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开国大将,尽管排在粟裕和徐海东之后,但却在陈赓之前。粟裕吧好理解,在解放战争阶段,战功非常突出,要不是资历浅,妥妥的元帅级别。
第二徐海东也好理解,尽管他缺席了大部分的抗战和整个解放战争,但他对于革命的功劳那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徐海东红军时期的资历非常老,也是军团长。
至于陈赓那更是威名远播,而且,陈赓从抗战开始,大部分时间都在一线战斗,陈谢兵团更是非常厉害。
不过,黄克诚却给人的感觉相对比较低调,甚至在革命时代也鲜有什么战功。
黄克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间上看并不晚。之后,他参加了北伐战争,1928年参加了湘南起义,并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后来,他辗转去了彭老总的部队,担任过军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职。
抗战开始后,黄克诚在344旅担任政委,旅长是赫赫有名的徐海东。1940年9月,为增援苏北反顽斗争,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5纵队南下与陈毅领导的新四军会师。皖南事变后,他又担任第三师的师长兼政委。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率部奔赴东北,在东北,他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
1948年4月任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治委员。
辽沈战役后,他离开军队。先是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后主政湖南。1952年11月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主持建立全军后勤工作的正规制度。
1954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
从经历来看。黄克诚资历很老,红军时期担任过军团的代理政治部主任。抗战开始后,他就是旅政委,后在新四军担任师长兼政委。不过黄克诚更加侧重政治工作,尽管打仗他也是一把好手。
从级别上看,黄克诚当时的级别可不低。可以说,黄克诚授予大将无异议。更加关键的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具有战略思想的建议,为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作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是取消了政委制度的,这也造成初期八路军从上到下就开始出现了许多乱象,国民党军队特有的军阀习气开始在部队中滋生蔓延。
平型关大捷之后,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到正在五台山休整的115师检查政治工作情况。这一去,却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于是,他向上级做了细致的汇报,建议立即恢复政委制度,并得到了批准。
抗战胜利后,黄克诚曾以个人名义给中央发报,建议尽量多派部队去东北,至少5万人,能去10万人为最好,并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东北总根据地,支援关内作战。
只不过,他侧重在政治,并非军事。尽管他也担任过军事主官,但毕竟时间太短。因此,从名气上与陈赓这样的威名远播的将军比起来略显逊色。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