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胸前的“兵、丁、卒、勇”有何区别? 一字之差, 却是三六九等

何止是电影啊2024-07-10 16:57:06  54

兵、丁、卒、勇,这四个字虽然读音不同、含义不同,但是却经常组合在一起出现,比如“兵丁”“兵勇”“兵卒”。在一些与清朝有关的影视资料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身着制式服装、胸前后背写着“兵”或“勇”的人。

其实,这些人都可以算作是清朝的底层“士兵”,但是不同的字却代表着不同职能,同样也有着相差甚远的待遇。

兵,可以说是最能够说明身份的一个字。在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兵就是一个拿着斧头准备下劈的人,也就是专门负责“武力输出”的人,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字也成为了“兵器”这种武力输出的代表,并且还逐渐成为了有“用兵”含义的动词。

在军队的建制中,兵之最底层的战斗员,在兵的上面,是要有一点权利就可以成为长、成为官,然后才是将军、元帅。也就是说,兵是在军队中地位最低的人。

不过,到了清朝之后,胸前有“兵”字的人,地位就稍微有所改变。

因为在建立清朝之前,女真人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通过不断地整合各族资源,形成了以女真人为主的满族八旗、蒙古族八旗、以及汉族八旗的“八旗制度”,经过在战争中的不断锤炼,这些八旗子弟逐渐成为了清政府“以武立国”的根本。

清政府推翻明政府之后,这些曾经在战争岁月中立下功劳的八旗子弟们“理所应当”地开始接受国家的福利政策,不仅有准时发放的禄米,而且后代还能够继承长辈的军功和荫衔。所以这些八旗子弟即便只是一个兵,也是吃着国家的“铁杆庄稼”,待遇要比普通人要不知道强多少。

简单说,清朝的兵就是国家的“正规军”,有军队的编制、由国家负责薪酬,当然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国家的安全。如果用现在的职务来理解,可以理解为“职业军人”。

丁,原本和部队、行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甲骨文中经常会以“口”的变形姿态出现。古时候很少有游手好闲的人,基本上都要有一定生存技能和能力,所以有一定生存能力的“丁”也常被用来代指“人口”,人丁兴旺、摊丁入亩等词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延伸词。

在《说文义证》中曾经解释为是“钉”字的本义,也就是“身体健壮的人”,通常是指已经成年、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男子,例如园丁就是专门伺候花草的人。

到了清朝时,“丁”同样继续做着有一定专业性的工作,只不过并不是兵那种武力输出工作,而是以部队的后勤保障人员身份出现,比如喂马、运粮、传递消息、维修车辆等等工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所以和兵形影不离,于是就有了“兵丁”之说。

丁虽然并不是像八旗兵那样成为国家的正式编制,但却是各个部队不可缺少的成员,所以是由部队单独出资金负责解决薪酬,相当于现在地方财政专项拨款。

总体来说,在清朝能当上“丁”,虽然不能够大富大贵,但是也能够混个温饱。

卒,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衣服的“衣”字上多了两个交叉的“叉”,这个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这是已经缝好的衣服,也就是“完了”,“终结”了;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画的“叉”是公职人员的一种标识。

所以,卒经常用来表示普通百姓或者低等级官员去世,或者有一定职能的“地方性政府公职人员”,比如“狱卒”。

不过,在秦汉时期曾经有一段时间“卒”也是兵。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法规定17岁到60岁的成年健壮男子都要服两年兵役,不仅要到京城以及附近卫戍地区当一年“正卒”,而且还要到边境地区守一年边境,是为“戍卒”。这一段时间的“卒”可以理解为“义务兵”。

到了宋代以后,卒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中经常和犯罪贩子打交道的“排头兵”,清朝时更是直接脱离了军队的编制,成为了地方政府编制下的地方性治安部门,吃喝用度也是靠地方上的老爷们从“私库”拨付。

所以从体制上看,那些胸口有“卒”字的人可以看作是地方的“辅警”,或者法警、狱警,而并非军队。

勇,这个字其实是从“甬”字发展出来的延伸字,主要是突出了“人甬”下面的“力量”,有了力量就无所畏惧、行为上果断坚毅被称为“勇敢”,浑身健硕充满力量则被称为“勇武”。

然而到了清朝中后期,这个“勇”就有些“变了味道”。因为八旗子弟已经习惯了吃“铁杆庄稼”,基本上大部分已经丧失了作为一名合格士兵的基本素质,再加上朝廷无能、官员贪腐,所以在面对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的反抗势力时作用甚微。这时候地方性民间武装“乡勇”,就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乡勇”就是由个人组织的地方性、临时性的武装力量,这些人并没有国家甚至地方衙门的财政扶持,基本上就靠牵头人的个人财产支撑,所以这些拎着脑袋玩命的乡勇,干的是给那些兵卒“擦屁股”的活,却拿着与兵卒有着天壤之别的饷银。

需要用人打仗的时候,这些平时扛着锄头镰刀的百姓就会穿上“勇”字服装,经过简单的操练之后便被拉上战场,等那些“兵老爷”逃过去之后冲上去替他们挡住后面潮水一样的追兵。

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投名状》中,那些跟随他参军入伍的乡亲们,其实本质上就是“乡勇”,即使知道自己的前方将会是千军万马,为了给自己“正名”,为了搏一个前程,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曾国藩、李鸿章所组建的湘军、淮军,就是在面对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等反抗力量时成立的乡勇队伍,虽然挽救了几近倾覆的清廷,但是当风险过去之后,曾国藩、李鸿章等带头人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但这些乡勇却只能带着一身的伤病被裁撤回家,重新成为了“乡民”。

可以说,乡勇是清朝武装体系中“最低级”“最不正规”,“最不受重视”的武装力量,同样也是作战最勇猛的力量,却也是最可悲的一群人。不仅为他们的命运可悲,更为他们所出生的那个不公平的社会可悲。

参考资料

《绿营兵研究述评》学术探索2010年01期

《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汤浩

《漫谈历史上的兵役制度》中国军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780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