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旅游的火热,让大家看到了多个县域的发展潜力。
但除了旅游业的比拼外,招商的较量也在悄然进行。
相比地级市,县域地区在自身区位、实力、配套等方面,缺乏一定竞争力和吸引力。
面对这样的挑战,该如何突围?
比较有话语权的,就是“盛产”百强县的江浙强省,以及各地的千亿县了。在他们身上,隐藏着县城经济的发展密码。
本文对这些百强县、千亿县的招商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地有什么 就招什么
就产业环境、物流成本等指标而言,县域地区与中心城市存在一定差距。
倘若热衷于高新产业,往往只是单方面的美好愿景。尽管这些产业颇具吸引力,但如果不符合县域地区的实际资源条件,便难以在这里真正扎根生长。
县域经济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一味追求“高精尖”。产业的规划,必须立足于已有产业基底,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这就需要改变“本地区缺什么,就招什么”的旧观念,转向“本地有什么,就招什么”新思路。
具体来讲,需要对本地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调研,明确自身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这类资源可能是土地价格优势、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自然资源、良好的地理位置,或是某一特定行业的传统优势。找到这些闪光点,就能为县域招商提供有力支撑。
在明确“有什么”之后,接下来就要思考“可以招什么、要怎么招?”的问题。
根据县域特色,明确产业定位,找到既招得进、留得住,又发展得好的企业和项目。
沿着这一路径,县域地区就能有针对性地吸引投资客户,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产业。
主导产业稳了,自然就会吸引相关的配套产业的聚集,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条。
在过去,区位决定论和资源限制论等曾让不少县域发展受阻。如今,这种旧有观念正在被打破,不少小县城开始通过“无中生有”,形成本地优势产业。
就拿浙江永康县来说吧,这片土地原本矿产资源并不丰富,却孕育出世界级的五金产业集群。
他们不局限于本地的有限资源,而是积极向全国各地“借”资源。靠着这股拼劲、闯劲、钻劲,“无中生有”发展成全国百佳产业集群——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的核心区。
如今,这里企业数量达4.6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25家。从中国科技五金城,上万种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和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五金之都”,实力可见一斑。
因此,县域地区要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坚持“有中做强、无中生有”的策略,积极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布局发展新赛道。
锁定特色产业 聚焦重点招商
由于自身体量和能级限制,县域地区要做全能选手,在各个产业上全面开花,显然是不现实的。
每个县都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发掘并放大这些特点,让它们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有的县城拥有“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比如陕西的神木和内蒙古的准格尔旗,煤炭资源丰富;
有的则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特色支柱产业,比如贵州的仁怀白酒产业。
这些县城紧握手中的“王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当然,不是每个县城都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对于那些资源特色不突出的县城来说,又该如何寻找突破口呢?
这时候,就需要转换思路,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来挖掘特色。
比如沿海县城,可以利用地理位置和市场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开展外资招商。比如,江苏昆山和福建晋江,将这两大优势最大化,成为了外资的热门投资地。
此外,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打造特色,形成了“一县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也是一个有效的出路。
比如,浙江海宁作为布艺名镇,这里的家纺产业形成以中高端产品为主导、从生产制造-后整理-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服装产业市场主体近8000家;
再比如,“中国鞋都”福建晋江,鞋企和上下游配套企业近7000家,产业链规模逾千亿元。
▲图源:新周刊
这些县城通过深化产业链,不仅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在江苏,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比如,常熟市的服装产业集群、阜宁县的风电产业集群、丹阳市的眼镜产业集群等,都成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当然,围绕特色产业进行招商时,也要充分考虑自身产业基础,新增项目与原有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项目的落地成本,还能加速项目的成长和盈利。
比如,山东龙口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胶州海尔中央空调等,都是产业链延伸的体现。只有点对点精准招商,才能够事半功倍。
巧用互联网手段 推进项目落地
在传统招商模式中,常常见到的是政府与商会的忙碌身影。他们穿梭在各类活动中,寻找那些潜在的投资者。
但这种模式,往往让我们先接触到的是各级政府及商协会,并非非真正的客户。
真正的招商对象具体在哪呢?招商人并不知道。很多时候,招商人是处于被动选择状态,等到了实质谈判阶段,可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问题。
那么,该如何精准找到匹配的目标对象,并推进项目落地呢?
答案就“关联对象”中。通过挖掘“关联对象”,可以找到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线索,直接触及到目标客户。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行业趋势、企业投资动向,绘制出一张目标企业的关联资源路径图。
这张图就像是一张寻宝图,指引我们找到那些投资体量大、产业质态良好、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头部企业。
想象一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全景式地洞察市场动态,发掘与本地资源高度匹配的目标企业,再经由智能推荐的最优路径,实现项目的有效对接。
这种精准招商,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可能性。
以谷川联行为例,依托遍布全国18城招商服务网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招商”渠道,对117w+项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同时,深入剖析企业投资意愿、发展规划以及核心关注点。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筛选出重点招商区域,更能洞察企业的投资意向和发展蓝图。
截止目前,谷川联行已为超过100家政府提供招商服务,成功促成了8300多个项目落地。
选商引资不是一场简单的争夺资源的竞争,需要我们合理有效的策略,精准吸引那些真正能推动本地产业升级的优质项目。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