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五大王牌军首任军长, 为何其他四人授上将, 唯独吴克华是中将

妙之评过去2024-06-28 11:42:50  73

在解放战争中,作为我军绝对主力的四野硬实力要在其他几个野战军之上,而支撑起四野这么强大战力的基干,则是12个主力军。在12个主力军中,以第38、39.40、41和43军为尊,被称为“东野(四野)五虎”,当年林总排名的7个头等主力师皆出自这五虎,能成为东野五虎的纵队司令(军长),也是东野每一个指挥员梦寐以求的事。

在东野改编成四野之后,他们的首任军长分别为:

38军军长李天佑、39军军长刘震、40军军长韩先楚、41军军长吴克华以及43军军长洪学智。

按理来说,四野五虎的军长在军衔上是要比其他军要高一点,可在这5个军长中,其他四人皆是上将,却唯独41军军长吴克华却和四野第二梯队梁兴初、吴瑞林等人一样却授中将。

那么,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下,作为四野五虎军长之一的吴克华,为何才授中将军衔?

《大决战》中吴克华(剧照)

百战名将吴克华

和很多一方面军出身的名将一样, 吴克华1913年出生于江西弋阳的一家贫农家庭,在1928年,年仅15岁的吴克华就加入到红军队伍里面来,和李天佑等人都是“红小鬼”出身。在中央苏区期间, 吴克华曾担任粟裕任参谋长的红10军团连长。

在长征前不到22岁的他,已经是红军第五军团的团长。

在长征期间,红五军团都是承担拖后掩护主力的任务,因此在长征的过程中20多岁的吴克华一直都是在走钢丝战斗,并多次率队逆行阻击敌人,在和国军追击部队的纠缠中的绝境突围。

绝命后卫师的红五军团(剧照)

例如在1935年的梅溪阻击战,就是吴克华长征期间打最艰险的战斗之一。

当时担任红五军团39团团长的吴克华,奉命在此阻击敌人,掩护总部机关向土城转进的任务。

在39团阵地都没挖好的情况下,敌人就已经摸上阵地,吴克华都来不及分配作战任务,双方就已经纠缠在一起了。部队经过半天的激战,班排建制都打乱了,面对川军最强的刘湘教导师,39团但依然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在晚上退出战斗39团已经伤亡过半,但依然成功掩护总部转移。

此战吴克华的39团得到了总部亲自发来的嘉奖电报,但还没来得及庆祝的他,又要转移到下一场战斗中去,而这也称为红五军团或者是吴克华的常态。

吴克华将军

抗战期间,在陕北抗大毕业后的吴克华,前往上海从事秘密阵线工作。在1938年返回的延安之后,被派往山东工作,正好当时山东抗日情绪高涨,在敌后从事过根据地建设经验的吴克华也被派到胶东,担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的副司令员。

1942年山东纵队和115师进行合并之后, 统一对外称为山东军区,下辖5个二级军军区(地委),其中胶东根据地,改为胶东军区,而当时的司令员,正是大名鼎鼎的许世友上将,吴克华则担任副司令员。

在两人的共同领导下,胶东根据地迅速发展成为我军山东模范根据地中的明星根据地。

在胶东期间,吴克华不仅辅助许世友不仅多次粉碎日军的进攻,还将胶东根据地打造成我军在山东的坚实后方。

我军胶东根据地主力部队

当时抗战时期的胶东根据地有多强呢?

1942年,在抗战最艰难时期,胶东根据地直接粉碎日军50多次扫荡,其中包括4次铁壁合围,当年的地雷战就是出自该根据地。

而且胶东根据地不仅挡住了敌人的攻势,还将根据地再次扩大。在许世友和吴克华的带领下,胶东根据地的人口达到了790万,占我根据地人口59.9%以上,正规军发展到5万余人,同样位居山东各大军区榜首。在抗战末期,胶东军区更是收复了烟台、威海等大城市,进一步扩大根据地。

而到了抗战结束后,随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方针的出台,山东军区有一半的主力部队被抽调到东北建设根据地,而作为副司令的吴克华也责无旁贷,率领胶东子弟兵出关加入东北战场。

当时吴克华和胶东政治部主任彭嘉庆率领军区直属队、山东5师14团和6师16团、以及北海、东海和西海军分区4个团约9000人,渡海开赴东北。

出关作战的山东军区部队(剧照)

解放战争开始后, 吴克华已经是辽东军区参谋长兼东野五虎四纵的司令员。

在吴克华上任之后,先后参加了“四保临江”战役和夏季攻坚战。

而要说4纵在解放战争中最出彩的战役,非塔山阻击战莫属。

该战役是东野能否拿下辽沈战役的关键,最终吴克华带领4纵在无险可守的塔山,愣是靠着多重防御配置和在红军时期一如既往的坚韧,挡住了国军东进兵团的攻势,守住塔山六昼夜,直接为主力攻下塔山奠定了胜利基础,此战4纵3个团获得英雄团称号。

在入关后, 4纵被改编为41军,吴克华成为首任军长,后来又担任15兵团副司令、43军军长以及海南军区司令员。

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那么,为何这中将军衔是否合理呢?

