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鸿在多次采访中表示,自己最佩服的人是马斯克,现在又一名马斯克的学生遇到了麻烦。
截至2023年9月,在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中,三星是柔性OLED屏幕的领头羊,市占率高达41.2%,京东方市占率达到了25.5%,天马、华星光电和维信达等国内厂商也有一定市占率。
柔宇去哪儿了?在柔性屏幕领域,柔宇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建立了全球首条全柔性显示屏大规模量产线,发布和量产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FlexPai柔派,发布业内首个Micro-LED弹力柔性屏技术……。历时十二年,从行业头部到从榜单上消失,柔宇经历了什么?
刘自鸿创立的柔宇科技有着“梦幻般的开局”,短时间技术落地,被投资者追着撒钱……,只是最终却落得一个“地狱般的结局”,现在竟然面临破产清算的命运。这让人唏嘘。
柔宇为什么失败了?十二年前,刚刚在斯坦福拿了博士的刘自鸿何等意气风发。那一年,他拿着筹来的400万人民币,与两位清华兼斯坦福校友余晓军和魏鹏,在深圳成立了柔宇科技。那时候他们的梦想,是“用一张屏幕,掰弯整个世界”。
对于柔宇的失败,有人认为因为科学与商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看看三星、京东方、深天马,鸿沟早被填平了;有人认为柔性屏幕这件事,资金密集、资源密集,不是巨头搞不成,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但创业12年,柔宇累积融资超过86亿元,曾经被外界评估为500亿元独角兽,柔宇与巨头之间有距离,但并非遥不可及。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2至2020年的8年间,柔宇科技迅速完成从A至F轮共13轮融资。其中包括IDG资本、深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分析柔宇的命运可以从一个小故事开始。2019年1月,小米的副董事长林斌发了工程机的视频,表示已经攻克了柔性折叠屏以及各种高难度的技术,做出来了他们的第一台折叠屏,也是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刘自鸿不高兴了,在朋友圈写下了一句话内涵小米搞抄袭:When they go low, we go har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刘自鸿被称为“天才科学家”,科学家要的是名,“全球第一台双折叠手机”非他莫属。刘自鸿从来没有将自己当成一个创业者,商人图的是利,公开与小米这样的潜在大客户吵架,更是断了自己的后路。柔宇更大的问题是,没有清楚的产业定位,既要做屏幕,又要做手机。放眼全球,这一模式唯有三星成功了。三星的成功有韩国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柔宇没有。
刘自鸿与偶像马斯克不乏相似之处,有一点完全不同,他没有马斯克的纯粹。世界上很少有名利双收的事,刘自鸿有科学家的高傲,柔宇有鱼与熊掌兼得的贪婪,两者的矛盾与冲突不言自明。柔宇从舞台中央到边缘的十二年,也是一个创业者在矛盾与冲突中挣扎的十二年。
1
从天才到老赖,柔宇被称为“深圳四大骗”
2024年折叠屏市场爆发,作为国内柔性屏的开山鼻祖,柔宇科技却举步维艰。
618数据显示,荣耀折叠屏家族销量同比大涨179%,发布不久的荣耀小折叠magicvflip夺得品类销量冠军,创下了品牌记录。三星、小米、OV等品牌也将折叠屏视为必争之地,柔性屏成了全行业的希望。
北京时间6月26日14点13分,柔性屏(折叠屏)板块指数报904.014点,涨幅达4%,成交68.78亿元,换手率1.06%。
作为国内柔性屏的开山鼻祖,柔宇科技却没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2024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近期,据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称,法院已于2024年5月15日正式受理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作为其管理人。
早在2021年10月柔宇科技就被曝出拖欠薪资的消息,内部人士表示,当时公司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纠纷,资金链出现问题,后续会有补偿方案。
2022年3月,柔宇科技再次传出欠薪、裁员的消息,之前承诺的补偿方案也迟迟未能落地,两年后甚至有员工发起罢工维权的行动。
