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一级市场投资人, 主打一个转型

木基研究2024-07-12 16:47:07  65

从各方面数据来看,一级市场的“募投管退”都处于历史低谷期。募不动、投不出、退不了……这是一级市场上许多投资机构的真实写照,“募投管退都难”并非夸张。也正因此,投资机构的裁员降薪过了一轮又一轮,身处风暴眼中的投资人,也有了不同的选择——有人离开,有人坚守,还有人顺势改变。

“老话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大环境下,我们作为个体很渺小,消极躺平不是办法,那当然要从改变自己来寻找出路了。”北京某VC机构投资总监李一(化名)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01 换赛道 前段日子某知名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加盟被投企业出任战略负责人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关注,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投资人转行去被投企业,在业内并非稀奇。“其实对投资人来说,换工作去被投企业是一个比较平滑的选择,本身投资人的角色就和被投企业有非常多的联系,彼此情况也都了解熟悉,这种情况在业内一直就有,此前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认识的同行去了被投企业。只不过近期投资行业形势不好,这种情况今年越来越多,甚至是‘组团’、‘扎堆’去实业。”李一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从做投资到做实业,无疑是换了赛道。不过,这类工作变动也算有迹可循,也有一些投资人换去了“放飞自我”的赛道——“年初饭局上听说有投资人去当滑雪教练了,当时还当作一个神奇的事情在听。没想到,身边很快就出现了类似情况,认识的一个投资人朋友前段时间去当健身教练了。”某上海早期基金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除此之外,也有投资人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资源,转行去做了FA、咨询,也算是“得心应手”——“虽然现在FA也是寒冬,但是对个人而言还是看工作机会的对比吧,我之前所在的机构已经无钱可投很久了,转去做FA之后起码有一些业务可以做。”某转行去FA的投资人对母基金研究中心表示。

可见,“换赛道”的投资人们去向五花八门,并不只是在和行业相关的领域里打转,投资人的经历带给从业者的是多元化、多样性的视角。 02 搞副业 如果问投资人做的最多的副业是什么,那一定是自媒体、做博主。 “投资人的终点是自媒体”、“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这些说法并非调侃的段子,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拥抱自媒体,在做投资的同时兼做博主。

投资人的工作本身就相对小众,在外界看来相对“神秘”:高门槛、高学历背景,判断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过亿的投资。

除了比较常见的写文章、拍短视频、直播等渠道外,“带课”是最多的变现方式。对投资人而言,选择“带货”是比较少的,毕竟基于自身的背景、学识等优势,“带课”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选择。

“我认识的几个兼做自媒体的投资人朋友已经在网上小有名气了,流量变现的渠道主要是知识付费,包括一些职业技能培训、CFACPA考试之类的,也有一些小红书上的博主投资人主要靠嵌入广告推广来变现。另外,自媒体做的好的投资人,也有用私域社群的模式,来实现资源互换和共享,提供咨询等等。”北京地区某VC投资人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

对投资人而言,“副业”也是一种扩展圈层、资源共享的手段,拥抱自媒体等新鲜事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03 主动转岗做投后 听说有不少投资人都主动转岗去做投后了——“这两年我们在投资方面非常闲,与其出不了手干看着,不如去做点实在的,积累积累投后和退出方面的经验。投资机构本身这两年也都重视起来投后了,周围很多一级投资人朋友现在也都专注做投后了。”上海某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募资和投资节奏的放缓,让越来越多VC/PE开始将目光转向投后管理。对LP而言,谁能把每一分钱的利益最大化,更高质量地管理自己的钱,才是投资机构真正的本事。一家GP除了常规的投资动作之外,背后能够带来的赋能价值也是关键。因为,好项目能最终得以退出,不仅是投前人员投得准、投得好,还得需要投后部门养得好、及时退。

“投后其实也是个技术活。想办法让被投企业活下去、发展的更好,帮他们找生意、解决问题。从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接触优秀的创业公司也是在积累资源和经验,扩大朋友圈。”上述早期基金投资人表示。

投后管理正在进入3.0时代,除了做好投后服务和风控、对企业进行全面赋能外,创投机构也在不断提升投后管理的专业能力和精准度,并且让投后管理环节服务于机构整体生态,实现协同发展:梳理已投项目的发展情况、了解项目的发展诉求、为项目争取各地资源,有利于投资机构完成为地方政府招引项目的任务,倘若投资人能够精准对接服务,合理统筹全国各地的布局,既能更好地争取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又能帮助基金完成返投任务。很多机构的专项基金业务,也都会考虑发展良好的已投项目。因此,投后管理不仅是赋能被投企业,也是赋能投资机构自身。 其实,现在就算是不做投后的投资人也不可避免地要关心投后的事情——资本招商大潮中,引导基金成为人民币基金最主要的LP群体,拿了引导基金的钱,投资是要完成返投任务的。和项目接触,大多数投资人第一句不是关心估值,而是“能不能迁址?”“能不能落地?”更有甚者,将迁址要求写进了协议里。

去年以来,许多GP多了个新部门——“招商办”。顾名思义,这个部门专门负责招商和返投落地。“我们去年新成立的这个团队专门负责整理各地税收和招商政策,和地方政府、企业对接沟通,协助落地返投,完成招商任务。”某人民币VC投后负责人表示。

北京某VC机构执行董事告诉母基金研究中心,现如今,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小机构,基本都会有这样的团队设置。即使是小型VC,也必定有一两位同事专门负责项目落地的工作。

因此,其实大部分投资人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人了,叫“募资”人、“投后”人、“招商”人可能更合适——大部分GP的投资已经基本变成招商行为,靠和地方政府合作专项基金度日。投资人放低身段去学掼蛋、喝白酒……都是为了和“金主”们说上话。招商变成投资机构的业务标配,就连头部机构也成立了专门负责招商和返投的部门。

所以,主动去接触投后、招商等业务的投资人是明智的:在国资LP越发关键的时代,拥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将会获得各家GP的青睐。因为,除了业绩之外,国资LP还看中GP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具有特色和持续输出能力的生态赋能体系的能力,即通过整合资源、提供差异化服务,为LP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这都是涉及到投后与赋能的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是投资机构需要在周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对于投资人而言也一样,不管是坚守蛰伏等待出手机会,亦或是顺势转向其他业务方向,躺平不是出路,多修内功才是最关键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8625.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