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中央军委曾对建军以来我军的高级将领进行了评定。起初,有33人被评定为军事家,后来,又增补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等3人,如此,才形成了36位军事家的规模。
36位军事家是我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代表着全党全军,是全军的灵魂。这里面,既有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还包括开国元帅和革命先烈,可以说最为全面。
不过,对于36位军事家的排名,坊间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如果对我军建军以来的将领重新进行评定,会有哪些人可以入选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评选军事家时的几大“标准”。
要入选军事家,这几条硬性标准十分重要。
首先,必须要有较长的军事斗争经历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必须是红军师以上将领,且参与领导革命武装起义,或领导创建红军;
在土地革命时期,要有显赫的战绩,并长期担任军队高级领导职务,如红军的方面军将领、军团将领、军级将领、师级将领;
在抗日战争时期,也要是八路军的师级将领,新四军的支队将领或某一个根据地、大军区的司令员、领袖;
在解放战争时期,也要参与中央军委决策,并担任解放军纵队、兵团正职。
当然,这些标准仅仅只是基础线,要想真正入选军事家,还必须要有过人的军事才略或指挥才略。
依照红军时期的师级以上将领标准,我军可以入选者超过了上百人,比如卢德铭、朱云卿、王尔琢、周逸群、朱勉之、李之龙等,曾经都是师级以上军官。
不过,这里面的有些将领牺牲的太早,再加上他们革命经历相对较浅,难以确定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具体战功,所以也就很难评定了。
从1923年大革命时期开始,我军主要将领陆续进入北伐军任职,若以这一时期的影响力来看,蒋先云、金佛庄、李之龙、杨其纲、叶挺、鲁易、恽代英、王逸常、麻植、聂荣臻、陈赓等11人最为知名。
其中,蒋先云是黄埔三杰之首,李之龙是我军第一个挂衔中将军衔的北伐名将,叶挺是独立团团长,金佛庄则是我军第一个晋升北伐军团长的将官。
作为黄埔军校的天子门生,蒋先云在我军早期可是极具威望,他不仅是毛主席信任的第一将才,还是黄埔军校第一届党支部的发起人,曾经深为国共两党所看重。
蒋先云领导过水口山工人起义,也组织过北伐动员,如果真要以地位来看的话,他连元帅的资格都够了,更妄谈军事家。要知道,那个时期的林总还只是北伐军的连长,而陈毅元帅,也只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支部书记。
除了蒋先云,鲁易、恽代英、聂荣臻、杨其纲也都属于我军军政兼优的将领,前两位是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后两位则是广东区委委员。这四人中,恽代英、鲁易偏向于政治工作,聂荣臻则是我军的开国元帅。
杨其纲是黄埔军校第一届党支部的宣传委员,他文武双全,兼有组织才能。可惜,因为牺牲的太早,他的具体战功没有机会发挥出来。
麻植、李之龙、金佛庄也都是北伐时期我军的核心战将,不过,因为他们的革命经历相对短暂,也无法具体进行评定。
至于王逸常,他虽是黄埔军校的组织委员,但因为后期走错了路,所以也就与军事家失之交臂了。
在红军时期,符合军事家门槛标准的主要有卢德铭、万涛、朱勉之、孙德清、张子清、伍中豪、黄公略、周逸群、段德昌等上百人。
不过,若以这一时期显赫的战功和资历来看,这里面的大多数人都要排除掉,而各根据地或武装起义的代表人物,也就只剩下40多人。
即秋收起义的卢德铭;三湾改编的宛希先、张子清、何挺颖;井冈山的蔡协民、胡少海;红4军的朱云卿、王尔琢;中革军委的贺昌;闽西的邓子恢、谭震林、傅柏翠、张鼎丞;闽浙赣的方志敏、刘畴西;湘鄂赣的徐彦刚、陈寿昌;赣西南的李文林、曾炳春;红5军团的董振堂;陕甘边的谢子长、刘志丹;红10军团的寻淮洲;百色起义的李明瑞;黄麻起义的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鄂豫皖的曾中生、许继慎、蔡申熙、周维炯、刘士奇、王平章;川陕的陈昌浩;湘鄂西的万涛、孙德清、朱勉之和红25军的徐海东、吴焕先等。
吴焕先是红25军的主要代表,如果他健在的话,大概率会协助徐海东主抓政工工作,两人珠联璧合,会成一时佳话。
万涛、刘士奇等来自于湘鄂西和鄂豫皖根据地,特别是刘士奇,还是毛主席的连襟。他若有幸活到解放后,地位绝对要超过一众开国将军,或者说授衔元帅也尚未可知。
至于董振堂,他长期在红军中担任军团长一职,被誉为是“铁流后卫”。董将军之所以在建国后没有入选军事家,可能与他的入党时间和革命契机有关。
在红军所有军队中,红5军团最为特殊,因为它是由西北军第26路军直接改编过来的。在林彪等元帅建功的时候,董振堂还只是孙连仲麾下的一个旅长,后来宁都起义发生,董振堂才加入红军,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虽然董振堂入党时间晚,但其依旧战功彪炳。红军长征阶段,董振堂成为了和彭老总、林彪齐名的战将,并列为红军三大主力军团长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符合军事家门槛标准的主要有左权、陈赓、徐海东、黄克诚、周子昆、袁国平、高敬亭、谭震林、彭雪枫、罗炳辉等人。其中,左权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陈赓、徐海东是八路军旅长,周子昆是新四军副参谋长,高敬亭、谭震林、彭雪枫、罗炳辉则是新四军的支队司令。
高敬亭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创始人,在红军时期,他曾经担任红28军政委一职,是新四军拥兵最多的支队司令。在三年游击战期间,高敬亭曾坚持在鄂豫皖地区活动,当时,国民党悬赏5万大洋捉拿他,足见其的地位。
如此看来,若真要对军事家进行评定,我军的军事家可不止36位。不过,考虑到后期有些战将参加了文职工作,所以真正能够入选的军事家,我觉得应该是下面这些:
开国元勋:毛主席、周总理、任弼时、邓小平;
开国元帅:朱老总、林总、彭老总、刘伯承、陈毅、贺老总、徐向前、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
开国大将:粟裕、张云逸、萧劲光、徐海东、陈赓、黄克诚;
革命先烈:叶挺、曾中生、黄公略、刘志丹、方志敏、段德昌、许继慎、蔡申熙、罗炳辉、彭雪枫、左权、恽代英、蒋先云、王尔琢、卢德铭、李文林、宛希先、张子清、何挺颖、朱云卿、吴焕先、周逸群、谢子长、李灿、鲁易、关向应、杨靖宇、邓萍、赵博生、董振堂、伍中豪、刘士奇、高敬亭、柳直荀、李明瑞、曾士峨、陈毅安、王平章、赵尚志、李超时、周维炯、徐百川、袁国平、冯白驹、周保中、贺昌、吴光浩、戴克敏、潘忠汝、寻淮洲、旷继勋、王文明。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如果对我军军事家重新进行评定,大家会如何选择?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1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