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奉命对换工作岗位,原先执掌广州军区的开国少将丁盛,接过许世友留下的南京军区司令员一职。广州、南京两个军区,论规模和重要性都是当时各大军区中的翘楚;完成调动后,丁盛的军队履历看似更加丰满,却逐步陷入到个人危机中。1977年他作为牵扯两案的“军队典型”被撤职审查,其实是有必然性的。
1969年,丁盛被破格提拔为广州军区司令员。林帅和黄永胜,对于这个人事任命起了重要作用。一年多之前,丁盛还在新疆军区担任副司令;老首长黄永胜当时是广州军区司令员,设法把他调到了广州。而黄永胜升任总长后,丁盛跨过詹才芳等资深战友、直接“接班”大军区司令员职务。六、七十年代的大军区正职干部中,军衔仅为少将的屈指可数,所以丁盛的军队根基并不深。统领广州军区时,丁盛的副手、搭档们军衔普遍比他高。
但在广州军区,他的这种劣势不明显。解放战争后期,四野大军奉命进军中南、打到广东海南,大批将领和队伍,建国前后就地留在了这一带。后来广州军区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四野主力部队的延续。丁盛本作为中央红军、四野出身的虎将,在“根据地”还是受拥护的;况且他49年指挥“腰斩七军”、62年指挥瓦弄之战,都是我军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例,丁盛尽管军衔不算高,军内声望还是有的。
1971年9月,老四野高层发生重大变故,丁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因为相关团伙被定性为“企图逃往广州另立中央”,丁盛恰恰是广州军区一把手;再往深里分析,他还是那几年间被相关首长快速提拔起来的。然而在如此严重的背景下,毛主席还是看重丁盛的军功及才能,一番敲打后保留了他的职务,仍让他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派往南京继续重用。
丁盛看似平安无事,但南京可不比广州。49年四野解放中南、三野席卷华东。就如同广州军区四野的人多一样,南京军区的底子,是老三野官兵打下的。丁盛去南京军区任职时,放眼四顾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老友”,军区高级干部不是来自三野、就是来自二野。在丁盛到任前,许世友执掌南京军区长达18年,他虽然调走了,但干部格局根深蒂固。
实事求是地看,73年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做出“司令员对调”决策,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防止拥兵自重,不希望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待着,干“油”了。丁盛到了南京,面对一些困难局面其实是正常的,别人同样如此。换了其他能力全面的大军区司令员,到新岗位后还是能理顺关系,有效掌控好部队。比如杨得志、韩先楚、许世友等老牌名将,调任后工作干得依然非常好。问题在于丁盛资历浅、又恰恰不擅长处理上下级关系,终于惹出了大问题。
丁盛就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很快就实行了一些与许世友既定政策不符的措施,包括对“犯错”干部的态度问题,他解放了不少人、也等于是推翻了许世友的意见。军区内的肖永银、杜平、王近山等人,都不太理解丁盛,在日常工作中颇有微词。许世友远在广州,对丁盛的做法感到很不高兴。而因为类似的情况,老帅叶剑英也对丁盛有看法。除了自己后来处事不周留下的“把柄”外,3年多的时间里,丁盛确实有意无意得罪了不少人,关键时刻没什么人愿意帮他,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
早在西藏平叛时,丁盛指挥部队杀伐果断。当时上级下了明确的命令,要维护民族关系、保护古建筑,严格限制重武器的使用区域。丁盛看过命令后,哼了一声,当即让炮兵猛轰叛军,直接把炮弹从布达拉宫的窗口射了进去。为何丁盛战功高?他的作风狠辣,却也不按常理出牌。1976年8月8日,丁盛究竟是否对马天水等人说了不该说的话,除几个当事人外没有谁能证明。但丁盛在言行习惯上,总是锋芒毕露,确实有可能被人抓住漏洞。
更特殊的是,张春桥曾兼任过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1976年此人被捕后,南京军区难免有干部受牵连。整个大军区不说人人自危,也是处在相当敏感的时段,哪个敢主动出头,替“参与武装动乱”的丁盛说话?恐怕没有这样深的交情。阴谋集团把手伸向军队,拉拢利用了哪些人?在南京军区颇为孤立的丁盛,可以算是“典型”,最终被撤职并开除了党籍。丁盛晚年申诉多次,但他的问题涉及面太大,直到99年去世也无法恢复名誉。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