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春天,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出发前,毛泽东曾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3月25日清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乘火车抵达清华园车站,当晚,在颐和园宴请民主人士代表,之后正式进驻香山。
75年后,同样是在春天,“进京赶考之路”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全线贯通。京冀两地携手串连起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河北省唐县淑闾村、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涿州火车站、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双清别墅7处重要点位。
一个个红色印记“串珠成线”,亮出两地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带领观众重温“赶考”初心。
第一站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旧居。 西柏坡纪念馆供图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进京“赶考”启程地。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村,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到达西柏坡,同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会合。入驻西柏坡后,毛泽东登高俯瞰西柏坡村,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用手里的木棍指着山下说:“西柏坡果然是个好地方,这个总指挥部选得好。”
现在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是根据(66)国秘字284号文件异地复原的,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主要包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旧居,军委作战室旧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九月会议会址等12处旧址,如今,观众走进旧址,仍然能找到五大书记曾经工作、生活的痕迹。一系列珍贵革命文物、老照片、档案资料等,向观众诉说着解放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生动还原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革命实践。
文物故事
毛泽东的办公桌椅曾在此起草400余封电报
在毛泽东旧居,有一套办公桌椅临窗而放。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台历,翻开的一页,就是1949年3月23日。
1948年,毛泽东与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前,工作人员对毛泽东的办公、生活用品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准备,这套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缴获的办公桌椅,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运送到西柏坡,放在了毛泽东的办公室内。
在西柏坡的十个月里,毛泽东每天十几个小时伏在案头,起草电报和文件。西柏坡纪念馆陈列保管部主任周艳芝介绍,据统计,在西柏坡期间,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电报达400余封,仅三大战役期间就有190多封。当时,毛泽东在办公桌上起草并发往前线的电报,与从前线频频传来的捷报来回往复,形成了西柏坡一道特有的历史景观。仅辽沈一战,发往前线的电报就有77封之多,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向前线发了8次电报。
在这张办公桌上,毛泽东还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影响深远的光辉著作。这一时期所写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第二站
唐县淑闾村
75年前,进京“赶考”当天,中共中央机关车队一路北上,经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行唐县、曲阳县,当晚夜宿唐县城东淑闾村。村民葛贵多回忆,在淑闾村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几乎没有睡觉。前半夜同村干部座谈,后半夜伏在用门板支起的床上,点着一盏油灯,工作到天亮。
第三站
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
涿州市博物馆里也有复原的场景。 杜船 摄
1949年3月24日,进京“赶考”队伍一路北上,傍晚到达涿县(今涿州市)留宿。当年毛泽东在涿县住过的平房,2021年被河北省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党中央进京前毛泽东住所纪念址。
如今,纪念址坐落于涿州市三义小学校园里。青砖灰瓦的排房内,“赶考精神永放光芒”主题展览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个个温暖的故事,带领观众找寻“赶考”路上的涿州记忆。
纪念址展厅里复原了三个相通的小套间,约60平方米,是毛泽东的卧室和秘书工作室,室内陈列书桌、木椅、床等文物。套间外的展柜里,摆放着一张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涿州段保卫工作的人员合影和几本手写回忆录。这些是当年涞涿县武装部部长杨永润的妻子张富贵捐赠的。
这些文物见证了毛泽东在涿县体察民情的一段佳话。1949年3月24日傍晚,中共中央机关的车队刚到城门口就被两名战士拦住了。车队卫士长忙下车解释:“这是首长的汽车,有紧急任务,请你们不要拦车。”没想到两名战士根本不买账,反而严肃地回答道:“没有领导的命令,就是毛主席来了,也不能开门。”原来涿县的领导为更好地迎接中央领导的到来,特意命令严防城门,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城。毛泽东笑着说:“他们做得对,不要紧,可以等一等。”随后,打前站的同志就一路小跑通知了守城战士开门放行。
■开放信息:免费参观。
第四站
涿州火车站
杜船 摄
1949年3月25日凌晨,进京“赶考”的队伍从涿县火车站上车,换乘火车驶向北平。1987年6月,该车站改名为涿州站,至今仍在使用。此站有停点的旅客列车快车17列,慢车15列;开往北京方向14列,开往广州方向18列。
第五站
清华园车站旧址
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
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从涿县换乘进京专列,随着汽笛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驶向北平城,在清华园车站下车。这里成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进入北京地区的第一个落脚点。今年3月25日,清华园车站旧址迎来修缮开放一周年。旧址内一切宛若重返车站初建时,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被装入“走向新中国的步伐——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清华园车站专题展览”。
车站里,“售票厅”是特意复原的。旧址外的空地上,铺设了一段枕木和钢轨,旁边立着一块里程碑。车站北墙壁上通过数字技术还原了清华园车站五开间的完整模样。希望观众透过展品追寻进京“赶考”红色足迹。
文物故事
一封“行程”电报
展厅里有一封规划周密的“行程单”,事无巨细。这是1949年3月12日,叶剑英、李克农给中共中央发了一份关于中央到北平沿途交通、警戒布置的电报,包括线路规划、人员配置、火车车次及进站安排等。
细读电报文字可以看到具体安排:从涿州到清华园,共12个站,60余公里,两小时即可到达,现每站派负责人员两名,一守电话,一盯道岔,并监督车辆通过。
这次“赶考”,一共编3辆列车,每列车8个车皮,30丢(辆)摩托车巡道。其中第一列车开西直门车站下车,然后用卡车将他们直送香山。第二列车开清华园车站并注明极少数欢迎人员即在该站迎接,然后换乘汽车开西郊飞机场阅兵,并与工、农、青、妇及民主人士、学生等见面。第三列车则开到前门外东车站,后乘汽车巡城一周,一面可以转移目标,一面请初到北平的高级干部视察了解北平的相关情况。
电报中还解释,清华园车站虽小但适合警戒,西直门车站则复杂且来往车辆过多。这些安排和注意事项反映了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的生动细节。
■开放信息:免费,无需预约,凭有效证件入场。
第六站
颐和园益寿堂
1949年3月25日清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从清华园车站换乘汽车到达颐和园,短暂休息。当晚在益寿堂宴请已先期到达北平的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书写了进京“赶考”的重要一笔。
正在益寿堂展出的“古都春晓——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颐和园专题展览”,将75年前的故事娓娓道来。该展览包括多件珍贵文物文献,有“古园新生”“宴集群贤”“肝胆相照”三个展厅。丰富的文献史料和现代化展陈手段呈现了益寿堂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一个重要落脚点,见证了益寿堂晚宴是民主协商建国的一次交心聚会。
■开放信息:购买颐和园门票可免费参观该展览,淡季20元,旺季30元。
第七站
双清别墅
香山双清别墅大门。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为毛泽东的办公和居住地。
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除双清别墅外,还有位于来青轩的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办公居住地;位于双清别墅东侧平房的中央警卫处;位于思亲舍和多云亭的中共中央宣传部;位于小白楼的中共中央图书馆;位于丽瞩楼的香山专用电话局;位于镇芳楼和镇南房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处等办公驻地。为更好地再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革命历史,传承香山时期的红色基因,2019年,经过九个半月的修缮,包括双清别墅在内的8处革命旧址全部按历史原貌完成修缮和布展,向社会开放。8处革命旧址、1.8万平方米建筑群和院落、9495件展品全景呈现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原貌。
■开放信息:购买香山公园门票可参观中共中央香山驻地旧址,全价门票10元,半价门票5元。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