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名将邓艾一战成名的阴平古道

金台资讯2024-07-12 12:02:15  87

水观音栈阁遗迹。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将军寨至玄鹤亭段碥道。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裹毡亭段碥道。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百雄关关隘北门。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4号古栈桥横柱孔。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古蜀道(青川段)田野考古调查队工作照。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阴平道(偏道)。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阴平正道与偏道。 青川县文物管理所(县博物馆)供图

在苍茫的秦岭山脉深处,隐藏着一条古老而神秘的通道——阴平古道,它是古代蜀道体系中最为隐秘的一条分支,也是连接甘肃与四川的咽喉要道。这条全长265公里的古道,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风云变幻。

随着对蜀道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与保护,阴平古道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据《三国志·魏书》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正是凭借此道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奇袭,彻底改变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钟会率军攻打蜀汉,却在剑阁遭遇顽强抵抗,进退维谷。关键时刻,邓艾提出一条大胆而冒险的计策——从阴平小道偷渡,直取蜀汉腹地。邓艾率领精锐部队,披荆斩棘,凿山开路,走摩天岭裹毡而下,最终成功绕开蜀军重防,直逼成都,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三国鼎立时代。这一壮举,让邓艾一战成名,也让阴平古道从此名扬天下。

此后,阴平古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红三十军政治委员李先念率部在阴平道摩天岭与国民党部队展开激烈鏖战,欲借此打通北去甘陕的通道,数百名红军战士在摩天岭战斗中英勇牺牲。1949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62军一部沿着阴平古道翻越摩天岭进军青川,剿灭青川外围之敌,青川得以胜利解放。每一场战争都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如今,过往战争的硝烟已远去,但阴平古道上的遗迹依然诉说着历史的辉煌与沧桑。陡壁上的凿孔、残破的石桥、斑驳的碑刻,以及那条历经风雨仍顽强存在的古道,无不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阴平古道逐渐成为热门的文化旅游景点。越来越多的游客踏上这条古老的通道,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触动。他们在此寻觅历史的踪迹,聆听古人的传奇,在心灵深处与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阴平古道,不单是一条连接两地的地理通道,更是一条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廊。它分为阴平正道和阴平偏道两部分:

阴平正道,亦称“白水道”,因其途经西汉始建的白水县(今青川沙州镇)而得名。这是一条水陆兼行的入蜀通道,路线沿着白龙江经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处)至阴平郡(今甘肃文县西北),再沿白水江至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玉垒乡东),经白水关(今沙州五里垭)至白水县(今青川沙州镇),经石门关(今利州区石龙村)、葭萌关(今昭化区昭化镇),进入汉寿县(今昭化区)。

阴平偏道,即邓艾伐蜀所行之道。这条古道原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山间僻径,既艰险又狭窄,其间更有数百公里的无人区。其路线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起始,沿白水江过阴平桥头后转向西南,进入丹堡河的刘家坪,又沿让水河而下,从柏元河坝古栈道遗址、沿石磨河经对树沟、窄匣子翻青塘岭(摩天岭)、下九道拐,经南天门、百雄关、沿唐家河南行,过写字崖、落衣沟、阴平山、马转关,走鱼洞砭、青溪、高岩头、魏坝、放马坪、打箭坪、阻魏沟、靖军山、青道口至平武县江油关镇,史称“阴平斜径”。

近年来,广元市青川县不断加大对蜀道及阴平古道的保护力度,致力于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延续。通过建设完善旅游设施、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晓阴平古道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鄢怀林)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94979.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