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根据党中央的命令,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策应中央红军,长征途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担任红军班长的李德生有一次召开了会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战斗比较频繁,生活也相当艰苦,我们党的组织生活有点松了,汇报比之前少了,希望大家要抓紧。”
这个消息很快被上级知道了,此时张国焘的思想在部队中影响很大,这位上级就问李德生:“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你怎么说现在不如过去?”
李德生心中有杆秤,他认为自己说的没错,上级雷霆大怒,认为李德生是对张国焘有怨言,所以当即撤销他的党支部书记一职,并开除党籍,调任为红十师的传令兵班长。
这一年,李德生虽然才19岁,但是他参加红军已经5年了,当了五年的战士,才晋升为党支部书记,李德生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而此时他又被降职处理,开除党籍。
那个时候,所有的老战友都认为李德生的革命生涯,可能“到此为止”了。
李德生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的心情很是低落,不过,对于革命信仰,李德生是没有改变的,他虽然降职为了班长,但是依然兢兢业业的工作,学习。
李德生那个时候没想到,也正是由于他这一份敬业,最终让他的革命生涯,转了一个“大弯”
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少年时期,由于家贫,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从小就开始为家里干活,分担压力,母亲为了让李德生有个谋生的本事,决定送他去当裁缝。
那个年代拜师傅是很严的,而且师傅在前几个月,甚至是几年都不会教东西,而且他还会让徒弟干很多家务活,美其名曰“考验”,遇到好的师傅之后还能学到什么,遇到不好的,恐怕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德生在老裁缝的家里,整日的为他家干家务,师傅却什么也不教,几个月后,李德生实在是忍不住,便回家告诉母亲,他喜欢自由,他要放牛。
爱子心切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同意,从此,李德生开始了自己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1928年,红军解放了柴山保地区,很快,李德生的家乡组建了儿童团,李德生在十里八乡的娃娃队伍中有自己的“一番威名”,所以,他被大家推选为了儿童团的团长。
当时的李德生,对革命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知道,红军队伍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当家做主的,所以,参加革命工作后,他很是努力,尽心。
两年后,李德生的年龄长大了些,他决定参加红军,可是红军班长却是不同意,认为他年龄小,而且个子也不高,李德生坚持要参军,红军班长便想了个办法,要李德生和一名通信员比赛跑,如果他赢了,就答应他,让他参加红军。
少年时期放牛的经历,让李德生有了超乎于同龄人的毅力和身体素质,结果很快出来,李德生取得了胜利,他终于如愿以偿的加入了红军队伍。
1935年,李德生参军5年,这一年尽管他才19岁,但是在枪林弹雨的战火中,他早已成为了一名“老红军”
同年7月,李德生被降职为了红十师的班长,他此时虽然年轻,但是得罪了上级,很多老战友觉得李德生以后的军旅生涯没有希望了,但是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最终改变了李德生的命运。
此人就是时任红十师师长的陈锡联。
陈锡联与李德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喝着“黄连水”长大的穷娃子,他们从小就充满了敢于反抗的勇气,不同于李德生的是,陈锡联在战斗上更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他升官比李德生要快的多。
李德生当红十师班长时,已经19岁,而这一年陈锡联当师长,也不过20岁,1955年授衔,李德生为少将,陈锡联为上将,两人相差较大,最大的影响,便是1935年李德生被撤职。
李德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陈锡联得知后,对他非常关心,常常宽慰他,要他好好工作,继续努力,将来一定有机会将事情给说清。
多年后,李德生回忆起此事时说道:“陈锡联同志作为一师之长从不摆官架子,宿营以后,他有空就和我们传令兵谈心聊天,当他得知我受到迫害的不幸后,马上对他谈话,了解情况,鼓励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此后他一直对我非常关心,非常信任,给予了很多关照和帮助。”
李德生的话,完全是他真实的回忆录,陈锡联在之后,确实是对李德生关心和爱护,抗战全面爆发后,陈锡联担任了八路军769团团长,当时他强烈要求李德生跟随自己,并将李德生任命为了自己麾下的排长。
抗战八年,陈锡联一直都在有意的关注李德生,1945年,李德生已经升任为了团长,抗战胜利后不久,陈锡联便将给李德才平反的事向上级反映。
经过一番辗转,上级平反了李德生的“冤屈”,并将他的党籍恢复到了1932年,对于这一件事,李德生对陈锡联充满了感激,可以说,正是由于陈锡联的努力,才有了李德生的“新生”
从此,李德生与陈锡联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情谊。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生与陈锡联没有再共事,但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减少,友谊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珍贵。
1973年,李德生当选为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一跃成为副国级,在我党的地位,一下超过了老领导陈锡联。
后来,李德生又主动辞去了中央副主席的职务,而陈锡联虽然没有当过军委副主席,但是在一段时间,他曾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也是他革命生涯的巅峰。
在政界,军界,李德生与陈锡联两人尽管浮沉不定,但是他们的情谊依旧。
晚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两人有了更多相聚的时间,1988年,他们一同前往太行山,慰问老区百姓,1995年,他们一同参加“抗日座谈会”等等。
1999年陈锡联不幸去世后,李德生非常悲痛,一个月后,他以《威猛震敌胆,打仗数第一——深切缅怀卓越的军事家陈锡联同志》为题,回忆了自己与陈锡联一同战斗的往昔时光。
李德生说:“我为失去陈锡联这样一位老领导,老战友感到无限的惋惜和悲痛,将会永远深深地怀念他。”
两人之前的战友情谊,可见一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