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发表后, 日本因何不改计划? 老蒋: 这就是毛泽东厉害之处

洋洋爱说史2024-07-01 09:55:34  113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8年5月至6月初,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主席向八路军战士们做了有关当前抗战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全体战士们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

一个月后,毛主席的这篇演讲被全文刊登在了中央机关的报纸《解放》上,之后又随着中共的宣传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这篇文章就是大名鼎鼎的《论持久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主席不仅有理有据的驳斥了当时流行的种种荒谬言论,还创造性的做出了“中国必将通过持久战走向胜利,而日本必将战败”的预言。

然而,即便侵略计划已经被人看穿,日军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原计划,最终,就如毛主席在文章中所预言的那样,一步步的走向战败。

要知道,《论持久战》发表后,连一向反共的蒋介石都直呼毛泽东厉害,可见这确实是戳中了日本的命脉,那么,日本为何不改变他们的侵华计划,反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走向失败呢?

如今我们在回看抗日影视剧时,总会看到荧幕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要求打倒日本侵略者的情景,但真实的历史上,除了团结一致之外,当时的中国大地上还流传着两种不太为后人所知的观点。

这两种观点,一种叫做“亡国论”。

意思大概是说中国在武器装备上技不如人,如果坚持抗战,最后一定会失败,抗战全面爆发,全国人民一致对外后,这种观点也进行了更新迭代,由“抗战必亡”变成了“再战必亡”,总而言之就是,中国不敌日本,如果抵抗,一定会亡国。

另一种观点叫“速胜论”,主要出现在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之后,两场战役的胜利让一部分人开始飘飘然,盲目的乐观,认为日本不值一提,只要再过三个月,苏联一定会出兵,到那时,战争便可以解决,或者便是“这是最后一战,是敌人最后的挣扎”。

这两种观点在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甚至在国外也有不少的信徒,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针对两种观点而写出的。

毛主席写出《论持久战》的具体过程,在这里不多说赘述,主要讲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事情。

这篇文章首次面世,是在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期间,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做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就是“论持久战”。

一个月后的7月1日,中央机关报纸《解放》上全文刊登了毛主席的讲话,文字版本的《论持久战》就此问世。

由于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这篇文章一经问世,立刻就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注意,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最先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是与陕甘宁边区相邻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其副司令卫立煌看后,大为赞赏,立即派人将这篇文章印发到部队,并组织军官们学习,其次是冯玉祥,他看过《论持久战》后,自掏腰包印刷了3000余册,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国民党的各个军政要员。

之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又将这篇文章介绍给了白崇禧,白崇禧当时是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副总参谋长,他本人也颇具军事才能,有“小诸葛”之称,白崇禧看过这篇文章后,给予了极高的军事评价。

他认为《论持久战》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军事巨著,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并将内容总结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还向蒋介石积极的推荐这篇文章。

向来看不起共产党的蒋介石在看后,也难得的表示了认可,将《论持久战》的原文和自己的讲话稿一起发给了军队中的各高级将领。

在这篇著作中,毛主席不仅驳斥了甚嚣尘上的“亡国论”和“速胜论”,提出了“中国必将通过持久战的方式走向胜利,而日本必然失败”的观点。

还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客观的分析了中国为什么会胜利,如何走向胜利,以及日本为什么一定会战败,怎样战败的问题,内容可谓有理有据,鞭辟入里。

然而,即便文章已经说的如此明确,将日本的侵略阴谋里里外外说了个透彻,但日本依旧没有改变他们原定的侵略计划,而是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直至战败。

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没有改变计划,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过这篇文章,其实不是的。

1938年9月,《论持久战》正式刊登两个月之后,日本的综合杂志《改造》就刊登了翻译过的《论持久战》原文。这说明日本方面已然知晓了这篇文章。

那么,既然日军高层军政人员中有人看过这篇文章,那为何不改变计划,以避免被中国军队打败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不想。其实,不仅中国一方有《论持久战》,日本方面也有他们的“论持久战”,这便是由石原莞尔提出的“石原构想”。

在石原莞尔的构想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应当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如同温水煮青蛙那样,至少也应该以20年为周期。

只不过,随着战争狂热分子东条英机担任了日本首相,石原莞尔的这一套“持久战”计划很快就被日军高层摒弃,坚信能够迅速灭亡中国的日本高层对“持久战”并不感冒,不管是对自己的,还是对他人的,因此,当然也不会想着改变作战计划,只想一战到底。

第二个原因则是不能。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归根到底来说,是对战争规律的总结,毛主席提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既不是头脑一热就提出的宣传口号,也不是主观臆想,而是充分的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后,做出的客观判断,或者说毛主席是洞悉了这场战争的规律。

而客观规律是既不能被改变,也不可能会被改变的。因此,不管日军当下看起来有多么的强悍,也一定会遵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向衰败。

毛主席正是察觉了日军的“不想”和“不能”,才放心大胆的将《论持久战》公开发表,因为结局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毛主席的这番洞察力和气魄,甚至连蒋介石都不吝赞扬,直呼“毛泽东厉害”,而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和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的一样,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持久抗战,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看完论持久战发表后,日本为何不改变计划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日本如何看待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七一网 2022-05-26

这部著作,指引抗战走向胜利.求是网 2020-08-25

毛泽东名著《论持久战》背后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09-22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426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