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因年龄参差不齐、缺乏训练导致甲午战败, 战俘成为日本炫耀工具

史海撷英2024-07-16 00:15:00  65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惨重的历史:这场战争在造成巨大的人员与物质损失之时也打击国民的民族自信心。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日本则凭借此战开始跻身列强行列。甲午战争从日本于光绪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1894年7月25日)不宣而战挑起丰岛海战开始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4月17日以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完败而结束。在历时近一年的战争中清军共有19148人死亡、5308人负伤、1790人被俘;日本方面有6445人死亡、3530人负伤、被清军俘虏的仅有11人。

从这么高的战俘比可以看出当时清军的战斗力有多么糟糕。清军的战斗力为何如此糟糕暂且不说,先来看看被俘的1700多名清军士兵后来的结局如何。第一批清军战俘来自于甲午战争第一战——牙山湾口丰岛西南海域的丰岛海战:光绪二十年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1894年7月25日)上午7:45清朝军舰“济远”、“广乙”在李朝丰岛海面遭遇日本方面的吉野、浪速、秋津洲3艘防卫巡洋舰突然袭击。济远舰随即冒着敌舰的炮火向西转舵向南发炮回击吉野。

战斗过程中广乙号因受重伤导致无法发射鱼雷,于是在退出战斗后纵火自焚。济远号战至8:30时管带(舰长)方伯谦下令全速向西撤退。这时载有第二波增援李朝的清军并悬挂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迎面驶来。日本方面要求高升号的英国船长交出船上的清军士兵,但这时高升号已被誓死不降的清军士兵控制。日舰浪速号随即开炮击沉了高升号。高升号上的1116名清军官兵中245人获救,其余的871名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日军击沉高升号后又继续追击满载军械的操江号炮船。最终操江号在日舰秋津洲号的追逼下被迫投降:舰长王永发等72名清军海军官兵被俘。他们成为了甲午战争中第一批清军战俘。此战在大获全胜的日军无一人伤亡被俘。丰岛海战结束后日军把这72名清军战俘连同操江舰一起带回了日本。这些战俘到达日本港口的时候“日舰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也就是说日军把他们当作战利品来炫耀了。等到上岸以后这些战俘又被迫游街示众被围观的日本人指指点点。

日军在炫耀一番之后就把这批清军战俘囚禁在了佐世保海军监狱中。光绪二十年(1894年)9月15日清军与日军在平壤爆发会战:1.3万人的清军面对装备处于优势的1.6万日军血战了15个昼夜。正当前线激战正酣之际身为主帅的叶志超却弃城而逃狂奔五百里。清军将领左宝贵在友军溃逃、敌军压境的境况下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国。主帅临阵脱逃导致清军人心涣散再无战心。

最终清军被迫放弃平壤向中国境内撤退。清军在撤退路上又因遭到日军伏击而伤亡惨重。此战中清军阵亡约2000人、负伤约4000人、被俘683人。683名清军战俘中有25人因为患病得不到治疗而死,有47人因为企图逃跑被日军杀死,有3人则在临时关押期间死去,剩下的608人同样被运回了日本。一名被俘军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刚被俘时双手都被绑着,头发用绳子连在一起;吃的饭菜里面一半都是泥沙,口渴了也就是给脏兮兮的一点点水。

这些战俘在被送往日本的船上全都挤在一起。当时他们大小便都在屋里,因此屋里臭气熏天令人难以忍受。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自然容易生病,因此在前往日本的路上就有不少战俘已死亡。等到了战俘营之后日方给他们提供的食物是霉烂的萝卜。由于日方没给他们准备换洗的衣物,所以他们只能继续穿着已长期没换洗且破烂不堪的衣服。在平壤大会战之后的几场战役中日军又俘虏了几批清军战俘:比如辽东战场的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以及威海卫保卫战等等就有高达1110名清军将士被俘。

至此被俘并被运送到日本关押的清军人数达到了1790人。他们都没逃脱被日军游街示众的侮辱性待遇。由于战俘太多竟导致日本的监狱一时间不够用了,所以就把清军战俘分散到寺庙以及租来的场所关押起来。此后被俘的568名清军战俘则不再运到日本,而是就地在中国境内的辽宁海城关押起来。日本方面不仅让这些战俘游街示众以炫耀自己的武力,而且还打算榨干这些战俘身上最后一点利用价值。战俘身上有什么价值呢?日本方面又是如何利用这些价值的呢?

事实上日军从这些战俘上搜集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情报,从而为以后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做了准备。。光绪二十年(1894年)12月时任日军大本营野战为省长官的军医总监石黑忠悳撰写过一篇题为《日清兵体格比较》的文章。该文对14218名服役满一年的日本士兵与77名清军战俘的身体数据进行了一番比较。当时日本兵的平均年龄为21岁5个月,清军士兵的平均年龄为29岁10个月。日本兵的平均身高为164.83厘米,清军士兵的平均身高为166.65厘米。日本兵平均体重60.9公斤,清军士兵平均体重54.75公斤。

