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不进军西域,恢复汉唐旧疆?

温纶说过去2024-07-07 19:37:35  128

明朝初年,明军武德昌盛,不仅大破北元,而且在西北直逼东察合台汗国。在青海,明军进至昆仑山,卫国公邓愈、西平侯沐英等以征西将军印剑,伐川藏,屠西番,获牛羊马匹数十万,于昆仑崖刻石记功“征西将军邓愈总兵至此”;在河西,明军进占甘州、肃州,并在肃州以西至沙州、哈密,羁縻蒙古、回鹘部落,设关西七卫。 当时东察合台汗国内政不稳,强敌环饲,北元在明军与瓦剌的夹缝中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如果进军西域,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恢复汉唐旧疆。然而明军却未能这样做,只是满足于与西域各政权建立名义上的宗藩关系,通过朝贡贸易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政治原因。明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起于南方的大一统王朝,其建都南京,与西北边疆隔绝遥远,所以明朝对西北地区的重视远不及建都关中的汉唐等王朝,只能将有限的经济、军事资源用于战略重点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二是经济原因。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日渐密集,明永乐年间还派出郑和七下西洋,而途经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则由于气候变化、中国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而日渐衰落,因此到了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全面赶超陆上丝绸之路,西北地区失去了贸易繁盛的盛况,沦为偏僻闭塞的边陲地带。 三是文化原因。东汉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异族虽大量进入中原,但其发展方向总体上是全面汉化、胡汉一体。然而唐代以来,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占领河西、幽云等传统上属中原王朝统治地带,历经吐蕃、回鹘、辽、金、西夏、蒙元政权的长期统治,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在语言、宗教、文化、服饰等方面都呈现了“北方民族化”的特点。而明朝起源于南方,且朱元璋一直标榜要“恢复汉唐制度”,因此明朝官方对新占领的西北地区存在疏远与隔膜。 比如,大都督冯胜于洪武二年攻克河州,然后却“以化外之地,不可守”而将城楼房屋焚烧殆尽,拘虏南归。自洮河至积石关,三百余里人烟一空。河州即今甘肃临夏,属河湟流域,汉唐皆在此设置郡县。 中唐以后先后为吐蕃、西夏、蒙元占领,至元代已是汉、吐蕃、党项、蒙古、色目、契丹等多民族聚居区,包括汉人在内的当地居民基本“胡化”,在社会文化面貌上与江南汉人乃至于中原汉人都有很大差别,正因如此,冯胜认为河州为化外之地,守之无用,遂弃之而去。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53784.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