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唐朝时期,宦官乱政十分严重。太监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汉朝时期的十常侍之乱。宦官这一用来和外廷对抗的体系,在唐德宗后,就已经逐步脱离了皇帝的掌控。
唐顺宗时期,甚至出现过皇帝改革,太监不从将皇帝逼到退位的情况出现。到了后面,太监的权势也是不断增长,成了“隐形的太上皇”。
于此,白居易因愤慨,写下了《轻肥》一诗,大批宦官群体把持朝政,奢靡浪费之风。诗句最后的“食饱心自苦,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更是让人对那个时期有了清晰的认知。
从唐顺宗启用王叔文改革,到唐文宗甘露寺之变,无一不是锐意进取,想要光复大唐往日荣光的皇帝。可最终都是折戟在了太监的逼宫,软禁中。
令人愤懑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惊叹,唐朝太监的权势之大。不过由此,也就诞生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唐朝太监不想篡位?历史上又是否存在太监篡位,当上皇帝的案例?
一、古中国太监
在聊到唐朝太监为何没有篡位之前,先聊一下唐朝太监的“祖宗”,历史上十常侍的诞生原因。
古代时,皇帝相比较外朝权臣,往往会更信任和自己有关系的人。但自己的子侄兄弟,又都有皇位继承权,眼巴巴的瞅着皇位,谁能保证皇室宗亲上位后不起了夺权的心思。何况,身为皇家宗室子弟,长期处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中,就很难养出有才能的人。
正是因此,来自于另一边,通过姻亲来搭上的没有皇位继承权的亲戚,就获得了古代皇帝的信任。因为是通过姻亲得来,是娘家那边的关系,在皇室之外,也就被称为外戚。
因为得到皇帝信任的关系,外戚的升迁相对简单。没有才能的也多少能混个食禄,有才能的更是很容易就能当上大员。一般皇帝在朝堂上的权势越大,外戚在朝堂上的权势也会随之增长。
这些人由于和皇帝处在命运共同体的缘故,也确实会相比较外边的大臣更加忠诚。可这个忠诚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姻亲”这层关系。一旦新皇帝即位,要娶新的皇后,这一层“姻亲”关系就会淡化,乃至消失。因此前朝姻亲当权的大臣,也就迫切的需要谋求新的出路来延续家族的权势。
其中就不乏有用权势逼迫皇帝,迎娶自家女子。或者干脆就用自己积累下来的权势,操弄朝堂,享受一把“皇帝的瘾”
像是历史上著名的“陛下,您要造反吗?”就是出自西汉,导致西汉灭亡的王莽,也是来自于姻亲的家族。
由此,在西汉之后,东汉的掌权人就长了记性,不能重用姻亲。那用什么呢?当然是既和外边朝堂分开,又没有子嗣,不会为了后代考虑,是很好的“信任”对象。于是,太监群体,就这样在“赵高乱政”后,再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至此,我们便可以结出古代太监,几个比较重要的点。那就是为了和外戚外廷对抗,权力来自皇帝信任,无法在外廷积累权力,以及没有子子嗣。
正是这几点,确保了东汉时期的太监群体,即便权势滔天,也并没有废掉汉灵帝自己即位的能力。他们的权力,正是来自于皇帝的信任。皇帝势力强大,他们在朝堂上的势力才能有所增长。因而,这段时期的要么是外戚继续当权,要么是皇帝有能权势极大。太监篡位,就完全是一个伪命题。
但到唐朝之后,事情发生了一些改变。太监的权力来源有了一点点变化——他们掌握了实权。唐朝中后期的太监不仅能够出任枢密院的职位,还能掌管军队,手中掌握着军权。
