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巴彦淖尔7月6日消息(记者魏全民)在我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乌兰哈哨嘎查,一对父子默默无闻地扎根于此,在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让这片被风沙侵袭的土地焕发生机,让它从贫瘠变为肥沃,给荒漠换上绿色的底色。
“这片林地一到夏天,很多沙生植物就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充满生机。我时常想,没有父亲的坚守与奋斗,怎么会有现在美丽的环境……所以,我决定一直跟着父亲干下去。”任天宇说。
生态经济林(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任天宇,1995年出生在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乌兰哈哨嘎查,17岁时,就跟着父亲回乡种树、护绿,至今已有12个年头了。
起初,任天宇只是抱着短暂帮忙的心态,跟随其父亲任二换的脚步,从育苗、栽种到浇水养护。任二换那种不惧风沙、不畏艰辛的精神,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感染着他,也影响着他。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拼搏中,任天宇渐渐懂得了父亲的坚守与抗争。
见到任二换时,他正仔细地察看着挂在枝头上的酸枣果。51岁的他,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相比同龄人而言更显沧桑,黝黑的皮肤透露着日晒雨淋的艰辛,粗糙的双手,无言地讲述着他多年来与风沙和砂石滩斗争的故事。
任二换在察看酸枣长势(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这一片林地,以前都是砂石滩,几乎每天刮大风,种树的时候,小一些的石头会被风吹到脸上,打得脸很疼,眼睛很难睁开。种树、浇水难度很大,雨水蒸发量也大,大多数树苗种下去很难存活,只适合种植酸枣、蒙古扁桃这些原生树种。那时候,风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袭田地和村庄,当地不少群众萌生了逃离村子的想法。”任二换介绍道。
早年间,任二换成立工程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觉得一家好不算好,心里始终有股劲儿,就想着怎么能为家乡做点事。“我始终觉得只有家乡好了,不那么荒芜落后了,我心里才会舒坦。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只有种树了,只要能让荒漠逐渐变绿了,家乡美了,那我就一直种下去。”朴实的言语道出他种树植绿的初衷。就这样,任二换从义务种树到农田防护林带建设,从阴山冲积扇砂石滩生态修复到生态经济林打造,任二换一年比一年干得起劲儿。
阴山冲积扇砂石滩(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荒漠变绿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荒漠“生金”变成绿色财富?在治沙过程中,任二换、任天宇逐渐认识到,只有将植树造林与培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风沙变“风景”,荒漠变“黄金”的梦想。多年间,他们请教了各级林草专家,也走访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经过各方求证后,我们发现了当地的野生酸枣仁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经过嫁接改良后的酸枣仁也能培育成树种销售。去年通过这种方式,2000多亩的林地的毛收入有30多万。”任二换说。
酸枣(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其实,早在2014年时,任天宇与其父亲任二换就商量过,把最开始承包的2000多亩砂石滩逐步改良嫁接成酸枣树的想法。“乌拉特后旗的自然条件,只有野生酸枣树和蒙古扁桃这些原生树种容易存活。经业内专家鉴定,我们的酸枣仁可以说在全国品质都是较好的。今年花了10万元购买机器进行破壳取仁作业,准备把酸枣仁一部分按中药材卖给医药公司,一部分按种子来销售。”任天宇告诉记者。
为了让任二换大漠种树经验得到更多的推广,也为了自己的绿色梦想,2022年任天宇注册成立了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聘用了当地颇有种植经验的8名农民,专业从事生态保护和修复、植树造林相关工作。
任天宇和任二换在给柠条浇水(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37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治理区内,任天宇和工人在忙着柠条的日常管护工作。60多万株柠条苗,三个月内全部栽到了20多万个树坑里。
任天宇说:“今年我们承包了乌拉特后旗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的将近3000亩区域的治理工作,并在四五月份种植了柠条。现在已经长到20—30公分了,四五年后能长到1米多,抵御风沙的能力会更强。”
经过十多年努力,乌兰哈哨嘎查周边目前已有2000多亩生态经济林。这些林地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还为村民们开辟了新的致富之路,助力了乡村振兴。通过这样的转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参与建设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中来,共同努力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任天宇在修剪酸枣树余枝(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
一代代的治沙人,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的同时,更是用植绿的方式履行着对绿色未来的承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父亲的绿色事业,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播者、实践者、守护者。治更多的沙,植更多的树,让荒漠慢慢变成绿洲。”任天宇信心满满地说道。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ttps://www.414w.com/read/830348.html