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8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问中国。
为配合此次访问,中国多地举办了“南斯拉夫电影周”,并展映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影片。
影片再次上映,又一次吸引了无数观众,尤其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更成为了观众难以忘怀的英雄人物。
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来说,一提起南斯拉夫,总能想起“瓦尔特”,那个荧幕中充满智慧、沉着冷静的英雄。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他,就是瓦尔特!”
电影的诸多台词被奉为经典,连带着饰演“瓦尔特”的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也成为了中国人最喜欢的外国演员之一。
一、“瓦尔特”精神
提及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许多人一时还想不起来是谁,但一提到“瓦尔特”,脑海中就有了画面。
之所以如此,源于日沃伊诺维奇刻画的“瓦尔特”形象太过经典。事实上,“瓦尔特”不止是荧幕英雄,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
瓦尔特,1919年出生于塞尔维亚,早年在萨拉热窝银行工作,期间加入共产组织,在二战期间从事反对德国占领军的抵抗活动,最终牺牲于萨拉热窝解放那一天,从此“瓦尔特”这个名字也成为了萨拉热窝坚强、不屈的象征。
依据瓦尔特的形象,在经过艺术加工,从而有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同样,电影的背景取自于二战德国侵占萨拉热窝时期,主线依旧是抗击德国占领军,不同的是,影片中的“瓦尔特”不单单代表一个人,更代表了萨拉热窝这座城市,正如影片结尾所说:
“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
瓦尔特,是个人,亦是一种精神象征。
当这部有着浓重民族色彩性质的电影在中国上映后,给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人带来的震撼是极大地。
主旋律电影、电视剧,往往对英雄人物高歌赞扬,而“瓦尔特”并没有,在民族解放战争面前,他沉默、不苟言笑,只有穿行为枪林弹雨的实际行动。
另类的表现形式,依旧让人感受到那份坚毅、决然,不同的艺术展现形式,取得的效果一样,这让中国人意识到不管任何民族,面对不平等压迫时,都会坚决反抗,因此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也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虽然历史上的瓦尔特逝去了,饰演他的日沃伊诺维奇还活着。英雄不在,精神永存!凭借此片,日沃伊诺维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金舞台奖,同时在中国有了一定知名度。
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瓦尔特”出了名,日沃伊诺维奇受到了中国多个单位邀请。1979年,他参加了上海一个电影节。
消息传出,国人都想看一看“瓦尔特”的样子。
活动当天,日沃伊诺维奇乘坐的车队经过南京路,发现此地早已围满了人。这个场面,让日沃伊诺维奇十分意外。
事实上,早在1973年,《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就已经在中国上映,当时他作为主演也受邀参加了在中国的首映活动。与今日相比,当时观影人数、观众热情是远不及现在。后来影片多次上映,他能感受到影片在中国很受欢迎。
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看着车外翘首以盼的中国人,车上的工作人员一再劝日沃伊诺维奇不要下车。可人们的热情,还是让他不自觉走到人群中间。
从日沃伊诺维奇到站到人群中间,人们自觉让出一条路,静静的看着。当荧幕中的人物,真正站在面前,那刻多数人是“宕机”的。
一秒钟,两秒钟,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静止了一般。几秒钟过后,人群中爆发出撼天动地的欢呼声。
“瓦尔特!”
“瓦尔特!”
几乎没人知道日沃伊诺维奇的全名,可这并不妨碍群众高呼。
或许会有人觉得悲哀,人们高呼的是“瓦尔特”,而非“日沃伊诺维奇”。于日沃伊诺维奇而言,他的名字叫“日沃伊诺维奇”,而非“瓦尔特”。
可对一个演员来说,真正在意的永远是角色,而非自己。演员赋予了角色生命,角色赋予了演员荣誉。
“一个好角色能成就演员,也能丰富演员的精神世界。”
一定意义上来说,有了角色,才有了演员,两者相辅相成,从而造就了一个个经典。至于许多明星所说的那句“我就是我,每个角色都是我”,倒有些背离实际。
正是如此,当人们高呼“瓦尔特”时,日沃伊诺维奇是感动、激动,以及满满的自豪。
他知道,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沃伊诺维奇的人生其实并不具备辉煌的先天条件。
出生贫困,小时候放过羊,直到一次偶然接触到电影,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可他头上并没有“天才”的光环,甚至颇为坎坷。
从学表演开始,日沃伊诺维奇换了好几所艺术学校,无一例外都不满意,以至于他在长达十年时间里都没有拿到毕业证。
不是他不适合干表演这行,相反他对表演有着异于常人的执着、坚持。从1956年参演以来,日沃伊诺维奇参演了两百多部电影,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桥》中的“老虎”等等。
