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谁该为中国汽车内卷矛盾公开化脸红?

汽车十三行2024-07-15 16:41:54  67

昨天至今,又一场围绕汽车内卷的矛盾被公开化讨论。作为行业的一份子,我很纠结。纠结的原因不是分辨谁对谁错,而是这场原本就不应该公开发生的矛盾论战,为什么从去年至今回回拿到公开场合谈?

谁该为这场一直没有结果的论战负责?不客气的说,就是坐在每一次车企公开论战现场台下的一些人。他们明明就可以去分辨是非,但却可笑的一次次把自己变成了看客,并且事后拿着各种各样道德的绳索来尝试捆绑舆论,甚至归结于说是汽车媒体激化了矛盾。

就在这次汽车产业公开矛盾的会议上,主办方堂而皇之的表示,车企董事长没来多少,但上台发言的都是代表车企董事长,呼吁媒体对车企董事长关爱一些。我很悲哀,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原本作为企业和政府桥梁的机构毫无作为,甚至一边当裁判一边当运动员,车企喊什么冤叫什么屈?不客气的说,车企喊冤不是喊给舆论听的,就是喊给你们这些人听的。遗憾和悲哀的是,你们这些人站在干岸上,享受着汽车产业的风光,却看不到一个产业的疾苦。

过去汽车产业不是没有矛盾,每当矛盾即将公开时,总有热心人当和事佬。我一直秉承着这个观点,在大是大非上没是非,所以我一般不会去评价某些具象问题。就像过去车企销售公司掐架,作为媒体前脚刚刚发声,后脚人家两家车企就握手言和,我们这些媒体人成了最大的笑话。原因很简单,接近真相的人一定不是媒体,而是能把矛盾变成自己利益的某些人。

既然过去汽车产业也有矛盾,并且有成熟的和事佬,为什么这次新能源汽车内卷论战就没完没了了?为什么谁也不敢评判个对错?答案或许是事太大,大到在利益和个人职业生命上,和事佬也只能选择沉默。

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孵化到今天,走了很多曲曲折折的路,其中就包括公平和公开两个问题。十城千辆的时候,人们议论地方保护,计较国补和地补漏洞,结果产学研机构抢着在各地建新能源战略中心;造车新势力裹挟资本进场的时候,人们看到圈钱圈地资本泡沫,一些资源人脉丰富的汽车产业人士纷纷帮企业找钱找落脚点;现在到了上规模的时候,大家又开始讨论偷工减料的内卷问题。你会发现,新能源汽车似乎每个阶段都有病,这个病不是自愈了,而是时代结束了上一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病,但又带来新的病毒。

至于那些治病的医生和医院,该开的药方一张不少,该吃的药物一个不落,该收的药费一分不少,甚至一些人就是这些问题的制造者和见证者。有意思的是,这些治病救人的人现在仍然说着十几年前一样的话,成绩是他们的,问题是产业的,也仍然做着十几年前一样的事,和媒体争着去厂家找饭碗,名片正面是机构职务背面是投资公司老板,一面公权一面私用的现象,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泛滥的时间太久了。

2008年至今,新能源汽车产业解决的是依赖石油的战略问题,现在到了市场化成长阶段,我们从战略转型开始向市场化转型。既然到了市场化阶段,我们就应该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

过去中国汽车产业市场化的40年中,我们分的清楚对错,原因是有形的手在发挥作用,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大家都清楚,自然也就没有了核心矛盾,企业就看谁手里的产品硬,谁的机会好,谁就能赢。至于输的一方,不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这个行业,甚至不会找到对自己不公平的地方。

现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问题是,出现成果大家蜂拥而上,出现问题大家事不关己,甚至一些原本行业的建设推动者,现在以完成自己的KPI为主要任务,至于行业矛盾已经激化到什么程度,他们的底线已经可以低到坐在现场听着脸不红心不跳。

从年初吵到年尾,都是在公开场合,都是在一些所谓为了行业发展共建共创的会议上,车企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公开矛盾,说明整个行业已经对这些裁判失去了耐心,甚至认为这个时代没有了裁判,大家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甚至去解决问题。这让我想起一个经济理论,任何纯市场化的产品价格都是充分竞争的结果,就像牛奶的价格,是无数个买家和卖家达成的商业默契,牛奶有一个符合它产品本身价值的平均价格,过低谁也不敢喝,过高谁也喝不起,不可能因为某个厂家的天价或低价就打乱市场。打乱牛奶价格的唯一前提是,没有人再对牛奶的品质把关,自然也就有了假牛奶或过期牛奶。原来,问题的解决者一旦消失,就可能成为问题的制造者甚至是放大者。

作为有秩序市场化的政策性产业,汽车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从车企到媒体,今天的汽车已经不再是个小圈子文化,甚至已经成了一个社会发展产业。在地产出现波动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汽车,就连舆论都开始打破圈子文化,讲究谁说的好就听谁的,为什么现在这些已经不能解决矛盾和问题的人还放不下“圈子思维”?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问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前提下交出来,让有能力的人去解决?反而自己什么都抱着,这是不是要商榷一下这些人的动机和历史存在必要性?

汽车市场化已经四十年了,四十年岁月中,汽车产业出现许多劳苦功高的人,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但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规则也不是恒定的,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就应该有更能适应环境的人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一切问题都推给媒体或舆论,舆论只是事情发生后的扩散者,他不是问题的制造者和解决者,真正能左右这些汽车产业矛盾的,是那些把车企聚拢到一起又忽视他们提出问题的人。遗憾的是,这些人至今不但没有对自己所聚拢的论坛上出现公开化矛盾脸红,或许还会以此博取的泼天流量而自豪,真是本末倒置啊!

谁该为中国汽车内卷矛盾脸红,这个问题不应该交给汽车传播参与者,汽车舆论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至于是谁来回答最好,自有公论。当然,在每个身处不同利益角度的汽车产业参与者看来,自己都是天使,恶魔另有他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901066.html
0
最新回复(1)
  • 嗨呢视听2024-07-15 20:44
    引用1
    跟食用油市场一样,要卷安全卷高标准,不要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