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陈永贵作为山西省委书记,来到了重庆郊区的堡堂村进行考察。站在老鸦井的石头山下,他仰望着整齐划一的山间梯田,心中泛起阵阵感慨。这一切仿佛让他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大寨,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在堡堂大队书记王茂全的陪同下,陈永贵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连声称赞:“你们学大寨学到开花结果了。”
王茂全,堡堂村的一名共产党员,1933年生于这片土地。他的家族世代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历经旧社会封建势力的剥削,16岁时,他迎来了生活的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这个历史性的转变让王茂全深感党的恩情,于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而,尽管脱离了受剥削的命运,堡堂村的农民生活并未有显著改善。这片土地既荒芜,又受到老鸦井山的严重影响,成为了一座光秃秃的阻碍。
到了60年代中期,受到自然灾害的连年影响,堡堂村陷入了欠收的困境,村民们长期依赖国家的返销粮来维持温饱。为了改变这一局面,30岁的王茂全带领100多名村民,开始了艰苦的水利工程。他们挖水渠、修水库,两年多的时间里,解决了村里的灌溉用水问题。堡堂村的农民们第一次吃到了自己种出来的粮食,人人脸上洋溢着光彩。
这一次的胜利也使得王茂全当上了大队书记,人们对改造石头山寄予了更大的期望。王茂全为人正派,公正无私,在公社的日常管理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社员们在改造老鸦井的道路上齐心协力,充满干劲。
最初的几年里,堡堂村民们在山脚下垦荒,绕路引水浇灌,虽然产量有所保障,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从1969年开始,堡堂村在王茂全的领导下,尝试推广中央的大寨经验。在互助劳动的基础上,村中的青壮劳动力全部登上老鸦井,开始开山打石。
王茂全领导的堡堂人,在险峻的川蜀之地,上演了一场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奇迹。老鸦井,占地面积16.3亩,原本是个光秃秃的山头,但经过王茂全的努力,它为堡堂贡献出了40亩肥沃的耕地。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它让堡堂的粮食年产量从原来的500公斤,一跃升至12000公斤。堡堂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首次完成了粮食征收任务。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几乎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成绩。
王茂全的卓越表现引起了组织的高度重视,他的职务迅速攀升。他几乎没有经历什么铺垫,就升任为重庆市委书记,同时还兼任着重庆市副市长和革委会副主任等多个职务。在1977年的第十一届党代会上,王茂全更是登上了个人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当选中央委员。这样的职务升迁之快,让人不禁为之咋舌,似乎他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然而,随着时光流转,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心发生了转移。1984年,王茂全的职务降为江北县委书记。这样的逆转并没有让他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他依然专注于为基层人民办实事。他的职务降低,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能够为基层人民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2009年,王茂全病逝,享年76岁。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生产工作,为农民谋福祉,留下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人生。他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农村改革开发的某些方面,以及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个体政治发展的复杂性。这段历史,是一个普通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村民战胜困境的励志故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3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