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初,第三帝国已危如累卵。彼时,在德国本土、奥地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北部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德军仍部署着数百万大军。古德里安将军向希特勒进言,提议将各条战线上的兵力尽数调回柏林,却遭希特勒坚决回绝。
要知道,如此行事,德军就意味着彻底舍弃除德国以外的所有占领区,这对野心勃勃的希特勒而言,断难接受。待到柏林战役全面打响时,纳粹德国已然回天乏术。 1945 年 1 月,盟军先头部队距柏林中心直线距离超 500 公里,柏林周边有地势险要的哈尔茨山脉以及滔滔易北河作为天然屏障,西线盟军与柏林距离尚远。
倘若此时将西线德军大规模撤回本土,让盟军轻易收复欧洲,这对主张拓展生存空间的希特勒来说,简直无法容忍,他甚至拒绝与西方盟国进行任何接触。就在柏林战役前夕,希特勒仍命令西线德军对盟军发起一系列大规模反击,直至柏林生死攸关,希特勒才被迫下令德军放弃西线阵地,东进支援本土。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1945 年 2 月 1 日,东线苏军已推进至奥德河畔,距柏林仅 60 多公里。而西线盟军距柏林还有600 多公里,且苏联红军已完成攻打柏林前的战役总动员。 反观西线盟军,似乎并不急于突破德军西部与南部的防线,可此时的希特勒仍处心积虑调兵防御西线盟军,妄图迫使英美与其谈判。
德军与苏军势同水火,希特勒绝不会向苏联低头,他一心想与西线盟军和谈,实现有条件投降。 古德里安将军多次劝诫希特勒,恳请他放弃西线,将部队调回东线抵御苏军。但依古德里安之策,等于放弃与西线盟军谈判的筹码,这全然违背希特勒意愿。古德里安因此与希特勒频繁争执,矛盾日益加深,希特勒最终罢免古德里安的全部职务。
然而,第三帝国的结局并非希特勒所设想。德军在东西两线的防御接连溃败,依旧奉命与盟军拼死对抗,结局可想而知。1945 年 4 月,西线盟军行动迟缓,东线苏军却势如破竹。 此时,德国本土的军工体系濒临崩溃,德国空军名存实亡,制空权丧失殆尽。直至柏林战役前夕,德军虽号称集结百万大军保卫柏林,但其多为被打散建制后重组的国防军与党卫军残部,还有老人和小孩组成的国民突击队,战斗力根本无法与苏军抗衡,只是凭借顽强意志作战。
在柏林国会大厦保卫战中,仅存的 1500 多名党卫军士兵让苏联付出惨重代价。柏林战役结束,德军伤亡超 50 万人,苏联红军伤亡 30 万人。大部分德军残部宁死不向苏军投降,强行冲破苏军包围,渡过易北河,向西线盟军投降。
1945 年 5 月 8 日,纳粹德国宣告投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军在捷克尚有重新组建的中央集团军群,规模超 50 万人,下辖国防军、武装党卫军、盖世太保等,其中不乏身经百战的老兵,战斗力较强。 他们甚至在柏林战役期间,向北多次大规模反击,试图支援柏林,给苏军侧翼造成很大压力。
但这支部队既无制空权,又无后勤补给,坦克与火炮也极为匮乏,始终无法突破苏军防线,只能无奈看着柏林沦陷。 德国投降后,这支第三帝国最后的武装力量并未向苏联屈服,坚决守卫布拉格。期间与苏军多次激烈交战,他们一心期盼西线盟军能前来布拉格受降。
但事与愿违,西线美军拒绝德军投降。此时,苏联的两个方面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试图全歼这股德军。驻守布拉格的德军指挥部紧急下令,所有部队向西突围。德军凭借强大求生意志,强行冲破苏军数道防线,数十万德军开始逃亡。 他们逃至西面美军驻地,美军立即封锁边界,要求德军向苏军投降。
与此同时,苏联追兵迅速抵达美军边界,双方再度爆发惨烈交火。此时的德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战斗力惊人,多次击退苏军进攻,让苏联颇为棘手。 为减少伤亡,苏军紧急向就近的美军求助,美军只好接受德军投降,但仍将党卫军部队移交苏军。欧洲战场的最后一场战役——布拉格战役,缓缓落幕。第三帝国就此永远退出二战历史舞台。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