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平静,瞬间释放压力。
这两年,一些旅游公司还会顺势而为,推出定制化疗愈旅游服务,允许游客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不同的旅游路线和活动的“疗愈旅游”,又何尝不是青年养老院的变种。
就像被嘲躺平的“早日退休”背后,更重要的是当代人的情绪和信念需要被重视与关注。
正如人民网所说:
“短时期的压力得到释放之后,仍将回归正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