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蒋介石去世,七年后,其子蒋经国以文追思父亲,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两岸和平的愿望。
不久,廖承志在大陆的报纸上公开发表写给蒋经国的信,希望两岸真正为一家。
宋美龄得知此事,回复9个字,就让大陆的期望落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介石败退台湾。
被赶到岛上,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就好像曾经的天之骄子变成落魄书生,很是憋屈。
此后,台湾开始接受美国更多的经济援助,经济慢慢恢复,与大陆对抗。
70年代,新中国经过一番努力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台湾在国际上的地位变得尴尬。
同时,大陆对台湾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为更好地让两岸统一,我党改变了方式。
此前,动不动提解放台湾,很有压迫感,换了一种新思路,主张平统一祖国。
1982年,邓小平提出,大陆搞社会主义,台湾可以搞资本主义,只要是一个国家就行。
当年,正是蒋介石去世的第7年,蒋经国以文追思父亲,表达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能够回到家乡,和祖先同在的心愿。
蒋经国写道,希望自己不局限于孝顺,要心怀民族和国家,有大爱。
蒋经国的悼念文章传到北京,邓颖超找到邓小平,说这是两岸沟通的绝佳时机。
同时,邓颖超心中最佳的沟通人选已经想好了,就是廖承志。
廖承志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的主任,历史上和蒋介石一家颇有渊源。
简单来说,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和蒋介石都是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廖承志本人和蒋经国小时候就是好朋友,长大后又同在莫斯科念过书。
于公于私,廖承志是和台湾沟通的最佳人选。
在邓颖超的提议下,廖承志以个人的身份,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给蒋经国的信,开头就是“经国吾弟”,情真意切,以两人多年情谊为开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信中指出,和平统一,两岸人民都可以化解骨肉分离的痛苦,台湾民众也可以安居乐业,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亚太的和平,希望蒋经国能承担历史责任,促进统一。
这封信,没有咄咄逼人的劝说,散发着浓厚的人情味,令人动容。
蒋经国收到老大哥的千里传讯后,表面上没说什么,内心已经被那些真挚言语所感染。
考虑到蒋经国的身份,台湾当局搬出宋美龄,希望她以长辈的身份,“恰当地”回复廖承志。
宋美龄陪伴蒋介石历经各种政坛和军事上的风风雨雨,老道、有谋划,可惜的是,因为历史上的种种遗留原因,她对我党并不友好。
从1949年开始,台湾没有能力挽回当初的局面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宋美龄的地位随着蒋介石败退台湾开始,已风光不再。
面对着廖承志的来信,宋美龄给了个非常淡漠的回复。
宋美龄表示,蒋经国现在的身份和以前不一样了,在台湾主持大局,需要首先考虑到中华民国。为了保证中华民国和中华民族的巍巍正气,唯一的做法,就是坚持所谓的“三不”,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信中,宋美龄还不忘提醒廖承志“敝帚自珍,幡然归来”,意思是廖某应该归顺台湾这边。
这口气十分强硬,没有回旋的余地,在国民党内部,宋美龄是元老级人物,陪伴蒋介石那么多年,虽然不直接掌权,但话语权还是相当重。
宋美龄做出回复,让蒋经国感受到一丝凉意,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没有改变态度!
宋美龄回复冷淡,丝毫不想和平统一,蒋经国还是开始逐步推动两岸关系的融冰。
1987年,蒋经国多方安排,在台湾成立“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从此,台湾民众可以跑回大陆探访亲友,很多被迫离开大陆的老人,得以一解相思之苦,回到故乡和亲人身边。
正当一切慢慢变好的时候,1988年,蒋经国突发疾病去世,邓小平听闻消息后,甚为痛惜。
时光流逝,两岸关系有了更多的曙光,除文化交流之外,经济上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两岸人民心里,也都向往着和平和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