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月中旬,中央决定在7月初,于河南郑州召开扩大会议。后来中央考虑到与会人员,大部分都在一线指挥“大跃进”,很辛劳,遂修改开会地,改到风景秀丽、放松身心的江西庐山。
彭德怀接到这份看似寻常的开会通知时,沉思良久,不愿去参会。理由有三,一是他刚回国不久,前面近两个月时间,他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他国,学习先进军事经验,奔波多国,身心俱疲;
二是在4月出国前的上海会议上,他跟毛主席出现了一些分歧与争执;三是因前面出国,他案桌上积压了不少文件、报告,还等着他审阅批示。
因此,彭德怀希望留京工作、不用参会的黄克诚,代自己走一趟。彭德怀提出自己的想法后,黄克诚没有立即表态,他认为彭德怀不参会是很不合适的;深知毛主席脾气的他,还觉得这会激化彭与毛的矛盾,加深分歧。
在黄克诚的开导和劝慰下,彭德怀最终选择了上庐山开会。在这件事上,黄克诚后来多少还是有些后悔的:若是自己不劝彭总开会,自己代他去,局面是不是不会闹得那么难看?
黄克诚虽在山下,但对山上的会议内容和开会形势,十分密切地关注着。这多少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所以对突然的异变,没有任何准备。会议中期,黄克诚突然被通知,要他上山参会。他有些茫然。
尤其是原本留守北京的彭真,也被要求上山。彭真特意找到黄克诚,说要他跟自己一块上山。当时黄克诚不疑有他,事后才多想了一些,恍然大悟。
黄克诚上山后才知道,会议因彭德怀的一封信和毛主席的表态,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克诚一向稳重,上山后同多方了解情况。在与“多方”谈话中,有一方是十分特别的:周小舟、周惠和李锐。
他们都来自“湖南”。黄克诚在湖南主政过,他主导了建国初期湖南的剿匪、土改、镇压、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干部培养等工作。周小舟,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惠,湖南省委副书记;李锐,水电部副部长兼毛主席的兼职秘书。
李锐跟湖南也有扯不断的关系:建国初期担任湖南日报社长、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
黄克诚一上山,这三人就好像找到主心骨,主动到黄的住处,交流对这场会议的感觉和看法。他们四人的看法是颇为一致的,而且周、周、李对黄克诚十分坦诚,讲起话来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顾忌。这为他们后来的结局和庐山会议的“爆炸”,埋下了一个伏笔。
黄克诚再三劝说,不要激动,不要着急。但于事无补,周小舟说,毛主席这样的突变,有没有斯大林晚年的危险。虽然他们讲得很少,黄克诚也明确表态“毛主席不会那样”,但还是埋下了祸根。
他们准备走时,彭德怀又来了,周小舟还想跟彭交流,但李锐催着要走。他们黑灯瞎火离开的时候,碰巧撞见了罗瑞卿:罗瑞卿是毛主席的大警卫长,又是支持毛主席的。
黄克诚认为,这样被罗瑞卿发现,罗肯定注意到了,迟早会被要求交代;周、周、李说起的“斯大林晚年的危险”,容易被误认为反对伟人,所以预感大事不妙的黄克诚,建议他们主动找到毛主席,开诚布公,说明情况。他们不听。
后来小组开会,周、周、李被人追问,他们到黄克诚那讲了什么。罗瑞卿恰好也到他们小组开会,黄克诚见状,就把那晚的谈话,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他深知议论毛主席像“斯大林”晚年的话,会被人误解,但是被问到不说出来,有违他的党性原则。最后他讲出来时,虽然解释了这是他们的一时冲动、没有不良居心,但还是引起了全场沸腾。黄克诚的话,就像点燃了一颗炸弹,从他们组炸出去,波及到整场会议所有小组。
他们背地的这番议论,经人揭发,张闻天与彭德怀之间也有过类似的。毛主席的崇高威信,及大家对毛主席的特殊感情,都不允许有这样不敬。更何况三年前,刚经历赫鲁晓夫作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的种种错误和违法行为。
他们说“毛主席像斯大林晚年”,引起了无数原本同情他们的与会者的愤慨,大家在情感上都不能接受。因此到1966年的时候,毛主席说要找出“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既然你们讲我是斯大林,那我就提前把“赫鲁晓夫”找出来。
这就是祸从口出吧。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7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