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口7月8日消息(记者索迪)7月7日是出海第四天、寻找短肢领航鲸“海棠”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
按照原定计划,我们继续采用轮岗目视调查法,对“海棠”进行走航目视观测。一大早,大家就“聚集”到顶层甲板上,希望通过多一双眼睛,增加寻找到“海棠”的机会。
大家集体寻找“海棠”(央广网发 蒲冰梅 摄)
当天上午的海况不算好,中间还下起了阵雨,直接影响了观测效果。外边下雨,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称“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员、航次首席科学家李松海就在船舱内给大家讲鲸豚类知识,讲喙鲸、抹香鲸,讲中华白海豚、白鱀豚,他说人类噪声活动及海洋污染是影响鲸豚类动物健康和存续的主要原因。
11时20分,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人员获取了“海棠”最新活动位置,彼时渔政船距离“海棠”有16海里。李松海找到船长李厚超,确定船只行驶方向后,对所有人员说今天要“地毯式搜索‘海棠’”。
12时36分,轮岗人员发现第一群短肢领航鲸,约有20头;14时51分,发现第四群短肢领航鲸,约有30头。遗憾的是,都没有看到“海棠”的身影。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还是通过背部特征,在不同日期识别到相同的短肢领航鲸个体。
研究人员在7月6日和7月7日识别到的相同短肢领航鲸个体(央广网发 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供图)
研究人员在实验记录本记下的数据(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今天看到的短肢领航鲸有几头都是昨天看到过的,我们获取‘海棠’出没的位置,那几头领航鲸也在这里,很明显它们是一起活动的。”李松海说,这一发现侧面印证“海棠”已经找到了群体,有了新家。
从下潜深度来看,“海棠”下潜深度主要集中在300米至500米范围内,从第一天放归后的十几米下潜深度,到目前信标记录的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75米,可以印证“海棠”已经适应大海里的生活,这两个结论足以让大家放下所有担心。
我们跟随“海棠”身上的信标来到这片纯净之海,遇见生物多样性之美,从弗氏海豚到短肢领航鲸,从海龟到红脚鲣鸟,生命的追逐嬉戏,竟如此多彩。这片美丽到极致的“蓝”,也让所有人思考该如何去呵护好。可以说,此行的收获远超出发前的计划。
雨后的天空(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雨后的海面(央广网记者 索迪 摄)
下午,一阵雷雨天气再次打乱原先的观测计划。19时,在结束当天的观测后,李松海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返航,不再停留。
“此行没亲眼见到‘海棠’觉得遗憾吗?”记者问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
“不遗憾!来之前我更多的是担心,担心‘海棠’找不到族群,担心‘海棠’不能适应新的生活,但通过数据传回来的信息,我知道‘海棠’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生活得很好,而我也亲眼看到了‘海棠’的家,所以很欣慰。人生海海,我们和‘海棠’都将奔赴属于自己不同的未来。”蒲冰梅说。
夜晚的甲板上,夜风徐徐、繁星点点,中国科学院深海所研究人员欧阳明玥在实验记录本写下:似归乡,似远航,游子重回生命开始的地方,浪漫的故事书写在人类难以凝视的远方……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