1955年大授衔时期的吴克华中将

中将实至名归

其实吴克华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没有很多人说的高攀或者低就,而是实至名归。

为何这么说?接下来,雨田君通过两点一起来解读一下

其一,就是在职务上。

特别是建国后的职务,这一点尤为重要

看看当时我军有关中将的授衔标准是什么

“中将标准为副兵团,准兵团级,或者王牌部队正军级干部”

以1955年9月的第一份大授衔名单为例,正兵团级的中将有1人(出身1野的徐立清)、副兵团级别的中将有22人,准兵团级53军,正军级为96人最多。

我军的中将们

1952年以后,吴克华担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从41军军长到43军军长,吴克华也算小跳一步(当时43军比41军强,毕竟有2个头等主力师)。

巧合的是,而他接替的老李后面也是中将军衔……

1952年担任主力王牌军的军长,基本上都是中将军衔。比如入朝作战的兄弟部队中,38军的梁兴初和江映挥,39军的吴信泉也是中将。但平心而论,38和39在抗美援朝的表现是立下战功的,表现也要好于同期驻守岭南,承担粤东和粤西剿匪任务的41和43军。但吴克华海南军区司令和中南军区参谋长的身份要比一般王牌军军长要高。

特别是中南军区参谋长,在吴克华之前是大名鼎鼎的韩先楚。

因此,在中将的位置上吴克华将军不仅有资格入选,而且还排在中将里面最靠前的那一批。

吴克华将军和战友们(左二)

那再来看看,为何其他五虎是上将呢,吴克华在职务上跟他们差距在哪?

38军军长李天佑,虽然和吴克华一样未能有明确的兵团司令称号,但却是广西军区司令(13兵团兼),正儿八经的兵团级,而海南军区,只是当时和广西军区平级的广东军区次级军区,只是正军级军区。

39军的刘震更不用说了,他是空军副司令,而且还是空军军事学院的院长,也是正兵团、准军区级的,在四野改编的时候他还是首任13兵团的副司令员,同样在吴克华之上。

韩先楚和洪学智在抗美援朝中,都是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还是19兵团司令员,洪学智则是志愿军后勤司令,同样都是要强过吴克华不少。

因此,我们可以从职务上来看,吴克华将军被授中将是毫无问题的,所以那些说他少将的简直一派胡言,但要说够上将的标准,在职务上还是有所困难的。

五虎王牌军的4为上将军长们

其二,就是在资历上

16岁从农家子弟参加红军,而且从小兵一直上升到王牌军军长,吴克华的履立很励志也很传奇。但他同时也是错过了我军三大起义,也让他有不少遗憾和部分加分项。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一下他在红军、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时的资历,看其资历是否匹配中将,或者是否够得着上将。

红军时期的吴克华

在红军时期。

他是红五军团下辖师的团长,虽然红军团长有升上将的先例,但那是在主力部队团,比如杨成武、杨得志等人,而且在长征后期他们都升任为师一级指挥员(杨成武是红1师师长兼政委),而吴克华在长征结束后依然挂的团级干部。其他几位军长,韩先楚是红78师师长、李天佑是红4师师长、洪学智是四方面军军政治部主任、刘震则是73师师长。

而在我军中,基本上红军师长级别指挥员都是和后来的上将匹配,在这一点上吴克华是要稍弱于这四位军长。

到达陕北后的杨成武是红1师师长兼政委

抗战期间,吴克华前往上海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点,并没参加八路军三大师,这也让他不得已只能前往山东纵队和许世友搭档。

而在山东八路军时期,他先是担任山东纵队第5支队的副司令员,而在初创时期的山东纵队下辖支队,基本上都是旅级编制,支队的司令员和副司令员,在后面基本上都是少将或中将军衔。

比如后来去到东野4纵给吴克华当副手的胡奇才(8支队副司令)和杨国夫(3支队副司令)都是中将,少数是少将(四支队副司令为赵杰少将)。

在四纵给吴克华当助手胡奇才将军,也是中将(剧照)

而随后的胶东八路军时期,吴克华作为许世友的副司令,同时也兼任山东第5师师长,这是山东八路军在抗战结束前建立的8个师之一,在这8个师里面,除了牺牲的8师师长王麓水,1师的梁兴初、4师廖容标,6师的聂凤智、7师的杨国夫都是中将军衔,而2师的罗华生则是少将,唯一的上将是3师长王建安(许世友以前的政委),但王建安将军同时还兼任鲁中军区司令,和许世友、宋时轮和陈士渠等其他山东二级军区司令员是平级。

所以在吴克华的这个位置上他是中将军衔。

曾经东野五虎之一的6纵司令员杨国夫将军,也是中将

总而言之,无论是红军还是抗战时期,吴克华的职务资历都是在标准的中将位置上,1955年的授衔是实至名归,但距离上将军衔还是缺少一些资历和职务上的支撑……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6781.html
0
最新回复(1)
  • 武当云中客2024-06-30 12:21
    引用1
    主要是开始打了败仗,换上的胡奇才却打了个东北史上大捷。如果胡奇长一直做纵队司令员,可能像韩先楚那样评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