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解放军以六十万对敌八十万,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过六十六天歼灭蒋军一个“剿总”前进指挥部、五个兵团部(第二兵团)、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五千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指挥部主任杜聿明、副参谋长文强被俘;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被击毙、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戕、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被俘、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化装脱逃、第十六兵团司令孙元良仅以身免。
淮海一战,老蒋元气大伤,只好在白崇禧通电胁迫中宣告下野,被烂摊子交给“代总统”李宗仁收拾,李宗仁在回忆录中痛批老蒋“嫉贤妒能、宁饶敌人、不饶朋友”,这才导致了兵败将亡:“此事说出去,一般人是不会相信的,但是追随蒋先生有年的人一定会拍案叫绝,认为这是一针见血之谈。”
李宗仁说的那个老蒋不饶的“朋友”,当然就是白崇禧,因为《李宗仁回忆录》中有很多文字,他说行,笔者复述就不好了,他对淮海蒋军败将的评价是比较公允还是有失偏颇,以及他的揭秘是否准确,还得有劳读者诸君慧眼明辨。
李宗仁认为蒋军之所以在淮海完败,完全是老蒋用人唯亲而不用白崇禧:老蒋在1948年初筹划“徐蚌会战(蒋方对淮海战役的称呼)”的时候,任命白崇禧兼任华中“剿总”司令长官,李宗仁建议将黄淮平原划成一个战区,全部交由白崇禧指挥,但是老蒋偏要割裂出“华中”、“华东”两个总指挥部。
李宗仁一向是瞧不起刘峙的,对杜聿明和邱清泉也没啥好印象:“杜、邱二人皆是‘天子门生’,志大言夸,骄纵不堪。东北、华北一连串的失败并未动摇他们无知的骄傲和可怕的自信。他们仍然认为敌军不堪一击。眼见敌军六十余万自四方向徐州合围,杜、邱二人却守株待兔,希望敌军在徐州四郊平原猛烈围攻,好让中央的机械化部队充分发挥效能。”
当时蒋军内部矛盾重重,台上掣肘台下踢脚,甚至已经到了撕破脸的程度,时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的郭汝瑰,和时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代参谋长的文强在《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军统帅部的内部矛盾》、《徐州“剿总”指挥部的混乱》也能印证李宗仁的说法。
据郭汝瑰回忆,早在一九四八年六月,老蒋撤销“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的时候,有人就提出让白崇禧来中原全部蒋军,但是老蒋和陈诚、顾祝同都不放心,就设立了一个徐州“剿总”,任命刘峙为总司令,就是要分割白崇禧的兵权,于是就有了那个笑话:“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会守不住。”
时任“国防部”第三厅中将厅长的郭汝瑰把这个笑话讲给顾祝同,顾祝同解释:“徐州‘剿总’的人选,我们考虑过两个人,刘峙和蒋鼎文。蒋鼎文夜嫖日赌,不理公事,比较起来还是刘峙好些。”
刘峙在徐州一事无成,何应钦又想起让白崇禧来当总指挥,但是白崇禧却坚决不干了:10月30日下午五时,“国防部”开会的时候,白崇禧满口答应并拿出了一些战略构想,但是到第二天上午十点再次开会的时候,他忽然变卦,坚决不肯当徐州和华中两个“剿总”的总指挥,还提出自己的嫡系第三军和第十五军也不能归入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当时“国防部”的人还以为是白崇禧怕老蒋下套儿,后来才知道老白是想看老蒋的笑话——此战完败,他就可以逼蒋下野了。
白崇禧撂挑子扯后腿,摆明了是要拆老蒋的台,文强也认为杜聿明的计划不靠谱:“刘峙向来是无主见的,杜聿明自恃兵力雄厚,乘解放军新得济南的休整间隙,采取以攻为守的战略攻势,即争取主动,出其不意地佯攻济宁,目的在‘收复济南’,完全是自不量力,蒋介石终于采取了杜的方案。”
文强的回忆,也能从侧面证明李宗仁对杜聿明那“志大言夸,骄纵不堪”八个字的评语,还是比较公允的。
解放军在淮海的战术,用李宗仁的话来说,就是“以大吃小”,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黄百韬就是一只比较容易吃的弱鸡,李宗仁对这个兵团的评价就四个字:“火力较差”。
黄百韬被包围,刘峙和杜聿明调不动邱清泉李弥,顾祝同只好亲自飞到徐州责令邱清泉出兵,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李宗仁听说后也是大跌眼镜:“邱清泉把眼睛一瞪,说:‘我出兵援黄,徐州方面出事,谁能负责!’顾祝同拍胸说:‘我是参谋总长,徐州失守,我参谋总长负责!’邱说:‘你说得好,你才负不了责呢!’顾说:‘难道你一定要违抗我参谋总长的命令?’邱说:‘什么总长不总长,我就是不出兵!’顾墨三气得面孔发青,但他终无法使邱清泉援黄。”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宗仁得到的消息是可靠的,因为当时的前线指挥部参谋长文强在《口述自传》和《徐州“剿总”指挥部的混乱》中都证实了这一点:“邱清泉很坚定地表示不能执行命令,杜聿明的指挥不灵了,我对杜聿明说:‘他们不听你指挥官的,命令都不能执行,怎么办呢?’”
