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3月31日讯(通讯员 阮桂丽 记者 耿润)3月28日,“青研126”小麦品种转化签约仪式成功举办。青岛市农科院与山东晟瑞种业有限公司就“青研126”小麦品种转化达成合作,这是青岛市属公益一类科研机构完成的第一例粮食作物科技转化成果。
自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以来,种子作为农业“芯片”,在粮食增产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青研126”小麦品种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83.7公斤,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2.9%;高产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43.0公斤,较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4%。
“‘青研126’适应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未来市场一定不错。”来自聊城市的山东晟瑞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贵学表示,自2021年青岛市农科院在山东省各区域进行试验时,公司开始接触和了解这个新品种,关注的各项成长和指标都基本符合预期。2023年2月,该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第一时间与青岛农业院对接联系购买合作事宜。
一粒种子从实验到大面积推广并非易事。以此次小麦育种为例,小麦一年只能种一茬,每年科研人员每年要从产量、抗倒伏、耐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各项指标入手,做数以万计的观察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育种周期长达11年。此次品种培育的主要负责人——青岛市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博士盖红梅自入职后加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研究,一干就是16年。
秉承严谨自律、潜心研究的精神,青岛农科院小麦育种团队历经漫漫科研路,屡结硕果。“青研126”小麦品种于2018年选育成功,经过青岛市小麦品种选拔试验和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23年2月通过山东省审定。此外,特殊用途小麦品种“青研紫麦1号”和“青研紫麦2号”分别通过山东省审定,“青研蓝麦1号”参加山东省生产试验。
山东省审定指标数据显示,“青研126”小麦品种亩有效穗45.2万,穗粒数37.3粒,千粒重44.2克,表现高产稳产;其抗病性突出,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和黄花叶病毒病,中抗叶锈病;其根系活力好,越冬抗寒性及干热风等综合抗逆突出。
“‘青研126’的顺利转化是我们农科院开展的又一次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科研成果走向市场的机制探索。”青岛市农科院党委书记林涛介绍时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育种创新能力提升,优化科研成果产出,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让农科院的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出试验田,走向生产一线,让科研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