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考虑买纯电车,你最希望它拥有哪些硬实力?是要超长续航,无论城市通勤,一周充一次电省时省心,长途出行不用担心续航不够?还是一杯咖啡,小憩一会就能满电出发,节省大把充电时间?
广汽埃安推出的第二代AION V都能满足你。750km的超长续航,每天通勤按往返100km算,基本一周充一次电就能搞掂。充电15分钟就能补能370公里,加电和加油一样快。且充电兼容性达97%以上,很轻松就能找到相应的充电桩。
第二代AION V是广汽埃安以“全球新经典”为目标打造的全球战略车型,也即这款车型不仅将在国内销售,也将成为广汽埃安出海的一张名片。除了长续航、快补能,第二代AION V还有哪些亮点呢?近日,在深圳举办的第二代AION V无图NDA全民公测上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体验。
硬派外表,极具辨识度
第二代AION V还有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霸王龙。起名灵感来自一个地名“化龙镇”,位于广州番禺区。化龙镇是汽车工业智造强镇,第二代AION V也诞生于此。新车外观也如名字一样非常霸气,独特的“生态机能”设计语言,前脸方正的大灯和前脸的曲面搭配,设计刚中带柔,侧面车身线条硬朗有力。这与方盒子造型的硬派SUV有所不同,更有辨识度。
车尾依旧是很硬朗的设计,大尺寸的扰流板十分醒目。弯折的C字造型与前前相呼应。车尾中间还配备 AION 字母标,这是埃安首款应用 AION 字母标的产品,以更具国际化的形象面对全球消费者。
无图智驾,“老司机”一样沉稳
目前埃安已经实现“有路就能开,无图全球通”的百万级智驾体验。这次我们着重体验了第二代AION V智能驾驶表现。第二代 AION V搭载全球领先的ADiGO PILOT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硬件上新车配备了英伟达 Orin-X 芯片、一颗高线程激光雷达、5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11 个摄像头,并具备持续OTA迭代升级能力。软件上,第二代AION V引入了AI先进智驾算法,大幅提高准确率,还能不断学习迭代。
从试驾体验来看,第二代 AION V智驾能力表现丝滑沉稳。能够保持非常安全的跟车距离,对旁边车辆的识别精准,对加塞车辆的避让处理反应快。整个行车过程,跟随设置好的导航路线,需要驶出主干道时,变道及时,驶入匝道后会进行适当的减速,避让对向车道的车辆。行至人行横道时,能够主动避让行人和电瓶车。对红绿的识别,能够提前预判,并进行及时的减速。行驶过程都是按道路限速行驶,如需要加速可踩电门。踩电门系统不会退出,踩了刹车才会退出,人工接管。整个的处理表现很沉稳,也不木讷,整个试驾过程,只需要将手放在方向盘,车辆能自由行驶,驾驶更轻松。
第二代 AION V采用的是无图智驾,不依赖高精地图,实现了全场景覆盖能力。因此第二代 AION V在国外销售,国外消费者也能体验到它出色的智能驾驶能力。
目前第二代 AION V的还未正式上市,有人预测在15万左右,如果这个价格搭载智驾系统,第二代 AION V有望成为这个价位智能驾驶能力最出色的车型。
越级配置,拿捏家用需求
作为一款家用大5座SUV,第二代 AION V轻松拿捏家用需求。车上14.6寸中控大屏,内置高算力芯片,搭载最新的ADiGO5.0系统,操作流畅,UI设计更为直观,显示效果清晰。还搭载了AI大模型,可以自学习自进化,用AI变身妈妈声音讲故事,辅导儿童学习秒变带娃神器。副驾后面还配备一个小书桌,在车上办公,小孩写作业都可以。车上主副驾中间还配备了一个智能冰箱,温度可调节至-15°至50°区域,夏天吃冰淇淋,冬天喝热奶茶。同时,全系标配3.3kW外放电,外出郊游,露营、烧烤都能实现。
空间舒适性上,全车座椅采用了豪华舒适软包,触感舒适,里面的填充物柔软,乘坐更舒适。主副驾支持8点按摩座椅,多模式力度可调节,带来极致的舒适享受。前排副驾还支持躺平姿势调节,工作累了可以在车上躺平休息。后排座椅最大可放倒至137°,给后排乘客舒适的乘坐体验。
第二代 AION V车身尺寸车长 4605mm,轴距2775mm,得益于全新一代 AEP 纯电数字化平台,采用精益化、模块化的布局,其轴空比达到 37.8%,车内空间提升 20%,大幅度提升内部乘坐空间与舒适性。此外,其空间灵活性也非常高,车主可一键让前后座椅完全放倒,车内秒变柔软舒适的“大床房”,打开电动遮阳帘,可以躺在车上享受仰望星空的惬意。
购买纯电车的最主要的疑虑无外乎开头提到的续航和补能,第二代 AION V以750km的长续航、400V+3C快充很好的解决了这两大痛点,车内配置和智能驾驶更成为它的加分项,尤其是智能驾驶能力更让人惊喜,既能满足用户对家用舒适的需求,也能满足用户对智能化的高标准,如果上市之后能够给到符合消费者预期的价格,相信它会是广汽埃安又一款爆款车型。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8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