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巡堤人: 24小时值守, 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

央广网2024-07-08 17:53:57  118

央广网武汉7月8日消息(记者王迟)7月4日的下午6点,武汉市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太阳依旧明晃晃的,丝毫不见式微。头戴草帽、脚踩厚重套鞋的4位巡堤人员,正手持木棍、探水杆,不时往草丛里戳。一轮巡堤1.4公里,巡查一个来回要1个小时左右,四人的后背早已湿透,豆大的汗珠也不时顺着脸颊滴落。

长江干堤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位于武汉江夏区、汉南区和咸宁嘉鱼县三地交界处,长江在此呈“L”形,有一个近90度的拐弯,堤岸迎流顶冲,水流十分湍急,是长江流域著名险段之一,防汛压力大。

截至6月27日6时,长江汉口站已达设防水位25.00米。经研究,武汉于6月27日6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与此同时,以武汉市江夏区河道堤防管理总段综合科负责人吕强胜为代表的专防人员立即行动,在长江干堤开展24小时地毯式巡查,确保长江干堤安全,守护着城市的安宁。

长江四邑公堤居字号险段(央广网记者王迟 摄)

“我们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重点巡查背水坡、险工险段、砂基堤段、穿堤建筑物、堤后洼地水塘等五个部位,及时做好巡查记录,对出险地方做好明显标记,安排专人看守观察。”吕强胜向记者介绍。

吕强胜的胸前始终挂着印有巡堤查险“46553”要诀的卡片,上面罗列着巡堤查险方法“四必须”,巡堤查险时段“六注意”,巡堤查险方式“五到”,巡堤查险后续“三应当”等四大项。其中,“五到”是指眼到、耳到、手到、脚到、工具料物随人到。“眼到”即密切观察堤顶、堤坡、堤脚有无裂缝、塌陷、崩垮、浪坎、脱坡、潮湿、渗水、漏洞、翻沙冒水,以及近堤水面有无小漩涡、流势变化。“手到”即用手探摸检查,尤其是堤坡有杂草或障碍物的,要拨开查看。“耳到”即听水声有无异常,判断是否堤身有漏洞,滩坡有崩坍。“脚到”即用脚探查,看脚踩土层是否松软,水温是否凉,特别是水下部分更要赤脚探查。“工具料物随人到”即巡堤查险应随身携带铁锹、木棍、探水杆等。

“每一次巡查都要严格按照卡上的提示来进行,坚持拉网式巡查不遗漏和24小时巡查不间断,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吕强胜说。

武汉市江夏区河道堤防管理总段综合科负责人吕强胜(央广网记者王迟 摄)

随着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不断“变更”,巡查人员力量和频次也在不断调整。7月2日11时40分,江夏区长江干堤金水闸水位达到28.21米,超出警戒水位0.01米,武汉市江夏区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按照预案要求,相关群防力量开始上堤防守,每公里设立一座防汛哨棚,每个班次不少于3人值守,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6月27日以来,持续性强降雨致使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也给巡防工作增添了难度,吕强胜和其他巡防人员丝毫不敢懈怠。“下雨天险情不好判断,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渗过来的水,而且路滑,视野也不好,给巡防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天气越恶劣,查险工作就越不能松懈。”吕强胜表示。

江夏区长江干堤居字号险段防汛值守点(央广网记者王迟 摄)

吕强胜常年值守在堤防一线,有着30多年巡堤查险经验。对于没有经验的防汛工作人员,他会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巡查、识别险情和上报,包括如何防范蛇虫。

“不管晴天雨天,巡查一定要穿长筒雨靴,如果晚上视线不好,最好拿上一根竹竿,不但能探清草丛里是否存在冒水等险情,也能及时发现蛇虫等危险。”吕强胜指出,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插上彩旗进行标记,加密观察频次并及时上报。

大堤景观(央广网记者王迟 摄)

十多天的坚守下,居字号险段没有出现一起大的险情。吕强胜说,这得益于这么多年的持续全面整治,四邑公堤加高培厚、堤基防渗、护坡护岸、植树种草,防洪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如此,居字号险段的景观也实现了提档升级。“由以前的险点变成现在老百姓打卡游玩的景点。”吕强胜自豪地说。

随着流域来水消退,预计长江中下游各站将在7月中下旬陆续退出警戒水位。“目前水位正在逐渐回落,但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加强巡堤查险,不能产生麻痹思想。”吕强胜表示。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3936.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