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土李建成墓, 墓志仅有55字, 却揭开李世民对兄弟的真实态度

肥脸哥侃事2024-03-29 21:47:00  79

西安发现李建成墓,55字墓志揭示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两个月后,他登基为帝,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尽管他成功夺取了大唐的政权,开创了盛世,但他对曾经骨肉相残的事件念念不忘,毕竟“弑兄夺位”的名声并不光彩。

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对其草草安葬,并且在追封中也暗含贬低的意味。这些举动如果被记录下来,哪一条都可能引起后世的唾骂。

因此,重视历史评价的李世民做出了许多前后矛盾的决定,这一点甚至在李建成的墓碑上都有所体现。李世民对待兄弟的真实心态,都是通过墓志文中的55个字得以揭示。

那么,李世民与他的兄弟之间发生了什么?墓志上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回到公元626年7月1日,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日子。

李世民来到皇宫,抱着父亲李渊的腿痛哭,揭露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对自己的长期陷害和排挤。这让李渊大吃一惊,并决定第二天就审问此事。

李渊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次子李世民已经对他抱有的期待落空了。长期以来,他更宠爱长子李建成,与其配合削弱李世民的势力,这让李世民无法接受。

在唐朝建立初期,秦王李世民忙于抵御突厥,没有机会在朝堂上增强自己的力量,虽然私下招贤纳士,但与被册封为太子的李建成相比,他的地位显然处于劣势。

而且李建成并不是后世影视中被描绘的“无能者”,他之所以被选为皇室继承人培养,除了因为他身为长子的优势,他的文治武功都非常突出,而且性情温和,重情重义,因此他深受部下的拥护。

在皇兄的压制下,李世民感到越来越压抑,如果再不反抗,他未来的地位就将被彻底剥夺,于是他开始在民间建立威望,在朝堂上拉拢朝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秦王集团”。

李建成不能坐视弟弟日益壮大,因此,两兄弟之间的政治斗争愈发激烈,昔日的兄弟情义也逐渐消散,双方都萌生了杀意。

作为父亲的李渊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尤其是看到这两个同母所生、同样优秀的孩子竟然要手足相残,这让他非常痛心。

因此,他多次在两者之间进行调解,但由于人心都有倾向,他更倾向于李建成即位,因此很多时候他都让李世民做出让步。

这些事情不断积累,让李世民对父亲和兄长彻底失望,他决定主动出击,为自己开拓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在公元公园626年7月2日,李世民凭借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的协助,在玄武门设下巧妙的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丝毫没有察觉到宫中卫队亲信的背叛,自投罗网,踏入了精心布下的陷阱。

直到他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却已经为时已晚。李世民亲手射杀了李建成,而李元吉试图逃入武德殿寻求父亲的庇护,但已经来不及了,最终也死在了尉迟恭的手中。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东宫和齐王府,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李世民已经成为了新太子的唯一人选。然而,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仅仅两个月后,李渊便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公元626年9月4日,李世民正式登基,成为了历史上的唐太宗。

第二年改元贞观,开启了被誉为"贞观之治"的繁荣盛世。然而,玄武门之变的余波却并未消失,李世民在其余生中,都在不断努力,想要洗刷自己“弑兄夺位”的恶名。

李世民深谙“成王败寇”的道理,但他并非只看重结果,更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他相信,只要生前尽职尽责,做到最好,就能赢得万世流芳,而不是留下无法洗刷的污点。

他虽在封建时代以弑兄夺位的方式取得皇位,但心中也许一直有所愧疚,才会如此在意世人的评价。他的恩威并重,也是希望能够得到后人的理解和接纳。

为了成为一位明君,李世民展现出了众多帝王无法企及的品质。他登基后,立即实行大赦,仅惩处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其余人都不追究。

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旧部,他依然秉持公正,如魏徵,一位曾服务于李建成的谏议大夫,他曾多次劝说太子除掉李世民,但李世民并未因此记恨他,反而对其才华和胆识倍加欣赏,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随后,魏徵辅佐李世民成为了一代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此外,曾在玄武门之变中率领东宫兵马反扑秦王府,见到李建成的首级才逃离的薛万彻也没有被追究责任。

李世民以他的宽宏大度和公正无私,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李世民欣赏薛万彻的忠勇,并重新封他为将,他在平突厥和征高句丽战役中取得了多次胜利。李世民用人唯贤,这种难得的品质得到了体现。

