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之王”龟甲万: 传承363年, 八个家族共治

虎嗅APP2024-07-16 12:53:39  42

“和食始于酱油、终于酱油”。在日本,谈到酱油,人们最先想到的品牌无疑是龟甲万(KIKKOMAN)。

龟甲万是日本最大的酱油制造商,同时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美国更是占据了60%左右的酱油市场份额,被誉为全球酱油第一品牌。

龟甲万的酱油最早投产于1661年,1917年由8个家族合并组建,取名为“野田酱油株式会社”,1964年公司改名为龟甲万(Kikkoman)酱油株式会社,1980年再次更名为龟甲万(Kikkoman)株式会社,一直至今。

而龟甲万也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蜕变成了如今的现代化大型上市企业,传承至今已有363年的历史。

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家族企业在创始人阶段之后都不会存活很长时间,95%的家族企业存活期不超过三代。那么,龟甲万为何传承至今363年仍能长盛不衰?家办新智点带你一探究竟。

八家共治,一家只有一人能进公司

龟甲万最早起源于日本江户时代,即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创始人真木茂女士为躲避战乱,带着儿子离开江户(即现在的东京),搬到了日本千叶县野田市。

野田市位于关东平原,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大豆和小麦高产区之一,有丰富的原料储备;临近的江户是繁茂兴盛的日本中心,客源广阔;从野田到江户,又恰好有江户川和利根川两条主要的水道,运输也十分方便。再加上真木茂女士来自酿造世家,掌握着从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酿造工艺。逐渐,野田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酱油之乡”。

后来,由茂木、高梨两大家族分裂出数百家小酿造厂,然而产能过剩使得整个酱油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1917年,随着家族各根系企业竞争的日益恶化,8个家族拥有了超过200个商标。于是,茂木家族、高梨家族、堀切家族等8个家族在经过谈判后最终决定合并,共同成立了“野田酱油株式会社”(1964年改名为“龟甲万酱油株式会社”,1980年改名为现在的“龟甲万株式会社”),形成了“八家共治”的局面。

通常情况下,家族企业闹分家,往往会一损俱损。然而,当时的野田酱油株式会社尽管历经了多次分家,光是茂木家就由6个分支所组成,最后8个家族仍紧紧凝聚在一起。

日本评论家松崎隆司曾在《我挑选的继承者》一书中写道,“本家的保护意识很强,分出去的家族始终不忘报恩”,这或许便是八家共治的关键所在。

同时,对比香港百年蚝油家族企业李锦记,龟甲万的传承策略有着很大的差别。

一直以来,李锦记都坚持不上市,只由李氏家族成员接班,股权转让也只能在血缘关系的家人间进行。李锦记的家族宪法将公司股权转让、董事会、家族委员会运作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同时,家族宪法还规定,家族成员只要离婚或有婚外情,将自动退出董事会。

而龟甲万则于1949年在东京证交所上市,和八个家族有深厚渊源的千秋社、茂木佐、kushigata、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等股东持股占比总和仅10.7%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让没有能力的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与接班,龟甲万还规定:每个家族、每个世代只能有一个人进入公司,且一定要从基层做起,靠自己的力量进入董事会,由制度决定谁来接棒。

这一规定让八个家族之间既能做到“友善竞争”,也能“相互监督”。因而这些家族都格外重视子女教育,希望培养出可以接班的优秀人才,也通过制度设计,让一切遴选过程透明公开。此外,人选不拘泥于家族成员,家族之外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也可以竞争企业接班人,如此一来,便可规避出现骄纵的“富二代”、“富三代”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龟甲万虽然也有家族宪法,不过各家内容不同,并且内容也多以人生智慧的提醒为主。

在龟甲万常务执行董事暨国际事业本部长茂木修看来,“以德为本,财富为末,切勿本末倒置”,或是贯穿各部家族宪法的主轴。

设三大委员会,传贤不传子

龟甲万的历任社长中,有11位来自8个家族或准家族成员,第11、12代的牛久崇司和染谷光男是非家族成员的职业经理人。

龟甲万脱离八大家族,实现了传贤不传子,始于2004年。这一年,龟甲万指名委员会选出的第一位由非八大家族成员出身的牛久崇司担任社长。

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毕业的牛久崇司,是财务背景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和龟甲万名誉董事长茂木友三郎(曾任第10任总裁,其父亲茂木启三郎是龟甲万历史上的第5任总裁,被誉为龟甲万的“中兴之主”)的海外业务历练大相径庭。直到牛久崇司因健康不佳辞去社长一职,才由当时的专务染谷光男接任。

龟甲万的“指名”“报酬”“监察”三大委员会,是茂木友三郎推动设立的机制,“指名委员会”负责选才,“报酬委员会”决定董事们的薪资报酬,“监察委员会”则进行业务的查核。这一机制欲意把董事会的执行和监督机能分开,不再有“球员”兼“裁判”的困扰。

因此,即便是茂木友三郎的儿子茂木修要踏入龟甲万董事会,也必须经由公司董事和外部监察组成的“指名委员会”,向董事会提交候选名单,再经股东大会通过,才能正式晋升董事。繁复的程序,就是为了确保八大家族的成员无法靠内部关系一步登天。无论此制度多繁复,家族成员也不能不通过这种方式晋升。

