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民国, 当社会底层农村女子, 命运比祥林嫂还要悲惨

东展谈历史2024-07-21 17:44:57  133

作为一名80后,小时候经常听父母经常抱怨50后生活多么悲惨。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反驳父母:“50后喊命苦,喊穷呀!你们比解放前的穷人生活得幸福多!”要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候,中国人口5.4亿,识字率百分之二十,文盲率百分之八十,中国人平均寿命35岁。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悲惨,民国的小资情调只存在富裕的上流社会家庭。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对于解放前中国农民的具体数量,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统计,不过一些历史资料可以提供信息。

如1946年,当时全国农户户数合计为6322.1万户,农民合计为3.32亿人。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一个大概的统计数据,实际农民数量可能会因统计范围、方法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农民5.4亿,3.32亿农民占据中国人口差不多百分之六十。

现在,就试想着穿越到民国,当社会底层普通农村的女子,也就是普通的村妇、村姑,命运是非常悲惨可怜,比鲁迅小说的祥林嫂还要悲惨。

中华民国赋税的沉重

中华民国时候,社会底层农民生活普遍都是比较悲惨。如前面讲述,解放前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经济乃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家赋税负担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当时,农民主要是要交田赋和附加税。

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民国从北洋军阀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以及到全面抗战之前,对农民征收的赋税是相当重的,尤其在农业发达的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北方地区等各个省份,对农民征收很重的附加税。

如在民国初年的江苏宜兴,田赋每两仅仅征银一元五角,后来赋税每两已征银五元有余。山东烟台的田赋,从民国十七年时每亩地丁合每两三元有零,增加到民国二十年的每两三十六元有余等。

民国赋税的繁重,这也使地主把繁重的赋税转移到租田地的佃农身上,加大对贫苦农民的剥削。繁重的赋税使农业经济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这也使得大量的农民破产,四处流浪,生活相当悲惨和不如意。

民国灾难的频繁

民国时候除了赋税繁重,更是水灾、旱灾等灾荒连年。民国的灾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1927-1929年,主要就是甘肃地震、鲁省蝗旱灾、长江下游洪灾等等。第二阶段就是1930-1932年,各种灾难不断发生。如1930年是全国性大水灾,1932年水灾的受灾面积非常广阔,有豫陕皖甘青鲁大旱、晋陕豫等省霜雹灾、吉黑晋豫皖赣冀湘陕鲁粤北满等大水灾、鲁皖豫飞虫灾等。

第三阶段,也就是在1933年-1937年,都是各种水灾、旱灾、蝗灾、冰雹等灾难频繁发生。如1934年全国水旱灾区域广泛,1935年长江、黄河流域发生大水灾,1936—1937年,先是大旱,继而蝗灾又起。

可以看到,中华民国由于战争频繁、赋税沉重和灾荒连连等各种原因,许多农民都是处在贫困的状态之中,衣不蔽体和食不果腹。当农民没有足够的土地,只能靠租地主的土地为生,受得地主高额地租的盘剥。

农民深受盘剥

之后,农民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借高利贷。然后农民拿粮食在市场出售时候,又受米商的剥削。当借款都还不起,就陷入债务危机困境之中。

除了农业生产危机之外,中华民国时候的社会底层农民还饱受战火的洗礼。民国时候战争频繁,北洋军阀政府时候的军阀混战、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时候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等。战火遍及全国,造成生灵涂炭,农民饱受战火的袭击,生命也可是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死亡。

再加上民国缺乏医疗保障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农村普遍都是教育落后、医疗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在遇到疾病、自然灾害时候,都是坐以待毙,也就是等死。

民国社会底层农村女子命运的悲惨

可以看到,在民国农民生活悲惨的状态中,普通农村女子,也就是村姑和村妇的命运也是非常悲惨。生活贫困的农民,通常是吃不上饭。为了换得米吃,吃得上饭,一些家庭不得不做出极端的选择。

如一些贫穷农民为了赚钱,就让妻子去从事铺肉生意“卖大坑”,也就是做娼妓,丈夫就抱着孩子在门外伺候,这是为了家里生活费不得不去做的。家里穷得没办法的农民,就把自己的女儿给卖掉,做地主家的丫鬟或者青楼院。