2023年开始,柔宇科技的欠薪、停产等消息甚嚣尘上。尽管柔宇科技始终坚称自己没有进入破产清算程序。随着公布的消息越来越多,柔宇破产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柔宇科技与华大基因、光启科学、优必选被并称为“深圳四大骗”。在2022年的8月至9月,柔宇科技一个月之内被法院强制执行五次。截至2022年9月,柔宇科技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1亿元人民币。2023年2月,柔宇科技被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公司及公司法人代表兼CEO刘自鸿高消费,刘自鸿成了“老赖”。
这家估值一度超五百亿,甚至改变了屏幕行业格局的独角兽企业,走到了崩溃边缘。
柔性屏曾是柔宇科技在市场站稳脚跟的王牌产品,十年前一度被央视新闻报道,也让薄如纸张的柔软屏幕一夜成名。在发展的道路上,柔宇科技几乎是被投资方追着撒钱,作为中国柔性屏的鼻祖企业,投资方在柔宇身上能看到颠覆行业的希望,IDG、中信资本、深创投等二十余家明星投资企业都对柔宇进行了投资。
2019年F轮落地后,柔宇科技估值超60亿美元,次年,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登上了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彼时的排名高过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但就在几年后,柔宇科技开始被传出欠薪、股权冻结、强制执行等丑闻,最终走向破产清算,创始人刘自鸿也被限高,天眼查显示,柔宇科技存在3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2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被刘自鸿超越的任正非,曾给过拯救柔宇的机会。
2024年6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在微信朋友圈发文透露,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是柔宇科技拒绝了华为的投资。
6月10日,华为发表声明称,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出现有关“华为提出投资柔宇科技”的言论,此属误传。实际情况是,华为未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投资要求。
2
生于80年代:一路开挂的独角兽
刘自鸿的成长之路和创业之路都堪称“开挂”,有着爽文男主般的人生开局。
1983年刘自鸿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抚州可谓人杰地灵,曾经出现过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巩、词坛巨擘晏殊、晏几道,人称“百世大儒”的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等历史文化名人。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行业,抚州也不缺话题人物,出了刘自鸿外,还有趣分期创始人罗敏、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等。他们的企业表现有好有坏,但有一个共同点,搞事情的能力绝对一流。
从上学时的成绩看,刘自鸿在同辈人中属于独一档的存在。趣分期罗敏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毕业于一所当地的师范学校,刘自鸿曾经获得全国数理化奥赛物理一等奖、化学一等奖,17岁参加高考,是抚州理科高考状元,上了清华。21岁时,刘自鸿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23岁获得硕士学位,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上学的时候,刘自鸿喜欢躺在草地上,思考科技未来。灵光乍现,他想,屏幕是不是可以做得像纸张那样轻薄?甚至可以折叠?
2012年,刘自鸿创办柔宇科技,并且没有让脑海中的概念酝酿太久,仅仅两年后就成功落地。
在他的演示视频中,仅仅晃动手掌,就可以让仅有五分之一头发厚度的柔性屏幕晃动起来,甚至比纸张丝滑得多。这得益于一种名为ULT-NSSP(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的制造工艺,也是柔宇的核心技术。
在当时,柔宇科技的ULT-NSSP技术丝毫不亚于三星、京东方等行业大佬,甚至在材料等方面犹有胜之。柔宇科技一度被央视新闻报道,加之柔宇科技的研发能力,以及刘自鸿的天才光环,柔宇科技在创始初期就顶上了明星企业的光环。
一度有产业资本出资三亿美金对其进行收购邀约,柔宇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在2012至2021年间,共获得9轮股权融资9轮股权融资,总计61.97亿元和一轮36.53亿元的债权融资,估值一度高达522亿元。