开拓海外市场和多元化品类

随着时代的变迁,龟甲万在从家庭小作坊蜕变为现代化大型上市公司的过程中,也面临着重重挑战。

譬如,冰箱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赖酱油防腐保鲜;饮食西化,酱油的需求不断下降;女性外出工作,在家烹饪的时间缩短,需要更便捷的复合调味品,人们减少了购买单一的酱油;牛肉猪肉替代了部分鱼肉消费,“生鱼片蘸酱油食用”的场景弱化;人们更关注饮食健康,减少了对重口味的酱油的摄入……

这些社会变迁带来的危机与挑战,直接影响到了龟甲万的酱油生意。面对挑战,龟甲万不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选择开拓海外市场,扩充多元化品类。

其实,由于本土市场有限,龟甲万早在十九世纪便走出了国门。

二战期间,龟甲万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直到20世纪50年代,看到二战后滞留日本的外国人,喜欢上了日本酱油烹饪的料理,茂木友三郎开始带领龟甲万冲回海外市场。

熟悉海外市场,也是龟甲万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庆应义塾大学法学部毕业的茂木友三郎,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就读,并成为了第一个拿到该院MBA学位的日本人,而在MBA毕业之后,他也回到了家族企业龟甲万。

回到龟甲万的茂木友三郎,一举买下了美国总统大选开票统计的热门时段,播出电视广告。广告一出,美国最大连锁超市——赛福威(Safeway)就找上了门,美国市场由此打开。

1965年,龟甲万开始研究在美国设厂的可能性。1972年,龟甲万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工厂已破土动工,并于次年投入生产。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龟甲万也在不断调整与创新,比如生产适合美国人口味的酱油;为了更深入了解美国人,还要求员工住进美国社区,目的就是加快产品“本地化”;龟甲万还将酱油烹饪的西餐搬进超市,让客人免费品尝;通过报纸杂志宣传酱油的好处,通过举办烹饪比赛、餐厅培训、社区准妈妈培训来培养消费习惯等等。

1970年代,龟甲万在德国通过设立日本铁板烧连锁牛排屋,让用户体验各种佐料与食材,逐渐打开了欧洲市场。

据龟甲万2012—2023财年年报显示,近十年的时间,龟甲万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在60%左右。而龟甲万2023年年报也显示,北美市场(美国是北美主要市场)营收3385亿日元,是日本市场的2倍(日本市场营收1547亿日元)。北美市场的营业利润率为11%,相比于日本本土市场的利润率6%高出近一倍。

此外,龟甲万除了酱油品类外,还积极拓展多元化的品类。

譬如,积极拓展番茄制品。1963年,龟甲万成立Kikko子公司,向日本市场运输并批发国外各种名牌产品。随后,龟甲万与美国最大的蔬菜水果罐头的制造商和行销商DelMonte签订合约,授权龟甲万在日本市场生产番茄汁和番茄酱。龟甲万借助自己销售酱油的渠道网络,推广DelMonte产品,在10年间就拥有了番茄制品30%的市占率,仅次于日本最大的番茄加工食品公司——Kagom。

1990年两家公司签订永久合约,龟甲万取代PhilipMorrisCorp.成为DelMonte远东地区(菲律宾除外)的销售代表。之后不久,Kikko食品公司正式更名为日本DelMonte公司。

譬如,积极拓展酒类制品。1962年,龟甲万成立子公司“胜沼洋酒株式会社”,进口德法两国设备,生产葡萄酒。60年代,龟甲万的葡萄酒营销策略以健康为主打,宣传酸碱特性对于劳累的白领、商人以及贫血的妇女具有健康疗效,带动了日本第一波葡萄酒消费风潮。到60年代晚期,龟甲万将家庭葡萄酒市场消费量从零推广到近20%。

除番茄制品与葡萄酒外,龟甲万还广泛投资各产业,包括药厂到食物处理机、药品、生化科技产品、医学临床和工业用的酵素和基质,还以基因工程育种水果和蔬菜,在欧洲和日本开设餐厅,专门促销酱油和葡萄酒。

不过,龟甲万在“全面开花”的同时,也仍然在坚守主营业务。酱油是龟甲万的“根”,始终在坚守着其传统工艺和初心。如今,其产品仍使用传统的发酵工艺,仅以水、盐、大豆、小麦为原料,酿造高盐稀态发酵的酱油。

然而,许多调味品企业觉得传统工艺酿造时间太长,无法满足对效率的追求,于是放弃了产品的健康性,选择在配方中添加更多化学物质来维持口感和鲜香。

当被问及对公司愿景时,茂木友三郎曾表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让龟甲万酱油真正成为世界流行的调味品。”凭借传承制度与文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战略,以及不断坚守与创新的精神,龟甲万从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蜕变成了现代化大型上市企业,成就了商界的一段传奇。历经363年的岁月变迁,这家日本高龄家族企业,仍行走在坚守与创新之路上。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156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