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出生于清朝末年的1902年,家是一户普通农家,住在湖南永兴三塘乡下青村。村子的百余户,全部姓黄,供奉同一个先祖。虽是同一个祖先的同宗,但也免不了强势的大房欺负弱势小房的俗事。
黄克诚的父亲黄清主这一支,就是饱受欺负的弱势小房。于是,黄清主跟几个兄弟商量,集资供一个男孩去读书,不求多有文化、飞黄腾达,只求他能有点文化,帮助大家不容易被蒙骗欺负。
几个兄弟开了个在后来看来,至关重要的选举会。他们将各自的孩子摆出来,进行评比,选出最合适读书、最有可能读出出息的人选。9岁的黄克诚,成功脱颖而出。
读私塾前,家里的苦难,让黄克诚出现跟同龄人格格不入的成熟,也许这也是他当选的理由之一。
黄克诚有个姐姐,患有羊角风,家里无钱医治,导致她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她很小就被家里安排,订下了娃娃亲,但到了出嫁的年纪,婆家却迟迟不派人来接她入门。而且家中的父母,对她也是厌烦透顶。姐姐的脸上因此不再有笑容,只是闷头干活。
在黄克诚6岁那年,姐姐上吊自杀,黄父撞见也不解救,甚至把她脚下踩着的凳子踢开,让她快些死。黄父离开后,又有人进来,把姐姐救下。可是黄父的漠视,让姐姐心如死灰。
很快,姐姐又找到机会上吊。她死后,黄父明显松了口气——黄母虽然难过,但还是觉得她还是死了好。这就是生不如死吧。黄母告诉黄克诚,对外要说你姐姐是不小心跌死的。
这个旧社会的悲剧,给黄克诚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他后来义无反顾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不能说没有受到这一事件的重大影响。
但是,旧社会的亲情也并非都是淡漠残酷的。黄克诚有个兄长,念了两年私塾后就回家务农了,等到黄克诚上学时,他不计较付出地帮助。
黄克诚一开始到县城上学,就是黄兄用扁担挑着两担书籍,几十里地送他去的。这件往事,黄克诚记了一辈子,到了晚年还记忆犹新,时常缅怀。
后来黄克诚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外面遭遇危险,回到家乡避难。黄父黄母都怨他惹祸,但那位挑着两担书、走了几十公里送他上学的黄兄,却是不留余力地掩护他。当时黄兄已经结婚,黄克诚有嫂子了。
黄克诚靠着哥哥、嫂嫂的帮助,成功躲过频繁的搜查。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做大官的消息,传回家乡,哥哥知道后就让儿子去投奔这个叔叔。
见面后,黄克诚用自己的工资,带侄子吃饭、买新衣。在他的未来发展上,黄克诚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和自己的原则:不安排他做什么领导工作,先是送他做工人,后来送他去考大学,让他自己奋斗。
黄克诚很清楚,靠谁都没靠自己好。也正因为如此,黄克诚庐山遇难后,侄子并未受到什么牵连。
从没沾过他光、也没到过北京、坚持在乡下种地的哥哥,听说黄克诚被罢官后,立即赶到北京。他见到黄克诚身体健康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句无比朴实的话:“这样很好,这样很好。过去你当那么大的官,多危险啊,我都替你担心,现在好了。”
黄兄的言语,没有同情,也没有安慰,只有一个普通农民的人生哲理和高兴。不管是当官,还是落难,真正的亲人只会关心你是否健康。他们认为只要健康,就有机会,就会好起来。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