此外日本兵的呼吸差平均为7.03厘米,清军士兵的呼吸差平均为6.7厘米;日本兵的肺活量平均为3631毫升,清军士兵的肺活量平均为3029毫升;日本兵的手部握力平均为41公斤,清军士兵的手部握力平均为31公斤......在各项数据指标中清军除了在身高一项上占优势之外其余的都处于劣势。如果只看这样的平均数据会忽略其他一些情况。这77名清军战俘平均年龄近30岁看起来似乎正处于壮年。可他们的服役时间最长的有20年、最短的只有3个月;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55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

清军当时并没明确的服役与退役年龄。说白了清军尽管也装备了近代化的热武器,可在管理体制上仍是冷兵器时代的旧式军队。当时很多人为了吃一份粮饷或早早当兵、或老骥伏枥,因此导致军营里士兵年龄差距相当大。说起来清军的数量似乎很庞大,可其中老的老、少的少,所以实际上真正有战斗力的士兵不见得多。这样的军队用于对内镇压起义也许还行,可要靠这样的军队反击列强入侵无异于痴人说梦。石黑忠悳根据这样的调查得出结论:“世人动辄曰清国兵体格力量较我兵为优,予不之信”。

日军还仔细检查了清军战俘的伤口。根据日本军医提交的报告显示:“清兵患者的创口大抵在背后,自前面中弹者极少”。背后中弹说明是在逃跑过程中负伤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写道:“彼等伤兵中弹丸留于体内者甚多。此一事不得不惊。以村田枪之锐利弹着记录在五百米乃至六百米时虽坚骨亦无不贯通。若至一千米以上中骨滞留者较多”。这则是清兵逃走时双方距离渐行渐远所致。很明显清军的战斗意志比起日军存在明显的差别,但原因所在并不能简单用“勇气”二字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队缺乏勇气吗?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军队缺乏勇气吗?那么为何甲午战争时的中国军队就缺乏勇气呢?说到底清军就是一支用热兵器武装起来的旧式军队。指挥系统混乱、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在这样的军队中是常事。在当时的腐败体制下吃空饷是军队高层常见的贪污手段:有些部队空有名额,却并没士兵。一到战时就以强拉壮丁的形式临时招募。甲午战争中的旅顺保卫战14700余名参战清军士兵中竟有11000余人是临时招募来的新兵。

昨天还是一个在家老实耕地的农民接受了一两个月的仓促训练就发给一杆枪。不妨设想这些为了糊口而扛枪的老百姓面对枪林弹雨又怎么会不逃跑呢?日军不仅在这些清军战俘身上搜集到了自己想要的情报,还试图利用这些清军战俘作为自己外交宣传的工具。甲午战争时日本只能侵略中国、李朝这些邻国,但在西方列强面前仍是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当时的日本尚未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那时西方人看日本都是以一种歧视的心态将其视为一个野蛮的未开化国家。

日本明治维新的三大口号就是“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所谓“殖产兴业”就是要发展近代化的产业体系;所谓“富国强兵”就是要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所谓“文明开化”则是要力争使西方列强在文化心理上认同日本。日本为了在国际上塑造自己作为文明开化国家的形象申请加入了国际红十字会。当然有人会说日本后来在二战期间也没拿《国际红十字会章程》、《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条约当回事啊。事实上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也同样没拿这些真心当回事。

尽管日本打心底里并不拿《国际红十字会章程》当回事,可为了塑造自己文明开化的形象还是有必要做一下面子工程的。日本方面特意邀请西方记者去战俘营采访,因此就留下了这样的画面:日本方面当着西方记者的面给清军战俘提供了各种良好的待遇。其实这不过是日本人为了自己的形象宣传而刻意表现而已。在西方记者的镜头下中国战俘是受到优待的,可在西方记者的镜头之外大批中国战俘被强制从事苦力劳动。在传染病横行的工作环境中许多经不住折磨的战俘痛苦地死去了。

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双方就开始交换战俘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8月18日,976名由日本遣返的清军战俘抵达天津。8月26日关押在辽宁海城的568名清军战俘被日军释放,与此同时被中国俘虏的11名日军士兵也交还给了日方。被押往日本的1790名清军战俘回来的只有976人,剩下的814人都因为种种原因死在日本了。同治十年(1871年)日本陆军省为安葬因公牺牲的官兵开辟了青田山墓地。那些甲午战争后死在日本的中国军人也被葬在了这里。

他们的墓碑是用混凝土筑成的日本陆军方尖型样式。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些死在异乡的中国军人早已被他们的政府遗忘。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力抵御外敌入侵,而普通百姓和军人也就成了这个无能政府的牺牲品。清政府可能压根就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被日军俘虏,也可能明明知道却不敢得罪日本,所以在交接了976名尚在世的战俘后也就不再过问其他战俘的事了。这些死在异乡的中国军人墓碑全都面对祖国的方向。想必当年他们一定很想回家,可他们最终到底还是没能回家。

百年前当他们的名字被刻上石碑时日本人还在名字之前刻下了视为侮辱的“捕俘”二字。这两个耻辱的汉字一直存在了50年,直到日本二战失败后才在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强烈要求下抹去了这两个有侮辱意义的字眼。那些经过九死一生返回祖国的战俘们也并没得到应有的待遇,而是被清政府各种处罚:军官一律被革职遣返,士兵则就地解散。不仅没给任何遣散费,还有的军官则被追究了责任。朝廷的腐败无能最终由这些普通军人买了单。反观那11名日军战俘回国后则是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786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