然而,他也明白重用太子旧部可以安抚人心,为自己赢得好名声。为了这个好名声,他特别在意历史记载,甚至让人修改玄武门之变的篇章。

他为什么如此重视玄武门之变呢?一方面,他的行为确实引起了争议,但更重要的是,后人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会直接影响他对一生“是忠是奸”的评价。

唐朝对皇帝的言行记录极其严谨,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会被详细记录下来,以供后世参考。李世民对此非常好奇,于是他在贞观13年找到褚遂良,小心翼翼地询问起居注的内容,并希望能够借此自我提醒,言行举止要得体。

然而,褚遂良却是个直肠子,他直接拒绝了李世民的要求,还表示只要帝王行为端正,就无需看这些记录,因为它们只是为了防止不良行为而存在的。

李世民对此事深感担忧,他怕自己的过错被记录下来,会不会过分呢?于是他再次询问褚遂良:“如果我做了不好的事,你一定要记录吗?

”然而,褚遂良的回答斩钉截铁,一定会坚守职责记录下来。旁边的官员也变得紧张起来,生怕李世民发怒,纷纷劝解,称皇帝的言行举止,天下人都会看在眼里,即使褚遂良不记录,其他人也会有所察觉。

李世民听后不好再追究,但他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他想换一个人问。不久后,他找到了性格温和的房玄龄,向他提出:“我坚持认为君王应该阅读当代的国史,通过阅读才能及时纠正错误,你能否帮我写一份?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为什么要避讳?直接写出历史的真相!”他的话听起来似乎无可挑剔,但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所谓的“大胆写出真相”,并不是真的把残酷的一面记录下来,而是要向正义的方向引导,于是大家只好重新修改记录。

这件事也成为后世指责李世民的一个有力证据,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和李建成的看法有多么重要。

李建成墓志的曝光,揭示了他与李世民之间复杂的恩怨关系。尽管曾经的仇恨随着生死已经淡化,但李世民对兄弟的感情依然复杂。

幸运的是,这块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墓志被成功追回,上面的文字揭示了李建成的去世日期和安葬地点,也证实了它是李世民亲口赐下的。

这场生死离别的故事,被这份墓志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虽然只有55个字,但背后却是深意满满。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字数和篇幅的问题。要知道,作为前太子李建成,他不仅与李渊一起征战,还在朝堂上纵横多年,相关的事件和记载数不胜数。

按照当时的传统,墓志上除了名号和死亡时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平事迹和评价。墓志上的文字往往是学者们判断一个人身份和经历的重要依据,然而李建成的墓志上却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生平的记载。

这充分显示了李世民不希望后人过多地研究他的兄长。然而,他也没有借此机会在墓志上写批判性质的文字,以免引起误解。

这空缺的部分恰恰反映了他对这位兄长复杂的情感。

李建成的封号和谥号历经变化,反映了李世民对其态度的转变。他最初被追封为息王,是对其皇太子身份的否定和降级,更像是嘲讽而非恩典。

然而,到了贞观十六年,李世民恢复了李建成皇太子的封号,显示出他对这位亲生兄长的感情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仇恨转变为尊重。

墓志上的谥号也反映了这种转变,李建成的谥号是隐,虽然属于中下等,但仍算不上恶谥,相较于齐王的下等谥号“剌”,更显宽厚。

据墓志痕迹,许多学者认为李建成最初的谥号是“灵”,这可是典型的恶谥,但墓志的发现使其得以改变。

李世民对李建成的仇恨并非恶意捏造,而是现实逼迫下的无奈之举。他的"王讳建成"中承认了李建成的身份,这背后包含了刻骨之痛和无可奈何的无奈。

在两虎相争的局势下,他别无选择,只能放手一搏。

历史记载,当李建成的灵柩被重新安葬时,已经成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不顾仪态,在宜秋门放声大哭,并且命令原东宫的幕僚和属官都去送葬。

或许有人猜测,这只是他为了收拢人心,但无论如何,这深深的悲痛之中,应该也蕴含着一丝真情吧。 评论李世民时,后人都无法忽视他对玄武门之变的分析。

而他当年的判断,也正中靶心,因为他深知此事难以辩解,于是他便在余生中勤勤恳恳,开创了唐朝的盛世。 他知道,他的功绩越多,后人在评判他时,就会用他的功绩来抵消曾经的罪行。

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在世人眼中,他无愧于一代明君的称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深谙其道,无论身处何立场,都有各自的难处。根源寻,无非是权力之争的悲凉。假使这对兄弟出生在不同的时代,或许都能成为杰出的领导者,这或许也是李世民内心的愿望。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4160.html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