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方学者基于文献考证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即两河流域国王Nakhunte率众来到中国,时间为距今4200余年,然后四处征伐、传播文明,最终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发现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遗址”,他判断遗址距今4000余年(实际始于距今7000年前),恰好与Nakhunte来华时间相仿,远晚于西亚最早8000年左右的彩陶,因此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
至此,19世纪提出的“中国人种西来说”,与20世纪安特生的“中华文明西来说”,形成了一个“闭环”,考古与文献似乎“互相印证”,西方学者将中华文明起源“安排”的清清楚楚。
其实,安特生仅以仰韶彩陶比西亚的晚,就提出“中华文明西来说”,本身就存在重大的逻辑问题,因为中华文明所含众多,彩陶只是其中之一,不能以偏概全。
简而言之,即便仰韶彩陶西来,也不能得出“中华文明西来”的结论。安特生的“西来说”想要成立,至少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中国不会存在本地延绵不绝的史前文明,其次是史前文明越往西部越早、越往东部越晚。
按理说,道理很简单,西方学者不可能不懂。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西方仅以彩陶就大肆宣扬“中华文明西来说”。即便今天,根据西方一些传到中国的物品,就此仍在大肆宣传文明西来。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考古早已证实中国历史一脉相承,就是存在延绵不绝的史前文明,而且东边的文化比西边的文化要早,比如甘肃齐家文化就比仰韶文化晚。同时,仰韶彩陶西传甘青地区,然后越过河西走廊,影响到了新疆,最终西传到中亚楚斯特遗址。
其中令人费解的是,西亚彩陶东传过程中,尽管安诺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已有彩陶,但却怎么都没能传到楚斯特遗址中,偏偏在距今3000年左右中国彩陶传到了楚斯特,最终还不再向西传播了。那么,为何安诺彩陶不东传到楚斯特地区?
西亚彩陶始于距今8000年左右,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再论丝绸之路前的彩陶之路》中指出“西亚哈苏纳文化、 萨马拉文化、哈拉夫文化等彩陶文化,上限都在公元前6000年之前”,这比仰韶彩陶要早1000余年。因此,很多西方学者仍坚持认为,中国彩陶是西来的,仰韶发现的彩陶根植于年代上更早的西亚文明。
但问题是,中国又有了彩陶的重大发现,而且还远早于西亚彩陶。本世纪初,在浙江金华发现“上山文化遗址”,距今万年左右,其中就出土了彩陶(如下图)。
光明日报刊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万年前的绚烂云霞:世界最早的彩陶》中谈到:由上山文化的发现看,这个框架需要重新构建,彩陶起源的历史可以提前到9000多年以前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按照西方逻辑:仰韶彩陶晚于西亚,那么“以科学为依据”的看,就是仰韶彩陶源于西亚,中华文明就是西来的。
但上山文化却表明,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源于中国。既然如此,西方学者是不是同样对待,“以科学为依据”的宣扬“西亚彩陶是东来的,西亚发现的彩陶根植于年代上更早的中国彩陶”?甚至,是不是据此可以推断出“西亚文明东来说”?
令人费解的是,此时西方对中国的考古发现,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遑论“西亚彩陶根植于更早的中国彩陶”或“西亚文明东来说”了。
总之,从彩陶文化的百年历史来看,西方是毋庸置疑的双重标准,当利于自己的时候,就是各种“以科学为依据”;当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要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么提出“多元起源”,就是中国与西亚彩陶各自独立起源,反正要政治正确的限制中华文明影响力。
说到这里,想必有人会说,西亚不是亚洲的,不是欧洲的,彩陶起源于西亚还是中国,与欧洲没有关系。其实,钱乘旦《欧洲文明的起源》中说的很清楚,“西方人认为中东的早期历史属于他们的文明历史。西方文明充其量只有3000多年历史,于是他们就把古代的两河文明也包括进去了。”因此,“中国彩陶源于西亚说”利于西方,反之则不利于西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