彼时的柔宇有技术,有资金,未来一片光明。但却因为在技术和量产之间的挣扎,走歪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柔宇科技所处的面板行业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投资一条生产线动辄百亿元起步,柔宇科技的技术不断迭代,对生产线的要求更加严格,融来的资金并不是那么充足。
据柔宇科技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柔宇公司营收分别为6472.67万元、1.09亿元、2.27亿元,1.16亿,但研发投入的占比却高达247.87%、447.88%、258.25%、502.01%。
盈利很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柔宇科技还要自建产线,也属迫不得已。刘自鸿曾经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公司一开始并不打算自建生产线,但与其谈合作的许多公司,都表示需要将技术和工艺拿到自家产线上,成功测试并且跑通之后,才可以签合同。
为了保障公司的专利,柔宇不得不去选择重资产模式。
或许是为了真正证明自身,柔宇科技选择了下场制造产品,在2019年的春晚上,柔宇展示了由960块屏幕组合而成的30件舞蹈服装,他们还将屏幕放在了LV的包上,泸州老窖的酒瓶上。
为了推动自家技术以及柔性屏的发展,柔宇科技也推出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这款手机8999元起步,512G存储版本高达12999元。
然而结果并不理想,柔派手机上市11个月后,天猫旗舰店销量仅200余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路径,这也体现了,柔宇在实验室和市场当中的挣扎。
3
从科技到商业,理想主义者无法跨越的“鸿沟”
刘自鸿的前半生顺风顺水,理想化、完美主义,他将这些风格带到了公司管理及战略制定中。
在柔宇自建产线和下场做终端均有所体现,也是刘自鸿对技术商业化判断的失误。柔性屏有两种技术路线,其中一种是京东方、TCL科技等企业主导的多晶硅(LTPS)技术路线,也就是固定曲面屏,这一技术已经深耕了20余年,拥有成熟的工艺和产能。
另一种则是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也就是全柔性屏,在理论上全柔性屏要比多晶硅优秀的多,但生产成本更高,产品良性率也没有很好的保证。在这方面,柔宇表示其自研技术可以保障良率,但始终没能被市场验证。
柔宇陷入了自证麻烦,甚至选择的重资产模式也没能证明自己,还让自己陷入造血困难的境地。尽管柔宇科技有着无数的技术专利,但这些专利真正商业落地的并不多。
此外,在公司管理上,刘自鸿的权力过于集中。资料显示,在柔宇的股权结构中,刘自鸿持股38.6%为实际控制人,最大外部机构中信资本持股6%,WEI PENG(美国)持股4.9%,柔宇科技CTO余晓军持股4.4%,其他创始团队、机构持股0.07%至4.6%。
曾任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的刘姝威曾多次表示,希望刘自鸿能够退出柔宇管理层,专注技术研究,但被刘自鸿拒绝。前柔宇员工爆料,公司的事无论大小,都需要刘自鸿亲自审批,权力高度集中,除了刘自鸿外,其他人的权限极小。
2022年4月13日,刘姝威发长文,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帮助柔宇科技引进战略投资者。她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柔宇的科技成果,将柔宇和韩国三星进行对比,认为“拯救柔宇,保持我国在柔性技术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彼时的舆论已经不再买账,舆论普遍认为柔宇是打着“技术幌子骗钱的独角兽”。
液晶面板本就是一个极其依赖资金的行业,三星崛起的前提,是用了长达12年的亏损换来的,京东方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其业绩也时常大起大落。相关企业在日韩有国家资本和完整产业链的支持,在国内,京东方的崛起离不开政府支持,为了支持京东方发展,合肥市曾承诺拿出一年百分之八十的财政收入来投资京东方。
相比起来,柔宇科技的百亿融资确实算不得什么。技术是技术,商业是商业,那些美好愿景要建立在成功落地、成功赚钱的基础上,柔性技术唯一能落地的场景就是手机,但在柔性OLED方面,三星依然是王者的存在。
归根结底,刘自鸿还是太执着于技术,实验室出身的科学家,在创业上本就存在管理和落地的短板。在刘自鸿为数不多的采访当中,他多次表示自己最佩服的人是马斯克,他表示“创新创业,就是要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
有足够能力支撑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的科技疯子,全世界除了马斯克,还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