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说,太平军将领早就想散伙,回家隐居养老,但清朝不放过老兄弟,天王又适当做出妥协,大家才决定留下来,继续奋战。
李秀成被俘虏,写了一份自述,大约6万字。曾国藩把不利于自己的部分删除,呈送给慈禧太后的“自述”也有3万字,是研究太平天国的重要史料。
李秀成在自述中说,太平军将领在1859年都想散伙了,不想继续留在天国,都盼望着回家隐居养老,了此一生。
1859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太平军将领心灰意冷,都想着离开洪秀全,散伙回家呢?
自述中,李秀成说出了原因。太平军将领奋力杀敌,血染疆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洪秀全任人唯亲、唯私,寒了广大将士的心。
1856年,天京事变,内部自相残杀,拜上帝教信仰崩溃,军事统一指挥体系丧失。
1857年,石达开外出单干,让绝境中的太平天国雪上加霜,危机重重。
值此国难之际,韦俊、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黄文金、赖文鸿、刘官芳等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为了打破清军封锁,打通天京运输线,也为扭转即将崩溃的局势,众将自己召开会议,商议作战方案。
例如,枞阳会议,大家团结合作,拧成一股,都愿意顾全大局。李秀成回忆这段历史,用“合万心为一心”来形容。
枞阳会议后,大家按照既定方案行动。浦口之战,打垮八旗主力,第二次摧毁江北大营,打通南京运输线。
接着,三河之战、舒城之战,累计歼灭湘军8千余人,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安庆之战得以推迟两年。
湘军损失惨重,太平军旋即纵横皖北,打败袁甲三军团,消灭安徽巡抚李孟群的精锐,并擒拿李孟群,将其处死。
但是,长江游局势稍微扭转,洪秀全便想着如何制衡各路将领,确保洪氏江山稳固。
洪秀全看来,将领们打了胜仗,威望就会提高,而自己的族人、亲信却没啥能力,这对太平天国不是好事。
为此,洪秀全刻意打击韦昌辉的弟弟韦俊,纵容杨辅清挑衅他。韦俊被逼无奈,干脆投降湘军。
1859年,韦俊投降不久,李昭寿、薛之元这两位李秀成从“捻军”中挖来的将领,也投降清朝,洪秀全对李秀成很不满意。
这时,洪氏家族中有能力的洪仁玕来了,给洪秀全新的希望。
为了培养自家人,抗衡他姓将领,洪秀全对洪仁玕可谓是赏赐有加,不断加官进爵。
来南京还没一个月,洪仁玕就册封干王七千岁,并授予军师头衔。
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洪秀全表示永远不封王。但是,洪仁玕寸功没有,却是干王七千岁,这让血战疆场的将领心灰意冷。
军师,太平天国政务负责人,此前只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得到这个头衔,翼王石达开则没戏,并非军师。
干王七千岁,还是军师,意味着什么?洪秀全把洪仁玕视为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内阁首辅。
用自己人没错,问题是洪仁玕才来一个月,什么事也没有做,就身居高位,岂能让人信服。
洪秀全也知道大家不满意,于是又册封陈玉成为英王。但是,李秀成等其将领,还是没机会,意见依然很大。
大家觉得天王任人唯亲,做事不公平,赏赐没有规则,都不想为他卖命。
将士没动力,也不想跟清军血战,反正自己啥也得不到。如此,江北各地再次告急,局势恶化。
太平军士气低迷,将领们都想散伙,只是听到外界传言,清朝不放过老兄弟,他们才不敢去投降,免得遭殃。
洪仁玕封王,众将不服,洪秀全则说:“风浪日久自息”,认为大家只是发牢骚而已,掀不起大浪。
但是,风浪没有停,还越来越大。如此,洪秀全又一次封王收买人心,李秀成也在这次封王中沾光,册封忠王,寓意“万古忠义”。
得到王爵后,李秀成斗志昂扬,当即跟着皖南众将开会,商议作战方案,以“围魏救赵”战术来摧毁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
接着,李秀成东征江浙,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两块根据地,为太平天国续命。但是,洪秀全并未信任李秀成,又大量分封他手下为王,分割李秀成权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9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