杜聿明调不动邱清泉,顾祝同来了也不好使,老蒋只好亲自出马,飞到徐州上空跟邱清泉不知说了些啥,反正邱清泉是拒不出兵,于是李宗仁收到了这样的消息:“邱仍然以徐州危险为辞,抗不从命,蒋亦无功而返。至11月22日,黄百韬弹尽援绝,全军覆没,百韬不愿被俘,乃拔枪自戕而死。”
这个消息,李宗仁是不完全相信的:“邱清泉拒绝参谋总长之命犹可,何以蒋先生的命令亦不能生效,因此有很多人就怀疑邱清泉的抗命是蒋先生授意的;至少蒋先生的命令的语气是可以便宜行事的,清泉才敢如此。”
据李宗仁分析,黄百韬兵团属于“杂牌军”,早在老蒋蓄意消灭之列,为使邱清泉保存实力而牺牲黄百韬,完全是可以理解的:黄百韬所辖的四个军,一军原为余汉谋的广东部队,一军原为杨森所部川军,其余两军亦都是杂牌。
黄百韬的部队,有一些原本属于粤系的余汉谋,陈济棠余汉谋等粤系当年跟红军作战十分消极,却严防死守阻止蒋军入粤,那笔账老蒋一直记着呢,这次把黄百韬在淮海断送掉,李宗仁早就看出了端倪:“余汉谋首先向白崇禧和我诉衷曲,请向中央说项,收回成命。白崇禧和我都觉得我二人如开口,不但无效,反而得更坏结果。余氏不得已,乃亲向参谋总长陈诚请求。陈诚竟把桌子一拍,说:‘你要把两军人留在一起,预备造反啦!’此时抗战新胜,陈诚之势炙手可热,余汉谋何敢多辩,只得黯然而退。孰知三年之后,黄百韬全军就这样平白无辜地给牺牲了。”
李宗仁感叹:“抗战期中及抗战以后,老蒋企图消灭异己,结果害人害己的事例,像这样的真是罄竹难书啊!黄百韬兵团覆灭之后,陈毅、陈赓、刘伯承等部加上新降受编的国军,不下百万,遂将徐州重重包围。蒋先生乃电令华中‘剿总’速遣大军往救。白崇禧乃于11月底派黄维兵团自豫东循皖北一线向徐州增援。黄维师次皖北宿县以南的双堆集时,便为围困,战斗不及一周,卒于12月中旬全军覆没,黄维被俘。”
按照李宗仁的说法,白崇禧在淮海战役中“尽了全力”,但是这个说法似乎得不到相关人员的认可,杜聿明、宋希濂等人都说白崇禧就盼着老蒋一败涂地,这样他才可以“通电逼宫”,至于谁说得更公允,读者诸君心中自然有杆秤:即使华中和徐州两路蒋军都归白崇禧指挥,能改变他们覆亡的命运吗?李宗仁说邱清泉把顾祝同怼得脸色发青、老蒋早想借刀杀黄百韬,这些说法可信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2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