在有了自己的军队之后,这些宦官的权力结构就相当于之前的外戚。虽不能在外廷上有多大作为,但凭借着手中的军队,却是可以直接威胁到皇帝的性命。在后代延续上,也是可以通过“认干亲”的方式,将权力传承下去。像仅在唐玄宗之后,唐朝就出过六名鼎鼎有名的大太监,堪称古代历史之最。
正是有兵,能够威胁到皇帝,再有了开头说过的唐顺宗被逼宫,唐文宗被太监关押。这个时期的太监权力,已经达到了我国太监的顶峰。
但是,他们还是没有篡位的资本。一则,是因为人的欲望。人了干亲,那也不是亲儿子,就算自己当了皇帝,之后这江山给谁呢?二则,是古代的权力架构,仍在发挥着功用。
尽管太监掌握朝政,掌握皇帝,但他们的权力来源,还是被他们掌握在手中的皇帝。而并非是朝堂上的权力。这就导致了一旦太监夺权,就势必会引发四处的叛乱。到时候不仅朝堂上没人干活平叛,说不定还要直接里应外合,掀翻这得来不易的皇位。
毕竟古代哪次篡位,不是几代人的积累铺好道路,有人支持,那才有篡位称帝的资本。
那在国内没有太监皇帝,国外有没有呢。
哎,还真有。他名叫阿迦·默罕默德·汗,不过他的登基,却和“太监”的身份,关系不大。
二、宦官皇帝
阿迦·默罕默德·汗(下文简称阿迦),是一位相当传奇的人物。他出生于1742年,是突厥卡扎尔布部落酋长的儿子,随蒙古军西征的突厥斯坦人的后代。
在那个年代,伊朗地带还处于较为混乱的时期。阿迦所在的部落,在他祖父担任酋长的时期,曾经和波斯人进行过一场战争。两方势力原本势均力敌,在战场上难分强弱。可也就是因此,让波斯王纳迪尔动了歪心思,派人去刺杀了阿迦祖父。
部族失去酋长后,阿迦所在的突厥卡扎尔部落,自然是在与波斯的战争中节节败退,最后退居到了土克曼斯坦。在这里蛰伏,秘密发展,寻求向波斯的复仇。这事情坏,就坏在了“复仇两字”上。
阿迦父亲哈桑汗撤离出阿斯塔拉巴城时,阿迦与其他亲属被留在了阿斯塔拉巴城。当时哈桑汗的想法是凝聚势力后,攻回阿斯塔拉巴城,在夺回自家的家人。
这一想法期间实施没有问题,哈桑汗逐步积攒力量,在阿斯塔拉巴城的阿迦也靠着假身份,作为赛意德(先知)的子嗣长大,在到六岁间得到了良好并充分的教育。
碰巧的是,在阿迦出生的次年。波斯王纳迪尔被萨蒂勒沙派人所杀,萨迪勒沙上位。曾经不可战胜的阿夫沙尔王朝逐渐没落,伊朗地区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阿迦父亲在这时揭竿而起,要去夺回阿斯塔拉巴城。却不料实力还是差了几分,被萨迪勒沙率人击退。哈桑汗率军撤退,得以逃生。可他的儿子,阿迦却遭了厄运。
在萨迪勒沙击退哈桑汗后,对阿斯塔拉巴城进行了大搜捕。在搜捕中,抓到了阿迦,并识破了其哈桑汗儿子的身份。在阿迦就要被于判处死刑时,阿迦清澈的目光让这位“公正的王”改了主意,宣布赦免了阿迦死刑。但作为惩罚,对阿迦实施了宫刑。自此之后,阿迦就成了一个阉人。
被实施宫刑,已经得到惩罚的阿迦,在承受了几天阉奴耻辱后,被萨迪勒沙放回到了哈桑汗身边。受了宫刑,受到侮辱的阿迦没有被显示击颓,在父亲的军队中努力训练的同时,还跟随父亲学习指挥作战,以及和人斡旋的技巧,这一学,就是长达十年的时间。
十年的时间,终于让哈桑汗的部族喘了口气。原来的阿夫沙尔王朝实力已经不如以往,曾经的敌人萨迪勒沙也在期间去世,整个伊朗地区只剩下了哈桑汗,与库尔德人卡里姆汗两支力量对峙。在必然会来到的战争中,库尔德人称帝,阿迦又一次不幸被俘虏,由此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质子生涯。
虽然不幸,可这也是阿迦发迹的开始。在二十年间,他面对库尔德贵族的挑衅不卑不亢,不管什么情况,都十分谦卑有礼。这使得他很快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再加以姑姑对皇帝吹的耳边风,让阿迦参与到了政务之中。