从他参演的影片来看,几乎清一色的主旋律电影。一部部影片,让世界了解到东欧战场的南斯拉夫人曾用鲜血、生命争取自由、独立、尊严,这个过程是悲壮、崎岖的。影片热播的同时,南斯拉夫赢得了认可。
不可否认,日沃伊诺维奇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他凭着精湛的演技,赢得了无数人认可、尊重。对外界的认可,他表示感谢。
在相对官方的感谢、感激背后,他对中国还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
除1973、1979年两次到中国,日沃伊诺维奇前前后后曾来过中国十余次。每次到中国,他总感觉到了另一个家。
这里的人很热情、友好,让其有一种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因为中国人表现出的热情、友好,更多还是两者的国家有着相似的命运。命运共同,让他感触颇深,因为他除了演员这个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塞尔维亚的人民。
一定程度上来说,日沃伊诺维奇并不是单纯的演员,他的人生除了演戏之外,还包括“政治”。对于演员日沃伊诺维奇来说,他关心的是演好戏;可对于“政客”日沃伊诺维奇来说,他关心的是这个国家。
和中国一样,塞尔维亚(日沃伊诺维奇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也曾有过至暗时刻,最终在南斯拉夫人民的反抗下,赢得了独立、自由。
中国人之所以对“瓦尔特”这个角色格外欢迎,就源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如此,日沃伊诺维奇亦是如此。
“我有足够理由去爱中国。”
面对采访时,他曾表达过对中国的热爱,中国已经成了其“第二故乡”。他在弥留之际,也曾满怀遗憾地表示:
“如果不是岁数太大,我都想加入中国国籍。”
惋惜的是,中国法律规定不能拥有双重国籍。日沃伊诺维奇想要加入中国国籍,也不可能舍弃塞尔维亚国籍,最后只能抱憾。
三、人们喜欢的是演员巴塔,而不是总统巴塔
前面提到,日沃伊诺维奇并不是纯粹的演员,但他绝对是最出色的演员之一。在其55年演艺生涯中,共出演了300多部电影、电视剧,塑造的一个个经典角色,让他称得上是塞尔维亚电影史上的传奇人物。
演戏,占据了他的大半生;从政,则塑造了一个更全面的日沃伊诺维奇。
1990年,日沃伊诺维奇第一批加入了塞尔维亚社会党,从此他又多了一个身份——塞尔维亚议会议员,从此活跃在南斯拉夫政治舞台上。
从演员走上从政道路,并未损坏他的形象,反倒凭着幽默、风趣的讲话风格,让其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
在塞尔维亚,日沃伊诺维奇出了名的幽默,素有“段子手”之称。不管什么场合,他总能说出一些让人忍俊不禁,又颇具深思的话。
比如他和前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一段对话,便是如此。
铁托访问中国时,中国特地举办了“南斯拉夫电影周”,他对其中放映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也十分喜欢,当然也很欣赏日沃伊诺维奇本人,为此两人私下关系还不错,一次闲聊,两人谈起了铁托住的房子。
日沃伊诺维奇夸房子漂亮、大气,铁托称是国家的,这位幽默的演员,不由打趣:
“那我夏天能带着妻子来这里度假。”
言语幽默,话中有话,让现场人无不露出笑容。2002年,他被推举参加塞尔维亚总统竞选,最终以失败告终。此次失败,算是日沃伊诺维奇人生中少有的失败,可他对此并不在意,反倒用幽默的话化解了尴尬。
“‘由中国观众投票’,才有机会当选。”
“人们喜欢演员巴塔,而不是总统巴塔。”
不得不说,日沃伊诺维奇真是名副其实的段子手。一场本该严肃的总统选举,他三言两语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随着落选总统,他的政治生涯算是告一段落。2003年退出政坛的日沃伊诺维奇,重心放在了家庭上。
说起来,事业圆满的他,家庭也十分幸福圆满。和妻子结婚这些年,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是律师、女儿是语言学家。
后来儿子、女儿相继成家,家里又添了几个成员。
虽然他更多的时间是享受天伦之乐,也退出了政坛,演戏工作依然没有停止。事实上,他还计划着和中央电视台拍摄一部电视剧,并在其中出演。可自从2005年起,日沃伊诺维奇就淡出了公众视野,原因有二。
1、英雄迟暮
出生于1933年的日沃伊诺维奇,到2005年已经72岁高龄,从这一年起,他的身体每况愈下,2006年就因心脏病做过两次心脏手术,命虽然保住了,身体却大不如前,尤其是右脚还生坏疽。
从这一年起,他就多以养病为主。
老人多病,这是自然规律,2012年,他又一次住进了医院。相较于2006年那次住院,这次更凶险。
即便如此,日沃伊诺维奇依旧坚持出镜,《冰》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部影片。这部影片之后,他的身体再也不允许其参演任何影片。
2、人们记住了“瓦尔特”
缺少曝光的同时,更多人其实是忘记了日沃伊诺维奇,记住了“瓦尔特”。后来日沃伊诺维奇到中国,再也没有曾经那么多中国人欢迎他,高呼“瓦尔特”。相反,与他年轻时十分相像的儿子,反倒被人簇拥着,喊着“瓦尔特”。
瓦尔特,这个角色早已深入人心,人们记住的是年轻的日沃伊诺维奇饰演的“瓦尔特”,因此才会有如此多观众热情迎接,才有中国厂商用“瓦尔特”作为商标。
许是如此,人们反倒忽略了瓦尔塔的扮演者日沃伊诺维奇。就连一些采访,称呼日沃伊诺维奇也会叫“瓦尔特”。至于他的真实名字,并没有几个人记得住。
这重要吗?答案是不重要。不管中国观众记住的是日沃伊诺维奇,还是“瓦尔特”,都代表了曾经的辉煌。
2012年,日沃伊诺维奇逝世。
消息传来,塞尔维亚无数人表示哀悼,对这位银幕“传奇”致以最高的敬意。他的离世,让人惋惜,亦让更多人久久不能忘怀。
“他,就是瓦尔特!”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旧响彻世界,那是不屈的呐喊、是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