再加上民国时候军阀混战,战争频繁,农村男子经常被抓去当兵打仗,如我党在革命年代红军队伍、八路军队伍的士兵来源,就是农村的穷苦农民。男子去外面当兵,农村妇女经常照顾孩子,甚至一个人承担做农活,承担赚钱养全家老少的责任,命运也是非常悲惨。

民国农村女子——张翠水的人生

民国社会底层农村女子生活的辛苦,那民国出生在宝鸡上王乡南关村的张翠水,可以用亲身经历告诉你真实的民国普通农村女子命运的悲惨。

张翠水1917年生,五岁时候父亲患病卧病在床两年,为了治疗疾病卖掉了全部家产。之后,张翠水的父亲被诬告与土匪相勾结,被民团抓到宝鸡之后被打死。

之后,张翠水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母亲给人纺线,她给别人放牛。1929年陕西大饥荒,11岁的她被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之后,婆母嫌弃打骂和虐待她,她难以忍受只能选择夜里逃跑,最后辗转找到了亲生的母亲。

亲生母亲也不忍心看到自己女儿被打骂,于是只能出家当尼姑,为女儿张翠水谋在寺庙干活的差事。但寺庙薪水太低,张翠水又被叔叔逼去当童养媳。

张翠水是尝过当童养媳的辛苦,自然不愿意再一次被虐待。于是就女扮男装,剪了头发,改名为张得水,跑到距家 20 公里外的新街王家,女扮男装当了长工。

张翠水在地主家当长工三年的岁月中,隐匿女性身份,如同男性长工一样干活,经常挨打受骂。之后,张翠水受不了苦,于是又去千阳县城西关一家骡马店帮工三月。为继续隐藏身份,她又到河北乡白石村给一家地主拉长工。

当长工的日子不好过,经常被地主辱骂。在一天晚上,张翠水不堪忍受地主的辱骂,被地主用烟锅打得头破血流,没得到工钱。于是,她只能离开这地主家庭。

但好在她在地主家当长工的岁月中,女扮男装还是被别的长工看出。于是,她一个叫李银祥的长工朋友恋上了她,两人结婚。婚后,李银祥被国民党政府抓壮丁参军,张翠水只能在家操持家务活。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张翠水才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分到了土地,当上了县人民代表。她在旧社会经历的苦难,被媒体广泛报道,经历也被编入当时语文课本,拍成剧本,四处演出。

1972年,张翠水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她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民国时期的农村普通女子生活是非常悲惨。

民国娼妓的发达,底层女子命运的悲惨

民国时期暗娼群体的发达,也是农村女子命运悲惨的体现。当时除了正规妓院,还有大量的暗门子,即不正规的妓院。这些不正规的妓女女子,大多数是底层农民女子被卖过去的。这些妓女接待大多数是车夫或者苦力等社会底层人,一旦患上病,被妓院的窑主扫地出门,任其自生自灭,命运可谓非常悲惨。

祥林嫂,民国农村女子悲惨命运象征

文学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民国普通农村妇女命运的悲惨,可以从一些文学小说中可以看到。如鲁迅小说笔下的祥林嫂,最初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在丈夫死后,祥林嫂为了逃避被婆婆卖掉的命运,来到鲁镇做工。她干活十分卖力,“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可是好景不长,她被婆婆强行绑回去,卖给了贺老六。虽然祥林嫂起初反抗,但后来也和贺老六过上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还生了儿子阿毛。

可祥林嫂却又遭沉重的打击,老公贺老六病死,阿毛又被狼叼走。遭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再次回到鲁镇。她不断讲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希望获得同情和安慰。刚开始身边的人还关心,但久了也腻烦了,对她进行冷漠和嘲讽,这令她的处境变为雪上加霜,更令她觉得孤独、无助和绝望。最后,祥林嫂就在新年的祝福声中去世了。

可以看到,民国社会底层农村妇女就如同祥林嫂一样,不仅生活不如意,在封建礼教压迫下,命运更加悲惨。祥林嫂好在没被卖去当娼妓,真正民国农村女子被卖去当娼妓和童养媳,命运比祥林嫂还悲惨。

结语

因此,不要觉得民国就是电视剧《金粉世家》的风花雪月和纸醉金迷,那是上流社会的享受。真正的民国社会底层农村女子,命运是非常悲惨。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624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