而在政务上有十年积累的阿迦,有并没有让皇帝失望。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市政建设,阿迦都做的十分出色。在他治理期间,王城设立在的设拉子城愈加繁荣。皇帝对阿迦的信任,恩宠也是与日俱增,将他叫做‘皮兰’。
但这些政绩,却遭受到了库尔德贵族的不满。他们本来就看不起这个战败者的子嗣,在被敌众,将他叫做“阿加”。这一词在当时的伊朗地区,正是官宦的名字。对此,阿迦并不在意。甚至将阿加与皮兰组合,作为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是现在的阿迦。
优秀的德性,出色的政绩。让阿加成为了皇位继承人选,皇帝还几次提出,要将女儿许配给他。而越是如此,那些贵族对阿迦的仇恨,鄙视越盛。
直到1772年,皇帝卡里姆汗寿终。阿迦在姑姑的提前告知下,起码逃出了设拉子城。为了躲避卡里姆汗子嗣的追杀,阿迦一直逃回了家乡。在多番努力之下,将这些年已经松散的部族重新整合,又除掉了自己部族内的敌人,坐上了父亲过往的酋长职位。
在掌管部族后,阿迦转战吉兰省,曾经锻炼的领兵才能让他很快攻占了这个富庶的省份。在此地稍作休整后,阿迦又攻向了其他省份。不过几年,就占领了半个波斯。之后,又走向了曾经的对峙局面。
阿迦率领父亲的部族,对战库尔德部族伊斯法罕的军队。在长久的对峙中,伊斯法罕的大将阿里因病身亡,一时间伊斯法罕军队群龙无首,阿迦接连拔下了几个城池。之后在对设拉子城时,通过与城中的朋友里应外合,阿加不过几日就攻打下了这座王都。依靠这些年来积攒下的声望,阿迦牢牢坐稳在了波斯王位上。
自此,历史上的首个阉人皇帝,始终于坐上了他的王位。
在后面的发展中,阿迦四处攻打其他国家,想要征服所有突厥人,成为突厥人中的皇帝。在历年的征讨中,也是立下了赫赫威名,由他统治的波斯也成为了当时中东地区的一大霸主。本来继续向下走,阿迦也未尝不能成为一代雄主。
可上位后的阿迦展露出了暴虐的一面,他对许多人施加刑法,仅仅因为一次口角,就要判人死刑。过往的风度丝毫无存。最关键的是,长久的握持权力,让他变得粗心,自大。甚至能够做出让死刑犯,来看守自己卧室的决定。
最后的结局也果不其然,熟睡中的阿迦被两个死刑犯于梦中斩首,了结了一生的性命。
结语
古代的阉人想成皇帝,不是一个容易事情。首要的问题,是没有原始的实力积累。在民间无人认可,在士人中也无人尊重。就算杀了皇帝,能做的,也只能换个听话的。
而在波斯的阿迦,则是因为自己身为部族酋长子嗣的缘故,天生就有势力积累。同时,又没有被他人视作宦官。虽然被其他贵族嘲笑,可还是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卡里姆汗。在卡里姆汗麾下效力时,阿迦像极了一位贤者,优良的德行,出色的政治手段,为他积攒了不少名望。最终效力到卡里姆汗去世后,因被追杀,顺利掀起讨贼伐逆的旗号,成功称帝。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一项奇迹。
但也或许是身为阉人的事情,让他性格逐渐变得暴虐,无故施加各种刑法,还沉溺在了权力的海洋之中。最后因此,死在了死刑犯的手中。
可以说,阉人这一在封建王朝下的特殊产物,是十分畸形的。虽有良臣好人,如隆庆帝时期的冯宝,下西洋的郑和,可都是沧海一粟,十分稀少。也未能得知,这些好,是否是如阿迦在卡里姆汗时期那样的“未显露”。
俗话说的以史为鉴,正是如此。知晓了封建王朝的残酷畸形,才能更全面的去看待“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