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海警消息,中国海警局发言人甘羽透露,在菲律宾相关方面提出请求后,7月7日,中方基于人道考量对一名坐滩船上生病人员返回菲律宾的需求做出许可。对于菲方撤离人员的全过程,中方保持监视查证。中国海警持续在中国海域展开执法行动,确保中国海上主权及利益。
当下仁爱礁海域实际控制完全由中方取得,6月17日菲方擅闯与中方执法的硬性碰撞中,菲方遭到全面失利。中国海军、海警推进中方军事界限,中方具备掌控仁爱礁局势实力前提下,海警新规生效。6月17日对菲军方人员的登临检查、解除并收缴武器、强制驱离,意味着处置仁爱礁局势的基本逻辑已发生转变。
菲马科斯政府持续挑衅的结果,是其连杜特尔特时期的话语权也一并失去。以6月17日的碰撞结果为界限,中菲过去实行的君子协定方式成为过去式,仁爱礁完全被纳入中国执法体系的新阶段开始。这一阶段下,坐滩船问题的解决进入到倒计时状态。菲方能够运输到坐滩船上的物资被中方登临检查,限于有限食物、淡水及中方认定的必要生活物资层面。
中国法律框架下,菲方既无资格、权利、也无实力进行人员轮换。坐滩船上人员进入到存量缩减阶段,此前菲方已用人员生病理由,将个别人员进行后送。此次7月7日坐滩船上又有人员寻求返菲,坐滩船上人员数量在走入清零进程。其船上人员清零之时,对坐滩船这一废旧垃圾的处理,也便随之而来。
自1999年菲方将得自美国的二手军舰,以漏水为由,在仁爱礁坐滩以来,时间跨度横贯了25年。这一行为本身,代表了菲律宾在美国支持下,效仿西方早期海洋扩张做法,在南海实施扩张行为。其主要实施方为,以菲军方为代表的亲美势力。该势力作为美国政策的执行方,制造事态强度同美国对华地缘谋划重合。阿基诺三世时期的黄岩岛事件等事端,背景是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
当下,菲马科斯政府的挑衅,背景是拜登的印太战略。事态的缓和与转机,与协商对话无关,而是硬碰硬交锋的结果。2016年中美南海对峙美方后撤,中国的南海倡议在中方实力背书下得到落实。东盟得以作为中国外贸体系的关键部分,在后续的中美贸易战中发挥了关键的替代支撑作用。
相比2016年碰撞中中方在南海站稳脚跟,2024年6月的中美、中菲碰撞,中国军事范围前推至菲律宾周边海域。该次碰撞导致的结果,是仁爱礁问题的解决,与菲国内势力分布的变化。完全贯彻美国方针的马科斯,将菲国家战略整体转向了对外扩张,而后其谋划被中方正面击碎。由此带来的反噬,是亲美势力在菲存在的坍塌。接下来的南海局势中,要被解决的显然不止是仁爱礁问题,还有美国在菲驻军问题。
驻菲美军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赶走一次,也显然能被赶走第二次,只是这次,美军恐怕没有再返回的能力。近期,中国先后发布仁爱礁、黄岩岛水域的环境监测报告,是中方全面推进相关区域实际控制的体现。后续更多人文经济活动的跟进,将使中方对区域的掌控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方对协商保持开放,对碰撞冲突持续练兵备战,相关方不论如何选择,中方均可奉陪到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