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之孙李陵主动请缨:“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在和匈奴一番鏖战之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军吏或曰:‘将军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后求道径还归,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一半冰,期至遮虏鄣者相待。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这件事让一直以来有着强烈自尊心的汉武帝勃然大怒,“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初,上遣贰师大军出,财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司马迁因为给李陵求情导致自己差点被杀,但还是遭到了腐刑。或许是因为这个因素,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寄予了极大的同情,也让李广成为了后世名将的代名词之一。“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在当时,由于汉朝的国力尚且不足以和匈奴正面开战,而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又需要不断抢掠,所以在汉初,由于匈奴的入塞,汉军常常“备边”。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文帝这么一番话和后来汉武帝在卫青出征时“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这么两件事让人感觉李广可能如果在汉高帝时代或许真能封侯呢。实际上也未必。
刘邦统一天下后,一共分封了143个列侯,其中只有三个万户侯,分别是:曹参、萧何、张良。曹参的食邑最高,为10600户,萧何和张良都是10000户。“参功: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萧何与张良的功劳无法量化,他俩都不是具体的军功,萧何是治国之功,被刘邦定为开国第一功臣,排名第一。张良是谋略之功,刘邦本来赐给张良3万户食邑,但张良不要,只要了1万户食邑。
第四名:周勃,食邑8100。第五名:丁复,食邑7800。第六名:夏侯婴,食邑6900。第七名:靳歙,食邑5300。第八名有4个人,食邑都是5000户,有樊哙、灌婴、王陵、陈平。第九名:郦商,食邑4800。
周勃的军功有:“追至长城,定上谷十二县,右北平十六县,辽西、辽东二十九县,渔阳二十二县。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别破军二,下城三,定郡五,县七十九,得丞相、大将各一人。”靳歙的军功有:“凡斩首九十级,虏百三十二人;别破军十四,降城五十九,定郡、国各一,县二十三;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三十九人。”樊哙的军功有:“定燕地,凡县十八,乡邑五十一。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灌婴的军功有:“凡从得二千石二人,别破军十六,降城四十六,定国一,郡二,县五十二,得将军二人,柱国、相国各一人,二千石十人。”郦商的军功有:“凡别破军三,降定郡六,县七十三,得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千石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萧何
看看这些西汉开国功臣,除了特殊几个人(萧何、张良)之外,大多数人的军功就是斩首多少,攻破多少,击败敌人几次,俘虏多少,都有具体的数字,造不得假。
再来看看李广的军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元朔六年(前123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从李广的军功来看,几乎都没有具体的数字,没有斩敌数量,也没有俘虏数量,甚至连打胜仗的记载都没有。只有吴楚七国之乱那一次夺了敌人的军旗算是战功,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的将军印,因此朝廷没有封赏。
为什么李广的军功没有具体数字呢?是因为没法统计吗?当然不是,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具体的军功。
再来看一下卫青和霍去病的军功。霍去病的战功有:“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余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万五千一百户。其校吏有功为侯者凡六人,而后为将军二人。”卫青的军功有:“最大将军青,凡七出击匈奴,斩捕首虏五万余级。一与单于战,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万一千八百户。封三子为侯,侯千三百户。并之,万五千七百户。其校尉裨将以从大将军侯者九人。其裨将及校尉已为将者十四人。为裨将者曰李广,自有传。”
霍去病、卫青和李广是同时代的人,霍去病和卫青的军功记载得清清楚楚,斩敌数、俘虏数精确到个位数,为何李广的军功记不清楚,唯一的可能就是李广没有军功,没有办法记。
李广
李广的特点就是善于骑马射箭,作战勇猛,但他没有谋略,打仗总是迷路,一次被俘虏,一次迷路,一次与敌人拼得全军覆没。
以李广的水平,如果放在刘邦时期,应该跟樊哙相当,樊哙有过多次先登陷阵之功,是汉军将领中最勇猛的人,以樊哙的水平,只能封个5000户,以李广的水平,必定不能超过樊哙。所以汉文帝的那句话就是随口一说,即使李广生在刘邦时代,他也不可能封万户侯,汉朝的万户侯含金量很高的,必须要用军功来换取。
李广一生未能封侯就是军功不够,或者没有军功,并不是汉武帝针对他,汉武帝从来不吝啬爵位,前提是要有军功。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